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态建构策略

2020-09-10刘春鹏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刘春鹏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实践性教育的比重相对常规学科更高,传统的理论式课堂教学模式并不利于构建适合学生道德与法治思想发展的良好课堂生态。对此,文章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课堂生态现状及问题,由此提出完善课堂生态、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提高初中道德和法治教育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 课堂生态

道德与法治课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从根本上看,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保证青少年养成遵纪守法意识、掌握自觉运用法律工具捍卫自身和集体利益的能力,这恰恰是中国法治化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优化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也是当代中国义务教育、推进国家发展战略的必要工作。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养成公正自律的守法意识、掌握运用法律工具的方法、形成自主捍卫法治秩序的坚定信念,这些能力是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最具现实意义的部分,也是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换言之,思想、观念和方法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核心,也是评价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的主要对象,而对此类非文本知识的教学十分依赖学习生态,即要求所有教学资源都能够高效地服务于学生发展的相应素养。

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课堂生态现状

1.课堂生态的内涵与要素

课堂生态是教育生态论对于课堂教学环境、状态的一种描述,该理论认为,学习活动类似于生态系统的活动,只有课堂中的要素形成流动性、传递性,才能够保证课堂生态下的学习者处于最快的发展状态。因此,课堂生态系统至少应当包含以下三种生态关系:

第一,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互动。即学生要与环境之间的产生生态交换,要能够从学习资源中有效地获取知识,并内化到个人知识体系内,这要求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服务于学生学习。

第二,学习者与学习者间的互动。即要求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关系,互相交流和传递经验。这类似于生态系统下个体聚集并形成群體后的快速发展效应。这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积极分享并互相学习经验,同时也通过反思消除负面问题。

第三,学习者的输入与输出循环。即学生要在吸收知识后进一步应用知识,在这种持续的输入与输出过程中,不断优化输入方法以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改良输出方法以提升实践应用能力。这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实践训练,保证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其内在应用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也特别强调了教育要和生活紧密联系,道德与法治素养教育自然也需要这种条件,既能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和认识知识,同时也能在真实生活实践中强化认知。

2.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提升的课堂生态需求

结合课堂生态理论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发展需要构建的课堂生态条件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保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材体系。这是满足学生与学习资源有效互动的基本条件,其中课程与教材体系要符合知识与认知水平,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需求。

第二,保证学生间互动交流的频率与深度。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课堂生态良性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条件,能够使精辟的观点在其内部更有效地传播,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学习问题被发现和矫正的可能性,因此必须保证学生有效互动。

第三,保证学生应用和实践道德与法治思想的条件。应用和实践是课堂生态下学习者输出的基本环节,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基本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训练也非常重要。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态发展问题

对比前文总结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生态需求,目前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所构建的课堂生态并不能完全保证学生素养的有效发展,主要问题有如下三点:

第一,现有课程体系与教材内容不完善。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2016年由思想政治课更名而来,课程体系设计虽有创新但大部分框架仍然沿用了原课程体系。而目前在读的、未来3~6年即将升至初中的学生在以往学习中接触的普法教育内容偏少,而改革后的初中课程体系同类内容并未大幅增加,这对于学生学习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初中教材内容也存在新旧内容共存、时代性案例素材偏少的问题,这对于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发展都有一定限制。

第二,课堂教学环境氛围不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所有初中学科中课堂教学氛围最严肃的一门,这虽然与学科特征相匹配,但容易降低学生兴趣。同时多数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较少,导致学生对道德观念、法治观念的形成原理及价值认知不清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也会增加学生对本学科的抵触心理。

第三,课堂实践条件严重不足。从笔者的实践经验来看,超过六成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能每节课都安排实践性内容,且大多数教师安排的有实践性活动的课时占学期总课时的比例低于30%。前文分析中提到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育对实践条件的要求极高,当前教学发展中实践不足限制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也不利于个体输入与输出的生态循环构建。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实践条件也有不足,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学习与生活实践的明显隔离,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提升的课堂生态建构策略

1.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课堂生态优化的第一环节是优化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的服务效果,由此强化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互动性。结合前文分析可知,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及内容均有不足,因此有必要先行完善课程体系及内容。

第一,教育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完善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重点完善现有课程体系中比例偏少的法律基础、法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关知识,以弥补现阶段我国初中生在法律基础知识方面的不足。简单来说,课程体系完善的宗旨是补足学生法治知识基础,提升学生法治知识发展的平顺性,未来在同步改革与完善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后,可再视情况适当调整初中阶段课程体系。

第二,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教材内容、引入新型教学材料等,使之更好地带动学生主动探究法治思想、了解法律知识。在教学内容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应同时关注内容本身及形式的创新,内容本身的创新应强调生活化,优选学生有一定了解的时事,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与感受;内容形式的创新应强调新颖性、趣味性,使学生更愿意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讨论相关事件,从而对道德行为、法治思想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2.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氛围

人与人的互动是课堂生态系统持续运行的内在动力,因此加强人与人的互动是课堂生态优化的长期必要性工作。在具体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别从主题和互动两个层面来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班级内部出现更深入、高效的互动交流。

第一,教师应多以主题课形式设计道德与法治课堂流程。主题式课堂下的教学活动将围绕一个既定议题展开,其本身就兼具探究和辩论的属性,因此也更容易诱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如在八年级上《责任与角色同在》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入两个典型的相对案例(一个乐于奉献的先进人物案例,一个因私利导致他人损失的反面案例),由此安排学生以表演等形式体验个案人物的行为,体验后思考和讨论两个案例角色的责任意识问题、社会角色定位问题。简单来说,主题强化即由教师围绕某个主题创设情境或模拟情境,使学生融入事件中去体验和感受相应行为,基于实际体验再来反思和讨论,此时学生所提出的看法和意見才具备主观判断,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才更具价值。

第二,教师应注意维持课堂互动的深度与频率,实现对互动的有效强化。具体到实践当中,互动强化即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条件,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着力解决学生疑问。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问题,如对某一观念的疑问、思想与观念的不良变化,发现问题后应及时介入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换位思考,使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行为或思想上的问题。同时,教师应积极构建合作式学习条件,引导学生互相分享、点评,促进优秀的学习习惯、优良的道德与法治观念等在学生之间的快速传播,由此推动学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3.丰富课堂实践活动形式

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核心素养需要通过实践渠道进行培养和提供,传统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条件有限,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应提升实践活动比重,强化学生输出训练,也使学生在实践中对道德与法治思想产生更强的认同感。

第一,教师应积极探索并创建多种有利于学生法治意识发展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道德与法治习惯,形成以道德标准约束自身行为的能力,掌握运用法律手段的方法,传播法治化思想的实践方法等。在具体教学中应多设计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与实践模拟连续配套的阶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后能够第一时间去实践道德行为、法律方法等。通过长期的课堂学习与训练,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践行道德准则、法治意识。

第二,教师应注意观察、发现并矫正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在道德行为、法治思想方面出现的问题,避免此类负面问题对学生造成长期影响,这也是课堂实践对课堂学习生态的特色优化功能。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对实践性活动可能出现的负面行为进行预先分析,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设计角色交换带入等体验活动,使学生通过换位思考感受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思想等给自己带来的损害、侵害等,由此加深印象,使学生更重视自己的负面行为或思想,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核心素养更倾向于实践层面,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生态发展不足以有效支持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对此本文建议教师从完善课程体系与内容、改良课堂氛围、丰富课堂实践等方面优化课堂生态,进一步发挥各类教育资源和要素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剑敏.基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培养初中生的法治意识[J].新课程(中),2018(5):238-239.

[2]钱月琴.共生:自媒体时代的师生生态——基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7(12):39-41.

[3]徐宏.建构互动模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动”起来[J].教书育人,2017(31):21.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