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STEAM教学的实践

2020-09-10倪伟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创新能力互联网+

倪伟

摘要:“互联网+”时代开启了以人才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模式,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路与有利环境。在“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STEAM教学逐渐占据教育教学主导地位,为各学科的融合、实践教育开辟了全新路径。STEAM教学的普及与课堂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多样化的能力训练,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更广泛的知识积累,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培养新模式。文章以学校信息化环境为依托,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各学科的积极融合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 STEAM教学 教学实践 创新能力

“互联网+”的到来推动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全面融合,在追求共同发展的道路上,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关键就要利用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型人才,不断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奉献力量。STEAM教育则在利用“互联网+”独有的先进信息技术,不断革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不但对小学教学事业改革与发展有益,对于科技水平提升以及推动我国战略发展都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一、STEAM教育的内涵

STEAM教育理念诞生于美国,致力于建立创造性动手实践课程,而项目学习是在STEAM教育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型教学方式。STEAM教学集趣味、实践、体验、艺术、创新于一体,以跨学科整合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一大批致力于实践创新学科研究的教师。通过反复科学的实践,不断解决实质性问题,强调知识掌握与素质能力同等重要,促进学与做的有机结合是STEAM教育较为突出的特点。STEAM为彰显学习文化,促进思维与能力相结合,帮助小学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全新的机遇。

二、STEAM教育应用现状

STEAM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对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也是未来小学教育重要的发展趋势。当前,STEAM教育在国际上也掀起了一股强烈的追逐热潮,许多国家重视小学阶段的科学启蒙,强化科学体验课程的实施,不断推进学做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专注力与激发创新精神上下大力气、下苦功,致力于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创新人才。STEAM教育在改革与应用中不断占据主导地位,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成为实践教育教学的内生动力。STEAM教育在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推进、比较研究、素质教育价值体现等方面也有着较为突出的贡献。

1.搭建教育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要想推进STEAM教育,就需要更大力度加强电子智能装备投入。中国应用STEAM教育理念较美国来说不占优势,有关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活动不多,没有上升到全民参与的高度,同时缺乏政府、高等教育机构、民间组织等的支持与合作,不能为学生创造更多高科技的、合作性较强的学习环境与平台。为克服弱点,我国各小学正在积极调动力量,开展与高校、学会、科技场馆等社会机构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学术交流等活动,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提供有力的实践场所与技术支持。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Garrod先生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清晰的阐释,强调了知识联系生活的重要性。同时,随着国内STEAM教育理念的不断宣传与深入,一大批诸如“创客教育空间”的科技教育服务性机构涌现,为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创造了更好的互动空间与条件。

2.开展多种项目

我国在建设STEAM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可将STEAM理念渗透到现有学科中,让STEAM教育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相对接。同时,要结合自身情况来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循序渐进地将STEAM教育理念与现有学科渗透、整合。其次,学校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来开发STEAM多种项目课程,将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联系。此外,由于STEAM教育注重学生的学科体验与实操技能,强调“做中学”这一核心理念,因此开展课程必须具备良好的硬件教学环境与条件。可组织高校与中小学开展合作,按计划开放实验室,鼓励中小学生进行参观,感受大学的科学氛围,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和探索兴趣。大学教师进行实地指导,可以使学生的创造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3.拓展应用领域

STEAM教育在全球教育领域都有着较为乐观的发展前景,我们应当在中小学阶段积极实践STEAM教育,不断在拓宽应用领域与渠道上寻求发展新思路。自2015年年初开始,郑州44中开创了系列STEAM课程,学校全体教师整合校内外资源,立足学生需求、教师特长和学校发展,结合“融教育,让教育更有温度”的教育理念,由普及逐渐走向融合,开发了30余门STEAM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项目过程中打破学科壁垒,跨越学科界限,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进行融合,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现实问题,使课堂教学改革更符合实际,凸显朝气与活力。

4.研发教育产品

2016年,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各学校应当积极有效地探索STEAM教育教学新模式,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学创造性思维。”近几年,伴随着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大范围创新运用,我国许多学校也相继开展了机器人、3D打印、创客等一系列STEAM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上海还成立了与国内资源配套、具有本国特色的STEAM CLUB,许多新兴的教育产品也应运而生。

三、“互联网+”背景下STEAM教学新拓展

1.打造 STEAM 教学线上平台

为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可以尝试开展线上教学,活化教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开展高效率学习。通过研发STEAM教育APP,为学生创建更加灵活的线上教学平台,做到学校与社会、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可在APP上设置趣味实验室、每日诵读、课间小故事等妙趣横生的教学内容,将趣味性与固化模式下的课本知识进行有效衔接,利用视频分享、文章赏析、教材诵读、故事分享等形式将各学科有效融合,利用各学科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系统学习,灵活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

2.开展 STEAM 教学线下研究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延伸。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要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开展STEAM教学线下的主要目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同时能够满足各学科整合教育条件,确保教师教学与学生接受知识同步化,并且将其有效应用于课后实践与生活应用中。以编程学习为例,可以在学校开设“第二课堂”,为学生增设电脑编程学习活动。将物理、数学等科目知识与计算机应用、编程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培养学生逻辑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学生创设较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针对各年级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设定与修改:低年级学生以基础教育为主;中年级可进行程序设计知识的深入教学;高年级学生可在编程教学基础上参与机器人课程。

四、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开展STEAM教育,为课程改革开辟了全新路径。国内STEAM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探索,已逐渐向国际化教育主旋律靠拢,这种多学科互相关联与融合的新型教学理念体现了更符合现代教学信息化发展与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尝试。所以,开展STEAM教育是促进教育变革与融合发展的“孵化器”,要在实践与应用下不断体现其在科技创新、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胡翔.STEA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 开放教育研究,2015(4):13-22.

[2]杨亚平,陈晨.美国中小学整合性STEAM 教学实践的研究[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5):58-64.

[3]赵慧臣,陆晓婷.开展STEAM 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访美国STEAM教育知名学者格雷特·亚克门教授[J]. 开放教育研究,2016(5):4-10.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创新能力互联网+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