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碑碣兴篆隶 摩崖继北风

2020-09-10王渊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铁山现存经文

王渊

2019年6月24日一大早,所有人集结前往邹城铁山公园——铁山摩崖刻经所在地,我们联系了当地文管人员王子东老师,并在其带领下近距离浏览观摩。铁山摩崖刻经(图1)刊刻于一整块坐北朝南的花岗岩石坪上,石面倾斜约45度,刻面平整,上部較陡峭。刻经石面南北长约66米,东西宽约17米,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刻经正上方阴刻巨龙、云气和佛光图案,中间为巨字“大集经”题刻,下有双龟对踞的图案,整个刻经为“龟趺螭首”的巨幅石碑,刻经总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经文部分,共17行,每行最多61字,最少6字,字径50 - 70厘米,全部经文940余字,由于风化剥蚀,现存795字,刻经内容为《大集经·穿菩提品》;二是石颂,位于经文左侧,颂文上部有“石颂”两篆书大字,下为12行颂文,每行43 - 52字,字经22厘米,原有614字,现存437字。内容记述了铁山刻经的地理位置、时代背景、刻经年月、出资者及对书法艺术的评价;三是题名,位于经文正下方,原有10行文字,现存6行,刻面长3.25米,宽3.4米,字经19 - 30厘米。现存45字,内容记载经主及佛经书写者姓名。综观整个刻经场面,浑然一体,气势恢宏。

接下来,王子东老师又带我们寻访岗山摩崖刻经(下页图2),攀爬岗山。岗山在邹城北郊大约两公里处,距离铁山不远,仅一涧相隔,其山势陡峭,巨石雄浑,杂树丛生,景色幽深。山中刻经刻于北周大象二年,较铁山刻经晚一年,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分布在自东向西的山谷中,以山谷中部俗称“鸡嘴石”的岩石为中心,散刻在30余块花岗岩石壁和岩石上。根据镌刻形式、刻经内容及分布状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散刻大字《人楞伽经·请佛品第一》,字径40厘米左右,在鸡嘴石南约40米的摩崖石壁上;二是嵌刻小字《人楞伽经·请佛品》,字径20厘米左右,分散在山谷自东向西摩崖石壁和岩石上;三是《佛说观无量寿经》,字径15厘米左右,在鸡嘴石东、南两面;四是题名、刻经年月,在鸡嘴石北面。由于常年雨水冲蚀、自然风化等原因,刻经有少量磨泐严重,但大部分刻经保存完整,刻痕清晰,是当之无愧的金石瑰宝。

从岗山下来,一行人在山脚农家乐用餐,随后考察了葛山摩崖刻石(图3)。葛山又称葛炉山,位于邹城市东约15千米处,刻经在西侧的花岗岩石坪上。石坪东高西低,坡度倾斜约30度,没有铁山摩崖的坡度大,刻石东西长约20.5米,南北宽约8.5米,所刻为《维摩诘所说经》,字径50厘米左右,稍小于铁山刻经,全文应为420字,现仅存292字,因年深日久,又加风雨剥蚀,很多字已模糊不清。葛山摩崖刻石的内容有两部分:一为刻经,10行,行约40字,原应有400字左右,内容是《维摩诘所说经》里的“阿閦佛品第十二”部分;二为题名,在刻经的右下方,但风化过甚,不辨人名。据后人考证,该摩崖书写者应是北齐高僧安道一在北周灭佛之风消弭后复出所刻,亦为现存安氏绝笔。

尖山摩崖刻石在邹城东北五公里的朱山(俗称尖山),为北齐刻经,据说1960年由于当地开山采石,将全部刻石破坏殆尽,今山东境内有拓片(图4)保存。

“四山”摩崖刻石主要刻于北朝的北齐、北周时期,风格隶楷相参,方圆兼备,古朴雄浑,虽然线条粗细匀适,但含蓄又不乏动感,筋骨内含,隐带篆意,浑穆简练而富有张力,再加之刀法的修饰、风雨的剥蚀,使摩崖书法的“金石气”十足,欣赏起来别有一番风趣。杨守敬称“四山”摩崖石刻:“云峰山郑氏诸碑尚觉不及,自非古德,命世英才,安能有此绝诣哉。”康有为评价其日:“四山摩崖通隶楷,备方圆,高浑简穆,为之擘窠极轨也……实开隋碑洞达爽开之体。”

当我们伫立在“四山”摩崖石刻之前,感受到的是其点画、结体、风貌带来的震撼人心的效果。先贤书家将书法艺术融人山林之间,将佛法经典刻凿于石壁之上,同时也将书法与自然、自然与心灵有机结合,创造出一个有生命的自然整体。这是天、地、人在书法艺术精神的和谐统一。从佛教、历史、书法、艺术、社会方面,这份珍贵的遗产都值得我们努力深入地去揭示、了解、探究和体味。画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铁山现存经文
关于老虎的“冷热”知识,你知道吗
搭伙
师爷
山东临朐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考
佛、僧与三重门(组诗)
天降救星
天降救星
对现存“小产权房”分类处置的构想
从经文翻译策略看景教本土化的失败
濒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