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思考
2020-09-10伍新娜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改革发展,国企不再是以政府职能为主、市场行为为辅的公益性单位,而是以实现社会利益为主、政府服务为辅的营利性企业,国企经济正逐步走向市场化。而在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内部管理控制具有根本性的重要地位,面对市场环境的强力冲击,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仍然问题突出,如何强化国企内部管理控制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保值增值;对策建议
随着政府职能的日益复杂化,市场经济形势的日趋严峻化,国有企业被赋予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既要保证国有资本平稳保值经营,又要实现稳中求进增值发展。要保证国有企业既能合法合规发挥好政府服务的作用,又能在充满竞争压力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强效的内部管理控制是关键。国企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思考并采取有力的措施。
一、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现实意义
国有企业一般属于各级政府管理,各方面工作都要经过主管部门监管审核,在国企的经营管理中,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及规范标准都是在制度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不管是经营业绩考核还是发展战略实施,先看制度体系再看成果展现。因此,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对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基石作用。
(一)从制度上保证高质量人才梯队的建设
在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中,任何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首先必须拥有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国有企业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坚企业,要发挥好“承上”的行政服务功能、完成“启下”的市场发展任务,高素质的人才梯队建设更为重要。一方面,完善的内部人员管理体系,能够从制度上约束企业人员的硬性条件、培养企业人员的思想觉悟,保证企业人员不管是领导干部、中层管理还是基层人员的思想素质都符合国企化人才标准。另一方面,完善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能够从制度上规范企业人员的操作流程、磨炼企业人员的工作技能,保证规范、高效的工作质量。因此,强化内部管理控制,能够促使国有企业打造优质的人才队伍,从制度上保证高质量人才梯队的建设。
(二)从措施上保障国有资本的保值经营
优质的人才队伍好比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强兵,那么完善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就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有力的武器。确保国有资本保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首先,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可以规范企业的收支行为,合理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其次,完善的内部监审体系,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及时控制企业的法律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再次,完善的内部考核体系,可以逐步增强企业的执行力,提高工作质量,控制企业的责任风险,保证企业的安全发展。因此,强化内部管理控制,是保证国有企业规范运营的必要举措,从措施上保障国有资本的保值经营。
(三)从功底上保障国有资本的增值发展
企业经营发展如同做房子,坚实的地基是核心,而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就是企业的地基。扎实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以不变应万变,维系竞争力不受影响的核心所在,也是国有企业突破常规业务、拓宽发展路径的坚实后盾。并且,健全的内部决策体系,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在面对突发紧急事件时,临危不乱,科学部署,精准施策,稳住行政地位;面对外部机遇和挑战时,审时度势,合理评估风险,适时抓住机会,提高市场地位。因此,强化内部管理控制,能够确保企业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从功底上保力国有资本的增值发展。
二、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具有由来已久的双重性质,在经营管理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建设存在许多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员管理体系不全面
国有企业一直以来具有较强的行政意识,并且这种意识根深蒂固,因此在人员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比较单纯,导致行事作风大多倾向于安稳,部分国企人员都安于现状,接受挑战的正确判断力和有效承受力不足。首先,在企业员工思想建设上比较薄弱,没有充分重视员工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疏于宣传与教育,以致部分企业员工危机意识不强、团队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懒散怠慢、个人主义明显、遇事不敢担责推卸责任,极大影响工作的推进。其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比较弱化,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梯队培养机制,没有制定完整的工作技能培训制度,由员工自主发展,全靠自觉性,因此企业的人才发展不均衡,工作能力不平衡,学习自主性强的人专业技能就比较强,能力比较全面,自主性弱的人专业技能相对就弱一些,工作能力相对比较单一,这样也会造成一味地能者多劳、工作量不平均的不公平现象,影响企业的和谐发展。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坚固
在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上,企业管理层对财务制度重视不够,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只是一项很单纯的服务工作,对财务内控制度标准不高要求不嚴,极易引起不同程度的企业资金风险和财务风险,直接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和责任风险;随着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的不断推进,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外部监审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格,部分国企忽略了内部监审体制的建设,因而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容易忽视或不能及时发现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的现象,导致企业经不起各种应急事件的反复考验;相比于其他市场化企业盈利水平的高强度压力,国有企业始终把不违规不违法的保稳式经营模式放在首位,因此内部考核体系没有市场标准化,部分考核制度也只是流于形式,以致企业员工责任心不强,执行力不到位,工作质量不高,随时可能被淘汰。
(三)内部决策体系不稳固
国有企业的企业负责人一般实行任命制,由政府通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直接任命,且属于兼职无薪制,因此无法像普通股东一样直接管理企业,也缺乏完整的权力机构,而国企企业负责人基本上是体制内领导人员,思想上比较保守,在企业发展战略决策上一味逃避风险,不能最大化发挥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且,国有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较多,监管管理层级就多,事项审批程序繁杂,导致决策效率低下,若出现较大意见分歧,决策程序就进入尴尬的局面,最终经过多次的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往往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时,不能及时准确决策,阻碍企业的战略发展。
三、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对策建议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式发展更是如此,国企只有在经营发展过程当中,判断及时发现问题,全面准确思考问题,精准施策解决问题,才能保证企业健康、长远、优质发展。针对国有企业现阶段内部管理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善的对策建议。
(一)全方位改善人员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须树立全方位的人员管理体系理念,制定高标准的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人才队伍。第一,加強人文思想建设。宣扬积极的企业文化,强调危机意识,提高企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强调团队协作意识,促进企业人员互助共享,扼制个人英雄主义。第二,完善人员岗位职责。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及发展方向设定人员架构,明确职能需求,搭建完整的人才梯队,高标准高要求制定岗位职责,全责清晰,并对照实施。第三,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根据企业人员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加强交流与学习,不断提高企业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和市场敏锐度、中层管理的措施执行度以及基层人员的任务完成度,从而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高标准打造内部管理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这个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国有企业建设内部管理控制体系也应该从“有没有”的思想转向“好不好” 的理念,综合国企行政性特点和市场化要求,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内部管理体系。首先,完善财务管理体系,高度重视财务工作的重要性,细化财务管理制度,把财务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把风险控制在每一个环节,防止链条式发展与放大;另外,制定内部监审制度,聘请专业的监审人员,从各个审计角度跟踪审核企业经营过程,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不断查漏补缺,确保企业安全平稳经营;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考核与激励机制,有奖有惩,在其职要尽其责,压实岗位责任,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实处。
(三)战略性优化内部决策体系
企业的内部决策体系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是否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应从战略的角度,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去构建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决策体系。一方面,可以根据企业业务情况及发展方向,引入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和行业专业能力的管理者,完善企业权力机构,科学制定权利清单,明确各管理层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并相互分离,合理控制和发挥各管理层的决策权力。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合并事项审批程序,建立合理有效的议事决策制度,同时,企业决策层在大事面前要有责任担当之勇、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要有大局意识、共荣共损理念,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政府职能绩效考评压力不断严苛、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并强化执行力,才能在流畅发挥其政府功能的同时,也能随时随地顺应市场发展,准确把握机遇和挑战,让企业变得更加强大更有实力,从而实现国有企业价值最大化,促进国有企业经济稳步快速前进。
参考文献:
[1]耿彤.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27):92-93.
[2]黄超.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9(16):148-149.
[3]何波.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及对策[J].纳税,2019,13(24):281.
[4]张立威.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分析与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9(17):30-31.
作者简介:
伍新娜,武汉市洪山统筹发展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