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学科素养的小学体育部落共同体构建研究
2020-09-10杜亚群陈韧勤
杜亚群 陈韧勤
摘要:部落共同体是学校以班级化教学后,带有共同情感、彼此理解和亲密关系而组成的“现代部落”与学习共同体相结合重构的教学管理方式,它对提高体育课堂的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进构建与应用体育部落共同体,对于发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具有必要性及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基于体育学科素养的小学体育部落共同的构建条件及构建方法进行探索与阐述,并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管理实践给出科学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体育学科素养;小学体育;部落共同体;构建
怎样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广大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体育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体育教师主导的作用,体育教师教学方式过于模式化或过于懒散化,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小学体育教师对新课改理念存在偏差和盲目跟风心理,也有对新课改实践创新存在的欠缺考虑造成的。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大胆对体育教学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与尝试,目前一种新兴的教学管理方式“部落共同体”在一些学校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大胆的尝试,并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我们有必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进“部落共同体”的概念,进行基于体育学科素养的小学体育部落共同体的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一、部落共同体的发展概况与实践情况
从2011年来开始,厦门市第五中学试行了学习小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学习小组提升一个层次,学校从2015年开始提出了把学习小组提升为部落共同体。
部落共同体借鉴了“学习共同体”的有利元素,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融入了“部落”的特质,提出带有该校情感的本土化新名词——部落共同体。部落共同体的含义要高于原始部落的含义,它扬弃了传统的、自然形成的、原始时代的community 與人为的society 的概念,超越的同时又吸纳了community 与society 两者的含义。它是学校以班级化教学后,带有共同情感、彼此理解和亲密关系而组成的“现代部落”。我们将这个“现代部落”与学习共同体相结合重构了“部落共同体”,也就是在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架构之上冠以“部落”。这种“部落共同体”不仅有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属性和内涵,又带有更多的情感属性。
近年来,部落共同体在学校发展逐渐成熟,已成立了学校、年段、班级部落共同体,而班级部落共同体又分为学生小组、教师小组、家长小组部落共同体,并且根据各年级孩子的不同特征,制定了不同的评价体系。很多学科都能充分利用部落共同体这个载体,运用到学科的教学和班级的管理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效果显著。这种新兴教学管理方式,也得到许多交流互访学校的认可,并在许多学校推广开来。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笔者开始探索,如何在倡导体育学科素养的当今,把部落共同体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构建小学体育部落共同体,进一步培养学生体育品格,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改善小学体育课堂的现状,改进小学生科学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自主锻炼能力,使得学生终身受益,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总体身体素质。
二、基于体育学科素养的小学体育部落共同体的构建条件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通过体育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和形成的终身体育所需要、全面发展所必要的体育情感与品质、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能力。在体育学科素养下构建小学体育部落共同体,应以发展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任务为目标,培养面对挫折勇敢面对,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和自我拼搏的精神,且须遵循以下三个教学条件。
(一)教与学相结合
一个优良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形成,是需要小学体育教师能够很好地管理师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之间的联系,尤其要注意的是创新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方法,才可以更好的与小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此满足小学生对体育的需求。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小学体育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位小学生,尊重小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应提供平等的机会,使得每位小学生可以展示自己,让每位小学生感受到尊重感和存在感,从而激发自身潜能,促进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体育课堂上应让每位小学生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在长久的互帮互助学习交流过程中,每位小学生之间应相互信任,互帮互助,勇于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甚至是自身缺点,同伴发现自己缺点后,会帮助将其改正,通过团结合作达到全体成员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基于体育学科素养下小学体育部落共同体的构建方法
“部落共同体”的构建能够使学生在交流、与人合作中更好的沟通和相处,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部落共同体”是以班级授课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按照预先制定的教学任务、教学方式进行编制,因此,“部落共同体”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等特点。“部落共同体”的构建因优化组合,尊重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小学生情况构建“部落共同体”,从而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成绩,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有有助于实施因材施教策略。
(一)自愿组合法
传统体育方式知识单纯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进行体育动作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体育学科素养下部落共同体是需要教师采取自愿组合法为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性,树立自信心。部落分好之后,要确定明确的共同学习目标,部落之间形成团队合作。例如在学习足球时小学生可以使用自愿组合法,自愿组成部落,确定自己在部落中的角色,通过一场足球赛让学生明白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因为小学生平时相处之中了解比较深,在体育项目的练习中,部落成员会很好的合作,互相指导,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自觉组合法的目的是将兴趣爱好、关系良好的小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自觉组合法展示的是小学生的相似性、交流的亲密性,使得小学生学习目标一致,增强小组的团结合作力量,有利于体育项目练习的顺利实施。
(二)互助组合法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对体育动作熟练度,调整部落小组成员的组合,应将各部落成员的成绩、技能、个性等方面组成小组,使得各部落之间的能力水平保持均衡。在“部落共同体”的过程中应互帮互助,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自主意识比较强,是规范和塑造形象的最佳阶段。例如,一年级在学习广播体操时,可以根据孩子情况,将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强的孩子与弱的孩子组合成一个部落,使得各部落之间的能力水平均衡。在学习中,好的孩子可以带动,帮助不好的孩子,在部落的带动下,学生之间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会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分层组合法
在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部落,结合因材施教策略和实际情况进行技能传授,对不同层级的部落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得全部学生都能够受益。例如低年级在学习体操前滚翻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体操学习部落,对不同层级的部落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教学,如有的部落练习低头团身,有的部落练习蹬地推手,有的部落练习完整动作,有的部落已经可以完整完成动作的可以挑战更高难度的动作,通过不同层次完成不同的练习内容,从而提高全班学生学习体操的整体水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掌握部落共同体的特点,正确运用构建体育课堂部落共同体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小学体育部落共同体的探索,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体育学科素养下小学体育构建部落共同体,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运动热情,让每位小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项目带来的快乐,这样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赵蒙成.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J].教育评论,2003(1).
[3]赵健.学习共同体的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4]廈门五中部落共同体的建设和管理措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