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的集字练习》教学课例

2020-09-10杨铭妍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德育核心素养

【摘要】中国的书法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代表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当今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我国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教育时期。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书法教师应以生为本,精心设计教学,力争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书法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责任担当,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核心素养;德育;书法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 2020) 77-0036-04

【作者简介】杨铭妍,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31)教师,一级教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常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立德”和成语“见德思齐”的基本含义,深入了解汉字起源和书法发展历程。

2.能够准确临写《礼器碑》中“立”“见”“德”“思”四个汉字,并能独立书写“齐”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3.学会采用横幅、竖幅和扇面等不同章法形式进行集字作品创作,提升对书法的审美能力,以及对书法艺术和学习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立德”“见德思齐”词语的书写技法。

教学难点:用不同书法形式进行集字创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礼器碑字帖以及横幅、竖幅和扇面形式的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我的“书友”,你们有谁认识它们吗?(先后展示5个甲骨文,见图1,然后让学生猜是什么字。)

生:“日”“月”“心”“目”“行”。

师:看来这些都难不倒大家,那下面隆重推荐这位“好友”。(图片展示甲骨文,见图2)

师:这位大咖又有谁认识啊?(教师适当提示,这个字中有双人旁、有目字。)

师:看来很多同学不认识这个字,老师来帮你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德”。今天我们集字练习就跟它有关哦!(板书:“德”的集字练习)

【设计意图】用生动有趣的猜字谜游戏方式导人,用拟人的手法引出本课的主角“德”,出示课题,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新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

(一)讲一讲

教师展示“德”字字体的演变过程:甲骨文一大篆一小篆一隶书一草书一楷书一行书(见图3)

师:“德”字是一个会意字。(教师结合大篆字体的“德”字含义进行讲解)左边的偏旁表示道路,右上部分表示人的眼睛,右下部分是个“心”,联系起来的意思就是走路要眼睛和心一起用,强调了做事要目光集中,并且要用心。后来用来表示要集中心力、用走大路的准则去行事,这样做才能成为有德的人。所以,“德”的本义是“遵守道德规范的好的品行”。(见图4)

师:《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日:“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里的“立德”就是指“树立德业”。(板书:立德)再有《隋书·李德林传》日:“有教无类,童子羞于霸功;见德思齐,狂夫成于圣业。”这里的“见德思齐”一词指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比喻追求进步。(板书:见德思齐)

师:在学校,我作为一名老师,要具有一定的“师德”。而你们呢?作为一名学生,需要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在现代的社会中,我们所有人也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设计意图】通过循序渐进地讲解“德”字从古至今的字体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会意字“德”的组成部分。从字的本义延展到相关词语的含义,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感受抽象汉字的独特魅力。

(二)说一说

师:一个人有才能、品行好、素质好,常用“德才兼备”来形容。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声望极高也可以称为“德高望重”。你还能举例说出哪些带有“德”字的成语呢?

生1:歌功颂德(含义:用语言、诗歌或文字来颂扬功劳和德行。出自《史记·周本纪》)

生2:厚德载物(含义: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出自《周易·坤》)

生3:功德无量(含义:称颂人功劳卓著,对人恩德极大。出自《汉书·丙吉传》。)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成语都很棒!不过,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写一写。

【设计意图】说一说的环节设计,主要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啟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说出更多带“德”字成语及含义,丰富书法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渗透德育教育。

(二)写一写

师:在之前的书法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隶书基本笔画,也对《礼器碑》中单字进行过临习。今天,我们又学习了那么多有关“德”字的词语,接下来请大家尝试“德”字词语的集字创作。

1.临写“立德”二字。

师:如何进行“集字”?首先,同学们去原碑帖中查找相关范字,然后再将范字搜集起来组合进行临写,即可完成书写内容。例如:“立德”二字在《礼器碑》中均可查询到,所以大家可以直接把这两个字临摹下来。(教师展示《礼器碑》中的“立”“德”,见图5、6,让学生进行集字练习。)

学生临习“立德”两遍。教师巡回辅导。

2.临创“见德思齐”四字。

师:刚才同学们进行的是两个字的集字练习,下面大家再尝试进行四个字“见德思齐”的集字临创。看看哪位同学能最先在字帖中找到它们并且正确书写出来。

学生在书写时,前三个字基本都能写对,最后一个“齐”字错误百出。

师:同学们,你们在原碑帖中是不是只找到了“见”“德”“思”三个字(见图7),而没有“齐”字?我们在进行书法集字创作时,往往会遇到原碑帖中没有的汉字,那该如何是好呢?不急,让老师来教你们两招!

师:第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先找出“齐”字在其他隶书碑帖中的写法,以《曹全碑》为例,“齐”字有繁体字写作“齊”(见下页图8),然后根据《礼器碑》整体风格特点,找出对应的偏旁部件进行替换书写。

师:如果隶书其他碑帖中也没有这个字的时候,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先找出楷书“齐”字的范例,以颜真卿楷书为例(见下页图9),然后,根据学过的礼器碑基本笔画的特征,将隶书笔画与楷书笔画进行替换书写。特别要注意的是楷书“齐”字字形偏长方,而隶书的“齐”字结字偏扁,故底部竖画相应要缩短一些,中间撇捺向左右两边舒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书写“齐”字。)

学生对照《礼器碑》中的“见”“德”“思”三个字和教师范写的“齐”,进行再次集字临写,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从“立德”这两个字的集字临写,到“见德思齐”四个字的临创结合,教学难度由易人难、层层递进。教师有意在四字练习时设置了小小的集字“障碍”,让学生先尝试自己集字,出现错误后教师再抛出方法,学生在自我纠错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集字创作方法的印象,在试错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集字作品練习。

师:现在,大家学会了“集字”,但这还不能算是完整的作品,如何才算是完整的“集字作品呢”?这就涉及形式章法的问题了。横幅:从右到左书写,落款写在左手末尾,落款字体要小于正文,落款末钤印;条幅:从上到下书写,落款写在左边竖式,落款字体要小于正文,落款末钤印。

教师讲解后,学生开始集字作品的创作练习。(“立德”和“见德思齐”两者任选其一练习)

4.课堂拓展:扇面形式。

学生先观察扇面形式,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用扇面形式进行集字创作,内容自选。(见图10)

【设计意图】从单字的练习到横幅、条幅形式完整作品的创作,再到课堂的拓展练习,旨在换一种形式将学生的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注意点从局部回归整体,在新颖独特的创作中体验书写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书签形式的创作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见图11)

师:老师这次用的是什么书体进行书写的呢?

生:楷书。

师:下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工稳精到、端严方正的楷书世界。

师:(结束语)写字如做人,希望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除了要练好书法,更要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向德才兼备的人看齐,将来成为国家之栋梁!

【设计意图】要写好字,先要做好人,这就是中国书法精神的体现。课堂的最后展示楷书书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一方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节课的楷书教学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由练习书法升华到精神领域的教育,体现书法教学的德育功能。

猜你喜欢

德育核心素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