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工作
2020-09-10朱勇
朱勇
摘要:新形势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只是停留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还需要其具有正确的三观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来说,其正处于成长中的关键时期,学校有必要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促进德育教育的持续优化,最终帮助学生身心得到健全发展。文章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为对象,分析了其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 德育
留守儿童是我国特定的社会弱势群体,其成长情况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本身,还关系到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而小学阶段作为儿童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的实施对其未来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亲情的缺失和监护力度不足,都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十分不稳定,进而很容易产生负面思想。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成为当前农村小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理论支撑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教育理念是小学德育教育的有力支撑,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变化,生活教育的中心就是生活,任何一种教育都离不开人们的实际生活,只有将生活与教育、教育与社会、教与学、学与做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育实效性。而德育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核心板块,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应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融合多方面力量,全面促进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三观容易出现偏差
从家庭角度来说,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因为家庭劳动力的缺失,常常会承担很多家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占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回家之后,又常常会因为平时没有陪伴在孩子身边而使用金钱来弥补。久而久之,留守儿童的三观就会出现问题,他们会认为金钱是最重要的东西,对于以后的人生梦想也是挣大钱。
而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很多留守儿童在学校中难免会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产生自卑感,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再加上个别教师会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挖苦讽刺甚至体罚,导致了部分留守儿童对学习失去兴趣。
2.道德意志容易动摇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虽然大部分都能够认同孝顺老人等传统美德,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再加上年龄较小、心智不够成熟,他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并不能够长时间贯彻这些道德行为。对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来说,其道德行为失范主要的原因还是缺少家庭关爱和家长监护责任不到位。
3.容易出现性格缺陷
和其他的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所以他们没有正常家庭所具有的关爱和情感交流。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不仅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倾诉给家长,还会导致其极度缺乏安全感。再加上农村小学往往不能够针对其存在的思想问题及时进行疏导,从而导致了留守儿童产生性格缺陷,在生活和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自卑不安、孤僻胆怯或者是冷漠任性等。
三、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育的缺失
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使农村小学教学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德育教育还未被重视起来。具体体现在:第一,德育内容窄化。目前在小学中虽然设置了德育课程,但它的课时却常常被语数外侵占,再加上教师在德育课程上所投入的精力不够多,导致了德育课程的开展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效。第二,德育主体窄化。小学生是德育活动开展的主体,但很多教师依然存有陈旧的观点,认为教师应当是德育的主体,其身上肩负着一定的道德教育责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夠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必须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久而久之,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也失去了兴趣,所收获的德育成果少之又少。第三,德育时空窄化。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格的教育,它不是单独存在的,离不开智育、美育等。但是在当前的农村小学德育实践中,德育工作已经变成了某个单独的事情,德育时空被严重地窄化,各个学科之间互不联系。这不仅是对德育资源的浪费,也导致德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2.师生关系的疏远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提升了农村小学的整体发展,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取大量的信息,如果教师和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见面,学生只能通过课堂感受教师的影响,那么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必然会疏远。同时,个别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佳,不能够得到教师的喜爱,个别老师甚至会变相体罚学生,学生不能够从教师身上获得赞扬和肯定,进而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种种原因都导致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出现疏远,而留守儿童如果不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当师生关系出现对立的时候,更加不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3.家长的不支持
由于个别留守儿童的家长本身文化水平较低,其对于家校合作作用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其将孩子送到学校之后,教师应该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全权包办,并没有认识到家庭应对学校教育所承担的协助责任。很多家长在和教师进行沟通时,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而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动态等方面不够重视,家长和教师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也缺乏和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不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更加不能够给予其应有的关怀。
四、新形势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改进措施
1.关注留守儿童精神成长
学校应当积极重视留守儿童的精神成长,并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全面的把握。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地关注其心理变化,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关爱和照顾,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大量的消极事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的优良品质和三观培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有些学生在学校十分听话,守纪律且成绩也不错,外在的行为表现十分正常,但是他的内心可能是孤独的、痛苦的,因此教师就要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细腻的心,和学生保持友好的感情,适当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将学生的隐性心灵需求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关怀行动。教师还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内容应当包含家庭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受监护情况,奖励和惩罚情况等。通过阅读成长档案,能够将留守儿童不同时期的表现进行记录,进而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精神抚慰,并通过教师自身积极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2.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德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将人培养成基于他自身条件的、精神发育良好的有个性的独特的生命体。学校作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主要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其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首先,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调整相应的德育课程,从教学的角度增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心理咨询室和德育教育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教师取得德育效果。所以学校还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并派遣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学生得到及时的情绪宣泄,并在学生咨询疑惑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诉说欲望。留守儿童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教师的反馈以及自身的反思对自己的现状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心理咨询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认知信念,帮助留守儿童积极、勇敢地面对和战胜留守生活中的困难,自信、自强地成长和发展是基层教育者肩负的重要责任。最后,各个教师应当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在生活中持续增加和学生沟通的机会,并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沟通环境,让学生能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思想动态告知教师。
3.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
学校要想进一步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应当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不断丰富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摒弃以往枯燥的教学方式,借助信息技术等多途径,为学生开展趣味的德育活动,以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获得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而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习到更多的德育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野炊、扫墓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深入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逐渐转变他们内向胆小的性格,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让他们变得开朗活泼,懂得去关爱他人等。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或者是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这些艺术活动能够为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奠定基础,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4.加强家校沟通协作
为了进一步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学校还应该加强和家庭的沟通协作,以此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派遣专门的教师负责和留守儿童的父母或者是监护人进行联系,构建和谐、平等的家校沟通模式。同时教师要随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包含成绩和思想动态等。由于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自身的交往面比较窄。同时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和教师沟通交流,在言谈举止中都会显得比较拘谨。但是也有个别家长比较刁钻,不理解学校等,容易站在学校的对立面。所以学校应当多费心思,借助多种途径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不仅要向家长灌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还应当听取家长的建议,建立双向交流模式。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德育教育的专门培训,让监护人能够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教育孩子的具体方式,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工作。对留守儿童展开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针对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常出现的心理问题等进行疏导,通过家庭和学校双管齐下的模式,能够帮助儿童缓解心理压力,调节不良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由于本身缺乏亲情的关爱,十分容易产生无助、孤僻、自卑等心理特征,如果儿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心灵关怀,那些消极因素会对留守儿童未来的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德育教育作为一项漫长、繁重的工作,学校必须积极引起重视,并通过关爱留守儿童、丰富德育活动、加强家校联系等多种方式,充分体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多方面能力,促使其得到身心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霞霞.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新思路[J].学周刊,2018(4):174-175.
[2]秦璐璐.農村地区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
[3]段庆德.试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现状及对策[J].课外语文,2017(3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