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让人文关怀为历史课堂增色

2020-09-10王宝松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学历史改革创新

王宝松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转机,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践行新课改思想,倡导将陶行知教育教学理念融入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偏文学性特征,整个教学过程会略显乏味冗长,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后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又找不到学习重点,失去复习动力。所以,历史教师应该努力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手段,让历史课堂散发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人文精神 中学历史 改革创新 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要凸显其“人文性”“创造性”,把呆板的课堂打造成活跃的舞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丰富学生的历史学科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我国教育学家袁振国教授曾提出: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所以,教学中人文关怀的体现并非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与尊重,而是渗透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点、线、面中,教师要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形式的采用及课堂教学的管理等诸多方面体现出人文关怀教育理念,让学生体智美劳兼顾发展。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

陶行知说过:“教育者应‘以学生之乐而乐,以学生之忧而忧’。”也提到过“看学校的标准,不是校舍如何,设备如何,乃是学生生活活力丰富不丰富。”由此可见,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

1.激励——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取课堂讲授法,教學全程都是以自身为中心,为实现教学目标自编、自导、自演,一节课下来,教师身心俱疲,而学生收获的只有书本中的笔记,学习效果不佳。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心态。陶行知先生主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当学生的引领者,将更多的自主探究和团队思考空间留给学生。当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给予明确的指导,并且用合适的语言对其进行激励,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久而久之,学生便会越发喜欢学习、乐于学习。

2.赏识——树立学习信心

学习效果具有个体差异性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教学模式加以改进与调整,更要时刻用赏识的目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状态,让成绩优秀的学生保持乐于学习的积极心态,让成绩较差的学生重拾学习信心。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增设一个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旨在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新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采用“有进步”“有勇气”“有想法”等词汇来表述,尽量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与维度。

3.尊重——保护学生自尊

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师生之间存在着不平等关系,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常采用一些不适宜的教学管理手段,如对学生实行体罚、训斥等。这样的管理方法不仅会给学生造成心灵的创伤,而且也会伤害学生自尊,抗压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变得敏感、自卑。这种教学管理手段只会将师生关系拉得越来越远,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陶行知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在一个正能量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因此,课堂教学中一旦出现教师预设以外的课堂“事故”时,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尊严放在首位,做到“说事不说人”。

二、“生活即教育”理念下,教学内容力求“回归生活”

陶行知曾经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同时充分利用“生活教育”思想,打造富有人文关怀特色的历史学科。

1.贴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即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教师在教育事业不断改革与创新的今天,逐渐意识到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个人经历与历史问题相结合,让学生领悟历史就是生活,而且无处不在。

例如,在教学开始时,可以引入近现代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生活方式,对比这一话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彼此感想,然后趁热打铁,调动学生阅读《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同时鼓励他们课后自主收集我国历史长河中发生过的类似事件,并在下次教学时互相分享。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诸如:“设想你们生活在战乱纷争的年代,你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硝烟不断的战争时期,你们会选择勇往直前地向前冲,还是选择逃避?假如给你选择的机会,在战乱年代和和平时期你分别会选择哪种生活方式?假若时光可以倒流,你会在得知和平来之不易的情况下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感受生活——链接历史现实

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学科,内容涵盖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生活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培养生活力。教师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必须将教学目标放长远,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拘泥于课堂,要将教学变得更加“生活化”,激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历史知识、探索历史文化等。对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向长辈询问他们经历过的历史事件,以此不断强化学生对近现代历史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变得更加爱国、敬国。

总之,学生在倾听与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会自动在脑海中生成一个与此相关的知识网络,这种网络是有感而发的,它们是学生所听到、看到的历史知识互相链接起来的集合,而这种集合是深刻难忘的。这种亲近生活、走进历史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代表了一种学习与教学的正循环。

三、“教学做合一”理念下,教学形式力避“唯我独尊”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因此,教师的教学形式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打破“唯我独尊”的情况,同时践行“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人文关怀。

1.自主探究——提升自学能力

陶行知教学思想最注重的就是“实践”,以“做”为中心,让教学形式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将教学形式与生活结合起来,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热爱之情。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推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智能环境开展实践探究学习。例如,教师在讲《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前,可以预先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五四运动》教学微视频以及自主学习任务单打包发送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带着任务单提到的问题进行观看,在观看的同时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究。学生在观看中出现暂时不理解或有疑惑的情况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跟同学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更愿意表达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也能及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2.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学习正能量的课堂环境是必要之举。在一个充满学习力正能量的环境中,即便是学习兴趣不高、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也会被身边的同学所带动,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教师将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恰当的分组,一方面可以实现学生学习上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更好地实行这一措施,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學习分组,将学习能力好的学生穿插到各个小组当中,担任各组的小组长,管理组员,督促组员认真学习。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这节课前,为学生设置几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小组学习去学习新课,如“鸦片战争发生在什么朝代、哪一年?鸦片战争的历史人物有谁?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分别是什么?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一方面激发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拓展学习思维,树立学习自信心,找到学习乐趣的支点,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体会到团队的力量。

3.教学管理——灵活打造课堂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所担任的角色,作为课堂中的管理者、引导者、把控者,教师要积极履行职责,创设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学习课堂。在历史教学课堂中,许多学生因为历史知识的沉闷乏味而常常走神,心思游离于教学课堂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从而促进历史学科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课堂管理的风格对学生学习也会有很大影响。鼓励引导式的课堂管理风格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度,从而紧随教师的步伐投入课堂的学习之中。相反,一个冷淡、严肃的课堂管理风格可能会增加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抗拒性,成为影响学生历史学科学习的阻碍。所以,教师要充分担当起课堂管理者的角色,以鼓励、亲切与和蔼的话语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学习中,构建起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关注边缘化的学困生,对他们予以一定指导,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这个教育信息化的新时代,教师应不断地在教学中探索新知识,在探索中激发自己的职业潜能。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与探讨陶行知教育思想,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生活教育是一种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学习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学活动变得鲜活起来,也与当代人才培养的观点如出一辙。

参考文献

[1]刘明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9.

[2]原芳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18.

[3]卞杨亮.陶行知生活教育视域下的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D].扬州大学,2015.

[4]包琼.陶行知民主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及其现代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学历史改革创新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
陶行知思想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