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2020-09-10毛三艳

今古文创 2020年8期
关键词:新模式高职学生素质教育

【摘要】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主要在工作全过程中所体现,对学生的初次就业和全面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在当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教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简要介绍新时期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重点探讨新时期高职教育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8-0095-02

项目编号:ZJGB2020007,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素质教育模式探索与研究的阶段成果。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高职教育与普通的高等教育有所不同,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为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目标明确,所以在市场需求方面占据很大的优势。在当前,培养较高的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高职学生在走出校门后顺利的由一名大学生过渡成一名合格的社会人,经受住社会的考验,是当前高职学生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职业素质教育的概念

职业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在遵循个人需求和教育理念的前提下,积极落实高职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挖掘,从而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职业知识和职业道德为主的知识道德发展;二是职业审美和职业身心为主的身心和谐发展;三是职业情感和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的创业能力发展。这三个方面组成职业素质教育的系统,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之路奠定基礎[1]。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一般困难

首先,高职院校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高。高职院校一般会在形成优秀人才的过程中提高专业能力的比例,减少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塑造优秀人才的全过程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在职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存在着重于基础知识,忽视社会实践活动,注重专业能力,忽视人文历史等困难。学生不能有效地将职业能力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其次,学员对职业道德的思维能力尚不明确。高职院校的学员不仅要对专业能力有很好的掌握,而且要在自身的素质上得到很好的提高。目前,有些学生认为,如果他们很好地学习专业能力,并且对专业能力有一定的掌握,就能找到一份很好的相对职业。但是,德育后的思维能力不足。选择应届毕业生时,具有平均考试成绩的学生会随意介绍自己的个人情况,其中很多人关心工作中的薪水。在这项科学研究中,汽车互联网营销和服务专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将侧重于“我的每月标准工资和佣金多少”,“我的每日工作时间多少”等。

第三,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单一。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但是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缺乏本专业独特的职业文化,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不能得到有效激发。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在校园内有实用的工业基地,因此一些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不能有效地进行,缺乏专业的素质氛围。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无法练习工业基础和公司职业。道德,文化和艺术得到合理融合,因此,学生的职业道德无法得到合理提高[2]。

三、强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

第一,基本建设具备高职院校特点的人文素质课程设置。(1)对课程内容开展调节。把技术专业基础课、综合实践课程和高职院校教育特性紧密结合,开设必修课程、专业课和限选课。提升学生的历史人文人文科学教育和心理状态教育,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比如深圳市岗位技术学校在第一学年对大一新生开设必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限选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让学生能够 清晰掌握本身的职业素质,并对本身的不够多方面改进,提高本身竞争能力。此外,院校对教学工作计划开展全方位整顿,依据高职院校教育的特性开设必需或选修课的历史人文课程内容,如文学欣赏、艺术鉴赏、社会学等,丰富多彩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2)立德树人,在技术专业课堂教学中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技术专业老师要对学生的务实求真精神实质、任劳任怨工作能力、精雕细琢的品性多方面合理教育,促使学生在走入社会发展后,专业科目具有积极主动合理的功效。(3)丰富多彩课程内容方式,提高教育成效。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单纯性的基础理论论述,更重点强调在基础理论解读的基本上,应用独特实例和社会经验,持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比如根据举办培训讲座、研讨会等,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能。有调查显示,通过对某学院的621名在校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现状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满意率仅在4%左右。这就说明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3]。

第二,加强校园民俗文化的基础建设,丰富人文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学校文化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很好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教育,这是对大学历史和人文理念的合理反映。高职院校的文化活动应充满理论,创新和应用,可以很好地促进人文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例如:根据文学俱乐部,摄影协会,研究爱好者研究协会,山西俱乐部和艺术团的活动,开展学校文化主题活动,如“高科技文化节”“男孩节”和“名人进入校园”。参加者积极参加次级主题活动,以便在主题活动中提高其文化素养;开展“感恩教育”,“爱心教育”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4]。

第三,营造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学校文化自然环境,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培养学校文化自然环境的全过程中,高职院校牢牢把握重点,彰显特色。提高校园内自然景观的基本建设,例如古代名人的雕像及其雕塑作品工程建筑等,在清理学校环境的另外,还能够熏陶学生的审美情操,关于历史文化进行教育。与此同时,高职文化环境要体现出人文关怀,贴近企业文化,可使学生直观的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走进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应注重自身大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转变和注重人的素质建设,使历史和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许多人使用校园广播电台,宣传计划海报等进行全面的宣传计划,以增进人文情感并改善学校环境。机构应继续鼓励所有师生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基本建设。比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植树、种草活动中来,并给花草树木赋予特殊的意义和命名。这样不仅可以美化校园,还能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对校园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5]。

第四,提升社区实践活动,扩展人文素养文化教育室内空间。院校按时举办各种各样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使学生结合实际领悟人生,持续提高人文素养。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设能够 合理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学好更强的做人和办事。

第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强师资力量。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学校加强专职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使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真正做到教书育人[6]。

第六,对人文素质考核制定规范,是人文素质文化教育更为健全。在制定规范时,不但规定学生要专业知识、能力全面的发展,也要关键突显人文素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提升人文素质在文化教育中的比例,制定健全的考核规范。在对学生开展考核时,不但要考核学生平常在知识竞赛题库及其社会实践活动中突出成绩,也要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考核。在每一个学期末时,要对学生开展一次综合性考核,考核不过关的学生开展补考,并撤销本学年的评先资质,直至补考合格。

第七,加强素质教育的领导,不断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学校派专人成立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充分负起领导责任。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实施方案,将责任划分到部门以及个人,注重实效。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规章制度,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在学期末,将对每所学校进行道德教育评估,对优秀评估给予奖励,对于未通过评估的学校,将进行第二次整改,并将评估结果记录在当年评估。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是当前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求,是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要不断加强各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馨月.高职音乐课堂采茶舞曲柔性教育新思考[J].福建茶叶,2018,40(004):171-172.

[2]楊利静.对高职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8,000(002):86-87.

[3]李小文,夏建国.新时代 新高职新征程——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172(05):155-159.

[4]徐玉成,金祖旭.基于创业指数的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为例[J].职教论坛,2019,000(001):167-171.

[5]谢志远,刘燕楠.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技术革命——高职院校新技术应用人才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8,000(003):103-108.

[6]李营,雷忠良.高职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00(018):85-87.

作者简介:

毛三艳,女,汉族,湖北襄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

猜你喜欢

新模式高职学生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