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策略

2020-09-10赵建晖

体育风尚 2020年6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体育锻炼小学体育

赵建晖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阐述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锻炼;习惯养成

素质教育下“全民运动”“健康第一”成为了小学体育锻炼的目标和方向。小学生作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正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日后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

(一)感悟体育文化

体育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体育强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来感受体育的乐趣,同时还能通过体育锻炼来加深对体育的了解,感受体育魅力,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体育文化,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二)提升综合素养

体育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体育锻炼来让学生感受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坚韧和坚持,所以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不仅是小学生学习体育、参与体育锻炼、感悟体育精神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同时让学生养成一个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

(一)个体因素

小学生年龄大都在6-13岁之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学生正是性格活泼张扬的时期,此时期的学生不仅身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且对未知的探索也逐渐增加,求知欲也逐渐加强。但是就目前来说,很多小学生自律能力不足,很容易受外界或者他人的影响,所以此时期的学生如果没有加以引导,很容易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二)家庭因素

我们常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学生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如果家长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那么孩子也就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从而养成一个体育锻炼习惯。那么如果家长在业余生活中抱着手机,那么可想而知孩子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由此可见,家庭因素也是造成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因素

我们国家作为一个体育强国,体育锻炼作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让学生体育锻炼在生活和学习中不受重视;其次,学生在生活中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从而影响了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三、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策略

(一)提升自律能力

小学生作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想在学生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要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引导。首先,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丰富的体育运动,让学生从中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提升体育能力,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其次,要不断提升学生自律能力,我们常说“21天的坚持能够让人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和自律能力相对缺失,所以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坚持运动,提升自律能力。一方面从传统被动运动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提高自主运动能力。

(二)加强机制约束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的约束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在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中,作为家长要不断加强学生约束机制,让学生可以受到一定的影响和约束,从而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首先,我们可以为学生制定良好的运动计划,让学生每周、甚至每天的运动得以保障,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其次,作为家长要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导,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发挥主体性,从而养成一個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最后,作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让学生可以受到家长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和家长一起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例如,家长可以每周定期和孩子一起打篮球、乒乓球、跑步等等,既可以让家长和孩子有一个融洽的亲子关系,同时也能够逐渐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奠定学生体能基础。

(三)营造锻炼氛围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和熏陶,所以在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过程中,还需要社会能够有足够的体育锻炼影响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锻炼氛围,培养学生运动习惯。首先,社会要加大对社区、公园以及运动场地建设设施的投入,改善人们运动条件,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激发学生运动锻炼意识。其次,各级机关人员要积极带头参与运动健身活动,一起倡导人们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通过“体育锻炼优秀个人”“体育锻炼优秀家庭”等活动,来鼓励个人、家庭等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助攻来,从而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除此之外还要发动社会中各种力量,像健身馆、俱乐部、学生体育锻炼的特长班等等来激发学生运动健身的欲望,从而更好的推动体育健身的有效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对学生学习体育、感悟体育精神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影响小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因素,笔者建议可以从提升自律能力、加强机制约束和营造锻炼氛围三个方面进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从而为学生日后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俊.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科技,2018,39 (06):139-140.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体育锻炼小学体育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