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游泳运动员康复性训练
2020-09-10魏仕卿杨姝敏赵淑娟
魏仕卿 杨姝敏 赵淑娟
摘要:游泳项目有独特的动作结构特点,对此分析游泳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损伤后的康复训练研究。根据游泳运动员损伤的常见部位及其损伤机制,了解运动员损伤情况并分析原因,应用康复治疗手段预防和减少训练中的损伤,促使教练员、运动员改进训练方法,对正确引导游泳运动员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最终为提高训练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游泳运动员;损伤;康复性训练
竞技游泳从最初的奥运会开始,就已经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我国更是把游泳项目作为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优势项目之一,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同时我国的竞技游泳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我国游泳项目在奥运会中取得的傲人成绩离不开游泳运动员的不懈努力和长年累月的训练。但伴随着高强度的训练,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已成为普遍现象,限制着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目前,国内外的运动员损伤康复训练存在明显的差距。国外的研究起步早,如今训练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要求教练员针对不同的运动员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而国内教练员没能针对不同的运动员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策略,且对运动员的损伤保护意识薄弱,加上运动员自身不合理的运动,导致运动员的损伤率持续增加,限制运动员的经济水平提高和我国竞技游泳的发展。
一、游泳运动员损伤部位及损伤机制
游泳项目有其独有的特点,长期以肩关节为轴做划水动作,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且稳定性较差,导致肩前关节囊松弛等病症;腰部是游泳运动核心发力部位,是全身力量的原动力,高强度的长期训练势必导致腰肌劳损;游泳过程中,膝关节反复伸屈,反复伸膝打水和转身蹬壁伸膝等,细微的身体协调不当都会导致运动损伤。因此游泳运动员损伤常常以肩关节、腰部和膝关节为主[1]。
二、运动损伤后治疗实施手段
(一)中药疗法
中药疗法是保守治疗中常见的方法之一,有着独特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包括损伤部位药物涂抹、内服中草药、中药泡澡等等。特别是中药熏蒸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集中了热疗,汽疗和中药离子渗透疗法等多种功能,采用电脑控制的中医理疗,因病施治,对症下药。中药疗法注重内外兼治,调节体内寒热,有活血化瘀,安神止痛的作用。同时,又注重营养补充和体内调理,促使运动员提高睡眠质量和身体素质,治疗效果显著。
(二)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引起皮肤等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通过热疗法(包括热敷和微波治疗等)能够增强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组织新陈代谢。通过冷疗法,主要对损伤部位进行冰敷降温防止部位炎症和水肿。
(三)按摩推拿療法
按摩推拿疗法是最悠久的治疗方法。在推拿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根据运动员不同的损伤程度,采用不同的刺激方式,强度和不同的操作基本手法[2]。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理内脏、理筋散结、正骨复位的疗效。松解运动员粘连缓解肌肉痉挛,直接作用于机体解除局部病变且不会产生副作用,在运动系统的治疗方面,效果明显。
三、预防游泳运动损伤的方法
(一)注重准备活动
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同时,运动后的放松整理运动也是必须的。准备活动能够调节赛前状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快大脑反应速度,为运动员训练或赛前的生理功能提高适应程度。同时,合理的准备活动能够提高肌肉收缩和舒张速度,提高肌肉兴奋度,增强肌肉力量、伸展性、柔韧性和弹性,使运动员缩短进入状态的时程。由于游泳运动的特殊性,准备活动要陆上准备活动和水中准备活动兼备,特别注重肩关节,腰部和膝关节的拉伸,预防和降低在训练过程中的损伤。
(二)科学的体能训练
根据游泳项目的特殊性和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制定适合个人的训练方式和发法。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是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训练质量的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运动员的损伤,不断探索、创新、研究科学训练方式方法,应用科学的运动手段和科学的指导思想是必不可少的。体能训练,广义来讲是提高人体综合素质的训练,也是当今竞技体育中非常重要的核心部分,对运动员的整体训练体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体能训练也要讲求科学,根据主教练的要求,结合比赛,训练等因素,综合分析,合理的安排运动员的训练量,穿插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避免劳累训练,尽量做到训练活动在科学有序,循序渐进中进行[3]。在游泳训练的过程中,合理的安排其他身体素质训练,综合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增强全身肌肉和组织的协调性,使运动员更好的完成各项训练比赛任务。
四、结语
游泳运动作为奥运会重要的比赛项目,对游泳运动员的专业水平,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因此,高强度的训练总是不可少的,加上不合理的训练方法,更易造成游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损伤。损伤主要集中在肩关节,腰部和膝关节。在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时立即进行有效的治疗,采用中药疗法,冷热疗法和按摩推拿疗法等,及时确保运动员的损伤恢复治疗,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在训练时,教练员应组织合理的准备活动调动肌肉的积极性,制定科学的个性化训练方案,合理的安排训练任务,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延缓训练进度,降低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寒冰 . 基于功能性运动测试的青少年功能性运动能力研究 [D]. 天津师范大学,2014:12-14.
[2]许雷.南京大学高水平女子排球队功能性运动筛查结果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 (1):76-77.
[3]雷翔,冯国华.身体功能训练对篮球专项学生FMS测试得分及损伤发生率的影响[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 (5):89-91.
[4]张绍岩.中国人手腕部骨龄标准——中华05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15:33.
[5]王慧君,吴小彬,徐红旗.不同年代我国优秀男子自由泳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 (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