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研究
2017-01-12刘丽军严秋宜
刘丽军 严秋宜
摘 要: 后现代主义(Postmodem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对社会阅读生态环境及大学生的英语阅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生态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当代具有影响力的基于生态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并提出了这种教育观影响下的英语课堂的生态构建。
关键词: 生态哲学 后现代主义 课堂生态
“生态哲学是一种生态学世界观,即生态观,它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现实事物、理解现实世界的理论”[1]。生态哲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社会演化的进程,是从当今社会面临的生态危机的反思基础上展望人类生存、发展和前进等活动中提升出来的哲学形态,已经作为一种成熟的方法论武器渗透到现代科学体系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为其他科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多个领域都具有指导意义。
一、生态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将生态哲学观引入课程研究是80年代中期以后课程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高夫(Noel Gough)从生态政治学(ecopolitics)的角度提出了“课程范式的更新”问题;奥尔(David WOrr)在探索现代教育观点与生态危机关系的基础上,呼吁加强“生态素养”(ecological literacy,1992.);约翰·米勒(John P Miller)以整体观和内外联系观,建构起“整体课程”(holistic curriculum,1996);瑞拉特瑞充分注意到课堂生态问题,既研究又实践“生态模式”(ecological models,1995)的改变;雷尼尔(Robert Regnier)批判了教育上的形而上学和缺少对整体的相互联系的重视,提出了“神圣循环”(sacred circle,1992)的方法,它象征着和谐及对生命形成于一系列循环运动中的信念,这些循环运动对人们与环境的关系起着支配作用,身体、情感、精神、智力是一个人发展的4个维度,通过循环发展的方式,学习者将成为一个具有自决力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鲍尔斯(Chet.A.Bowers)和弗林德斯(David J.Flanders)倡导将以生态为重点的、全局性的问题融入到后现代的教育、教学中,以“反映性教学”(responsive teaching,1990)贯穿整体生态的理念。
(一)高夫:课程范式生态理念的转变
高夫是享有国际盛名的课程学家。他就转变课程范式的生态理念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课程应弘扬知觉的意义;二是应加强课程的整体性研究。高夫认为,知觉的生态理论与传统的知觉理论所倡导的理念是极为不同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就存在于环境之中,通过注意力教育,我们可以各取所需。因为,教育是教我们如何靠自己的知觉系统探索问题,而不是教我们如何在所谓的社会知识库中埋头研究。每门学科发展的动机通常都是觉得建立在传统学科基础上的课程安排存在问题,尤其是学科划分太过细密。从形式上看,它们是对分科课程的反叛,实际上,它们是对传统的认识论范示的反叛。高夫推崇的STS研究也体现了一种生态理念。
(二)斯拉特瑞:课程与教学的生态模式
斯拉特瑞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能为需要探索的课程带来重要的视角。他指出,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当赋予学生信任和权力后,其学习的质和量都会出现指数级变化,尤其是当学习和自我发现取代了分数和等级而成为课程核心后,学生对自我的要求就会更高。传统的、现代的教室已经与后现代的整体观和生态观相去甚远,更不用说体现权力意志的教室布置方式,那种方式强化了教师作为权威和信息发送者的角色,教师与为了成为令人满意的生产力还需要被测量的、被动的学生是分离的[2]。
(三)约翰·米勒:整体课程观
米勒认为,整体教育的目的在于加强教育与基本的自然实在的联系。自然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他提出了整体课程的基本要求并总结了三种取向:传递、相互作用、转化。课程与学习中需要处理的关系有:线性思维与直觉、身与心、知识领域之间、人类与地球等。米勒的“整体课程”既是生态思想的一种体现又是教育生态的一种实践。他的研究体现了独特的生态关怀[3]。
二、基于生态哲学的后现代教育观课程构建
(一)课程的生态本质
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课堂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三大生态特征。课堂教学既是师生双方的生命活动,又是价值活动。对教师而言,这种活动价值的实现,部分依赖于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生命活动的价值就难以实现,没有学生的发展,这种活动的价值就失去了重要的依托。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发展的程度体现了教师生命活动价值的实现程度[4]。从生态哲学的角度,后现代主义者注意到了现实、自然、人性本质的关系,提出为了人类的生存,不仅需要加强身外的联系,人类、自然、社会、民族等各方面的依存、沟通,还需要加强其与自身的联系,全面发展人的身、心或知觉、情感、理智等,把整体观、联系观融入课程与教学中。
(二)课堂的生态构建
1.开放性的生态课堂。开放型课堂主要表现在:教学视野扩大化,由原来的语言技能培训提升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进行交互式活动的能力,将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手段开放化,不是每节课都局限在黑板粉笔中进行,目前已经开发出来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听说能力的培养延伸到课堂之外;教学评价多样化,不能仅仅把教学评价捆绑在考试成绩上,应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5]。
2.互动性。从生态学角度讲,只有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极大的满足感,才符合人的自然属性要实现这一转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静坐听讲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强调互动的作用。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还可以有效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3.整体性。整体性是生态课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生态课堂的整体性是指学习活动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以组群的形式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相互联系、协同合作、相互教授,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借助集体的力量维护课堂这一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此外,整体性原则还意味着学习系统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就意味着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须所有元素的积极参与[6]。
4.适应性。生态意味着适应,生态课堂的适应性就是指学生、教师与其周围环境的给予和限定条件之间的调适。学生学习的实践决不能脱离特定的学习情境,他们在学习系统中与他人及环境相互适应交往和互动。如在课堂上可以呈现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鼓励学习者应用所学。另外,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能够做出富有弹性的变化,以适应每一个处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的需求。
5.多样性。生态学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是物种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共在,即多元共生。多元共生是人类最文明最具现代意味的合作关系和生活方式,在生态课堂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个性特征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因为学习而成为一个共同体,学习任务,很少由个人独自完成,而是借助每一个人的力量合作实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倾向,都有各自的优势。
学习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一个领悟的过程,最终达到能力的提高,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只有以最自然的状态和最自然的方法学习,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只有让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互动的适应的整体的多样的健康综合循环体系,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构建生态性的后现代课堂。
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教育研究,2005.10.
[3]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刘凤杰.课堂生态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外语教学,2006(10).
[6]张豪锋,卜彩丽.略论学习生态系统[J].中国远程教育,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