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020-09-10许萍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数学教学

许萍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为了能得到更高的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选用导学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 数学教学 应用策略

在教育全面改革的大环境之下,导学式教学法是能较好替代传统教学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导学式教学法以其独特的模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率。所谓导学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这一模式更加重视教师的引导,而学生也转“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导学式教学法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学式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将教学空间交还给学生,给学生最大的学习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能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课外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教师通过导学式教学法,能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知识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达成素质教育。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导学式教学法通过“引导”的模式,在保证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前提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应用,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3.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主要是为了学生能顺利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但目前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只求学生能“知其然”,而不管学生是否“知其所以然”,这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学生需要教师“授之以渔”。而导学式教学法能让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教学,并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这样,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也明确,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精心设计提问环节,激发学生求知欲

导学式教学法,重点在“导”上。教师应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内容,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并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需要明确,一个良好的提问既能引出知识,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豁口。精心设计的提问环节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记忆,并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新人教版四年级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知识,并且提出问题:通过观察梯形,你能否发现它与平行四边形相似的地方?梯形与长方形、正方形又有哪些异同?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且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能对梯形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

2.引导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应用导学式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模式进行引导,协助教学。例如,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引导,利用声音、图像以及视频,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制作课件,一方面要抓住知识点,另外一方面也要把握学生的爱好。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重点知识形象化。例如,在进行比较分数大小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分数的形象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将分数比大小的规律编成儿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儿歌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帶入课堂;另外一方面,也可再次加深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印象。

另外,导学式教学不仅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引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讨论,并且保证每个小组中均有对知识掌握程度较好以及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让掌握得较好的学生对掌握得较差的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学生的互帮互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设计生活情境导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没有掌握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数学课堂较为枯燥无味,学生难以参与教学,学习效率低下。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采用情境导入的模式,加强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所谓情境导入,指的是针对所需的知识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而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设计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在进行情境导入的过程中,应注重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真正做到将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例如,在进行《小数乘除法》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百米赛跑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一次百米赛跑,并对每位学生的用时进行记录。在比赛之后,教师公布所有的数据,评选跑得最快的学生。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有了这些数据,同学们可以计算出自己每秒钟跑多少米吗?这样,学生既学习了小数乘除法的知识,也提升了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4.加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均不成熟。也正因为如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更需要教师引导,所以课堂互动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良好的课堂互动不仅可以保证师生关系和谐,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不同情况,据此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例如,在进行小数加减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且及时进行简单的课堂练习,了解学生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让几位学生上讲台解答题目,并且对这些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语

导入式教学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想要更好地运用导入式教学法,教师还应在多个方面做出努力,加强课堂互动,运用多样化模式进行导入,以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综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洪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4(14).

[2]陈晓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应用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

[3]谷永玲.对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

[4]季琴.试探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数学教学通讯,2015(19).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数学教学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