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儿童,让深度学习真发生

2020-09-10林超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林超

摘要: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陶行知指出:“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里的“实学”与“深度学习”是高度契合的,需要教师在抓住课堂动态生成的同时,将教学中的生成顺势演变为推动教学发展的有利因素。

关键词: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 读懂学生

陶行知先生在撰写《教学做合一》一文时指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定。后来他又进一步阐述,“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笔者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努力做到充分预设,到了课上却发现学生提的问题太奇特,看似简单却又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若是停顿在此,进度就会大受影响;若是含糊应付,显然有悖于教育的目标。

“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这与“实学”不谋而合。现在学生的生活阅历本来就丰富,容易出现奇思妙想,课堂中会出现种种思维火花,教师要能在课堂上读懂学生思维困惑,把握课堂的即时学情,做出合理的教学决策。陶行知主张,“让孩子成为知识的发现者”,那只有读懂了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与学生展开深度的互动,才能对预设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做出判断,并及时做出合理的教学决策。在这里,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到“读懂儿童”。

一、理解学生:读懂儿童思维的困惑

数学课堂如果没有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就无法充满生命力,最终会深陷“预设”的窠臼。只有经过课堂的洗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暴露出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的眼中或许仅是一个个未经深思的“糊涂”答案,但若是能利用这些“糊涂”的出错方式,多付出一点时间,结合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有意识地“误导”,看学生能否发现漏洞,就能以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时,有这样一道例题: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学生很快便计算出了结果。此时,笔者稍一停顿,问道:“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这时,马上就有学生接话道:“得数都是216!”笔者立即顺着学生的答案接着说:“看来,这道题中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正好相等。”不出所料,一片赞同之声立刻此起彼伏地响起。不过,也有清醒的声音稍后响起:“老师,您的说法不对!”按照常规的套路,这时无非就是对两个答案所表示的意义进行辨析,然后很顺利地过渡到对面积和体积的再次认识上。而笔者在课前预设时认为,虽然常规的处理方法所需时间不多,也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的灌输与记忆,这样是把教学作为一个结果来进行,而不是作为一个过程来进行,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因此,笔者决定在这个环节多花一点时间来突破。

听到不同的意见后,笔者心中窃喜,指着黑板上的两个答案,装作很惊讶地说:“这明明是相等的嘛!难道算错了?”此时,不同的见解纷纷冒出,于是笔者组织了一场小小的“辩论赛”。甲方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它们的算式都是6×6×6,结果也是相同的,都是216。而乙方反驳道:这个说法完全是错误的,虽然这两题的列式相同,可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完全不同,计算表面积的算式中最后一个6,表示的是面的个数,而计算体积的算式中的最后一个6,则表示的是棱长。所以,表面积用的单位是平方分米,而体积用的单位是立方分米。尽管算式相同,结果相同,可它们表示的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所以它们是不能比较的。这一方还举出一个相似的例子加以证明:在五下学习过地《圆的周长和面积》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半径是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这题是错误的,理由和本题一样。

就这样,面对学生的困惑,笔者没有选择视而不见,而是慢下来,鼓励全班学生一起来直面困惑,展开思维碰撞。笔者鼓励学生纠错,一是引导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辩论,不管之前正确与否,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正好借此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的知识,便于教师及时做出反馈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纠错,使得教学相长;二是学生对本题有错误的理解其实并不意外,在产生不同见解时,不能让学生沉迷于“生成”的闭囿中,也切忌矫枉过正,把学生带进空中楼阁。通过这样的辩论,学生能对所学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形成内化,从而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陶行知也指出: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这样的辩论方是真做。

二、支持學习:引导儿童认知的进阶

现今的数学课堂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故而在教学中,应该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出师生、生生之间自然、和谐、智慧的对话氛围,通过他们的质疑、释疑,使得整个课堂变得充满活力,为生成插翅添翼。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的对话或许不像语文学科那般,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但也必须要让学生更独立、更充分、更深入地进行思维上的碰撞,让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主动的参与中,将思考的脉络清晰呈现于眼前。笔者认为,此时为了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对话,读懂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需要多付出一点时间上的等待。

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在学习了其中简单的数量关系之后的巩固阶段,我出示了一首比较复杂的“青蛙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青蛙八条腿……再让学生根据相应的数量关系继续往下编儿歌的同时,我还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表示这首儿歌:(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按说有了数量关系,这句话就非常容易说了。果不其然,一个学生张口就道:“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b条腿。”话音刚落,之前还跟着这个小伙伴一起摇头晃脑的学生立马就七嘴八舌了。我示意学生少安毋躁,将他的回答在心中迅速地过了一遍,接着问他:“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不过,青蛙的只数和腿的条数一样吗?”

这个学生迟疑地摇了摇头,虽没能马上改正,但却启发了他身旁的一个学生。第二个学生说道:“应该是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c条腿。”虽然他发言完后,议论声一点没小,但我仍然表扬他“已经注意到在同一题中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量,真细心,希望所有同学都能畅所欲言”。得到了我的鼓励,学生的热情一下就高涨起来,第三个学生起身说道:“应该这么说就对了: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2b条腿。”“你说得真棒,想到找关系了!”夸奖完,我接着追问:“那你为什么用2b来表示腿的条数呢?”“因为青蛙腿的条数是眼睛的2倍!”他兴奋地喊道。

“真好,你只用两个字母就表示出这首儿歌了。同学们,有没有办法只用一个字母就表示出这首儿歌呢?”笔者趁热打铁,抛出最后的问题。学生闻言纷纷投入思考中,不多时就有学生答道:“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條腿。”在追问了字母表示的意思后,我表扬他善于动脑筋。

每当回想起这个教学环节时,笔者也在反思:为什么学生能将四种方法留在黑板上,并且他们的想法会一次比一次高明呢?答案或许就是当时,笔者读懂了第一个孩子的发言,从而产生了下面一次次的对话。在对话中,要允许学生出错,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各种创造结果,这样才能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极高明而道中庸”,从这个意义上说,教与学的平衡是对事物本质的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学,而学生独特的数学学习方式就潜藏在他们的出错中。在出错中,他们才能暴露自己独特的思维步骤,若是如常纠正孩学生的错漏,就如陶行知说的,“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

三、提升学力:呵护儿童思维的创造

在数学课堂上,活动形式的改进、活动材料的丰富,造就了越来越多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学生。他们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往往会有突破教师已有经验的“新点子”,而教师则从没对这一“经验”的合理性及时反思过,以至于当“经验”以外的情况出现时,不能准确做出合理评判。当然,教师不能把已有的教学经验归零,更需要的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审视“经验”以外的“新点子”是否存在合理性。那么,课堂中若遇到此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此刻或许应该停下来,让学生说说这样算的道理,感悟学生的思考方法,以期迅速做出对自己教学经验合理性的审视。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实际应用》一课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如下图,有一堆土,甲处比乙处高50厘米,现在要把这堆土推平整,使甲处和乙处一样高,要从甲处取多少厘米厚的土填在乙处?

这道题可以算是考验学生思维的“试金石”。在布置练习任务之后,不多时,一个学生就激动地大声说道:“我用方程来解,很简单!”说话间,飞快地写下了解答过程。

不出所料,这种方程解法由于容易理解,是最被学生所接受的解法,算是常规解法当中最深入人心的。此刻,笔者也巡视了教室一周,正待提问,这时有学生举手示意了:“我这儿还有一种算法!”“请你介绍一下。”刚刚巡视时,我就留意过他的做法,也是常规解法。“是这样的。”他接着说道,“因为两个土堆的底面都有一条棱长30米,所以可以将它们看作一个长是100米、宽是30米的不规则形体,此时这个不规则形体的底面积是3000平方米。原来甲比乙高出部分的体积是60×30×0.5=900(立方米),推平之后,甲、乙高度相等,就相当于将900立方米的土平均推在3000平方米的地面上。此时土堆会升高900÷3000=0.3(米),也就是30厘米,那么甲处就取了50-30=20(厘米)厚的土填在了乙处。”

这两种解法的相继出现,也意味着这道题的讲解接近尾声了。笔者正欲小结,这时一个学生又举手示意了:“我的方法和他有点不同。”“那请你来说说。”我按捺住好奇,和其他学生一起听她介绍。“可以先分别求出甲、乙两处的底面积,即40×30=1200(平方米),60×30=1800(平方米)。我发现甲处的底面积正好是乙处的1.5倍,而推平后,现在甲、乙的高度又相等,说明现在甲的体积也是乙的1.5倍。因此,整个土堆的体积可以看作2.5份。而原来超出部分的体积是900立方米,这样就可以求出现在乙需要推900÷2.5×1=360(立方米)的土,这就相当于甲处需要取360÷1800=0.2(米)=20(厘米)厚的土给乙。”

刚听完,笔者就觉得这个做法很新颖,还在回味之时,又有学生说道:“我的方法比她还简单。前面几步和她一样,后面没那么麻烦。就用50÷(1.5+1)=20(厘米)。”“怎么想的?”这时笔者的已有经验已经完全跟不上他的思路了。“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甲的底面积是乙的1.5倍,现在甲、乙的高度又相等,所以现在甲、乙升高的高度应该是超出部分高度的1/2.5。”

陶行知认为,“学生具有惊人的创造潜力”,果不其然,在学生的文字表述、数式表述、模型表述中,这道题得到了升华。而这些形形色色的“个性”解法,散发着思维的芳香,彰显着个性的自由。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广阔天地,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时刻关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舍得花时间,将教学中的意外生成顺势演变为推动教学发展的有利因素。那么,为了这一时的闪光,多点等待又如何?

课堂上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控制好时间,比如导入大概需要多少分钟,新授大概需要多少分钟,小组合作大概需要多少分钟……再好的教学设计,一旦超时就不完美了。但对于现在的学生,笔者却多了一丝操作时的弹性。在向40分钟要效益时,除了要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从而激发课堂活力,提升教学效率,而这一切最终需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实践,教师加深了对数学学科本质的理解。若让“实学”真正得到落实,就让我们从读懂学生开始吧!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全集[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