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课冰雪山水画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究

2020-09-10于兰

黑河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内容方法

于兰

[摘 要]冰雪山水画是在中国写意画的基础上加入矾水调色的特殊技法绘画而成,主要描绘北方冬季的雪景,表现内容贴近北方孩子的生活体验,其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技法的传授是对国家统编教材内容的补充。冰雪山水画拓宽了学生艺术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体验,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校本课;冰雪山水画;内容;方法

目前,小学高年级美术教材中只有一到二节中国写意画的课程,在课堂上,学生对使用毛笔、墨汁、宣纸等中国画工具作画的独特技法和特殊效果非常感兴趣,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总是感到意犹未尽。校本课冰雪山水画的开设是对国家统编教材内容的补充,满足了学生对中国写意画的求知欲,解决了学生课堂上“吃不饱”的问题。冰雪山水画是在中国写意画的基础上加入了矾水来表现雪景,表现内容更贴近北方孩子的生活认知,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突出了学校校本课程的特色。

一、开设校本课冰雪山水画的意义

冰雪山水画是我国画家于志学历经多年艺术实践而探索出的一种中国画的新的表现形式。其基本的创作手法是在传统中国山水画法的基础上独创出专门表现北方冰雪的一种绘画方法。这种独特的运笔技巧将传统中国画的用笔、用墨和宣纸等材料的表现境界进一步拓展,是对学生美术视野和技能的开拓创新。《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冰雪山水画就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家乡独有的自然风光,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保护自然、建设家乡的责任感。美术课程具有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的重要价值。学生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学习冰雪山水画正是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写意山水画,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并发扬光大。

二、校本课冰雪山水画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中国画用毛笔与水、墨、中国画颜料调合,在宣纸上作画,作为本土艺术,中国画的天然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其神似的写意特点也适合学生发挥。在此基础上添加矾水来表现北国特有的冰雪景观,更是新颖独特的课程内容。就冰雪山水画而言,特制的加入矾的宣纸与加矾水调墨色画雪,出现冰雪层次的逼真效果,這种特殊的绘画技法和效果是学生感到新奇和喜欢的,教师要把握住学生这个兴趣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以多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引导学生充分体会中国画的晕染效果,笔墨内涵。

(一)校本课冰雪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1.雪皴法

雪皴法主要是用于表现雪的痕迹的一种技法。雪的纹理取决于所依附的物体状貌,通常是因风吹雪的原因形成各种美丽的曲线、暗影和虚实。雪皴法的用笔是用毛笔的中锋和侧锋,通常根据雪的不同纹理采用不同的执笔方法。在画雪包、雪堆时要倒锋用笔,用笔的全身卧倒去画,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笔势,表现雪原的面积和体积感。

2.泼白法

泼白法是用来表现大面积积雪和平坦的雪原的一种技法,能够较好地展现北国浩瀚无垠的茫茫雪原。泼白法是用大笔,最好是提斗笔,蘸矾水,侧锋用笔,纵横挥毫来表现广袤的雪野。笔横走于纸背,连泼几次,利用轻矾水的水痕线与淡墨之间的变化来表现雪原的起伏纵横。在背面泼完待其半干后,再在宣纸的正面用重矾水补笔,进行点染。

3.重叠法

重叠法采用倒锋、中锋和侧锋用笔,根据所画物象进行选择。重叠法是笔笔相压,笔笔见形,产生一种渐进的感觉。这种方法适合于画冰块、冰棱、树挂。行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痕线的变化和墨色的浓淡变化。

4.滴白法

滴白法表现冰溜、冰柱在早春融化时流淌的状貌,滴白法要使用大号提斗笔或长锋笔,饱蘸淡墨和矾水,笔尖向下,通过逆锋和倒锋按压用笔,产生出流淌滴落感的一种技法。

5.排笔法

排笔法主要用来表现雪山和冰川,依据最基本的皴法原理,通过用矾和用墨的变化提炼出冰川、雪山阴阳向背的一种方法。排笔法使用狼毫笔,笔尖蘸重墨,侧锋由上而下行笔,按着雪山的走势运笔,笔与笔之间的衔接排列要符合山脉的结构。

6.光栅法

光栅法是冰雪山水画中的重要技法,它在强化水痕线的基础上,烘托景物光感。绘画时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中锋行笔画一条条的水波纹,再从背面用墨色渲染物象倒影。

(二)校本课冰雪山水画主要物象的基本画法

1.雪松画法

雪松是冰雪山水画中最常表现的主要物象,雪松画得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一幅画的成败。绘画雪松时要倒锋用笔,从雪松的中间开始画。运笔时把握住雪松的整体形象,整棵树都被冰雪包裹覆盖,不露枝条,用笔先蘸轻矾水,然后笔尖蘸墨去画,采用此画法,画出的雪松松枝圆润,有体积感,饱满美观。

2.雪包的画法

当初雪降临的时候,溪流还没有完全封冻,水中间一些塔头包和石头会落上雪,一块块石头就会在水面上形成一个个漂亮的雪包。画雪包时要用轻矾水,雪包的用笔主要有中号羊毫、大提斗笔。雪包的形状大小要有变化,不要一味的全是半圆形,尤其岸边的雪线要回转变化来画。倒锋用笔画出第一个雪包的形状,要一笔画透,在画第二笔时要等第一个雪包半干时,围绕第一个雪包去画,不要破坏第一个雪包的水痕线,要注意衔接好。雪包画完之后,用手感触一下纸面的干湿程度,采用重叠法将雪包下面的投影画为弧形。

3.白桦树、草房、背景、栅栏画法

绘画白桦树的用色依然是矾水与墨组合,绘画时从主干入手,用毛笔蘸饱满的花青和矾水,笔尖蘸淡墨,根据主干的形态自上而下侧锋垂直于纸面轻轻地皴搓行笔,运笔的速度不可太快。接着,笔尖蘸浓墨沿着树干左侧边缘侧锋进行透视化处理,让树枝和树干由内到外有一个浓淡的过渡,视觉上的透视效果要强烈一些。然后换笔,将中号狼毫笔锋捏扁,蘸浓墨依据树干的圆弧走向画出树干的自然弧度。皴出树干底部的干裂老皮,皴出不同位置的树眼。翻面,换另外一只狼毫笔蘸清水和浓墨,处理明暗关系,将白桦树的灵秀俊美表现出来。挑画树枝时要注意枝杈自然的高低错落状态,利用前面所学的滴白法对树挂上的冰溜进行处理。为了突出冰溜融化的立体质感,在绘画第二层时开始均匀加墨,第三层的墨色要再加重,直到加成重墨。在绘画时,学生要小心地进行留躲,不要污染破坏了已经刻画好的物象。

山林中的草房结构,不像城市和乡村中的房子结构那样规整。绘画时,首先要画的是房顶上落的雪,用大提斗笔蘸轻矾水,笔尖再蘸淡墨,顺锋行笔一气呵成。由于冬天北方的气候比较寒冷,会下很多场雪,所以屋顶的雪要表现的厚重一些,在房檐处要在墨色上逐渐加重,由于阳光的照射,房檐下的雪线不会像机器处理过那样整齐,要有自然变化的曲线,体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画面的背景是远处的树林,我们画的时候要从背面用清水渲染,运用留白法,留出青烟飘动过的位置,树林主要采用花青、墨绿、墨色、赭石等颜色逐层点染。雪原上部的墨色要重些,以此来衬托雪原和雪包的洁白。翻回正面,再进行正面的墨色调整。

在房子的周围确定好栅栏的位置,农村雪野中的栅栏应该是七扭八歪的,切勿整齐划一,破坏了贴近自然的生活味道。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正面用重墨,中锋用笔,直接画出歪歪斜斜的栅栏。还可以在房屋旁边画一个高高的灯笼架,调节画面构图,增添生动的生活情趣。最后进行局部的整理,署名落款,完成作品。

教师带领学生对以上技法和物象的描绘进行练习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中国画构图知识的传授,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向学生展示经典作品,分析讲解名作的构图技巧,让学生搜集中国画经典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做简单的临摹,最终可以独立创作完成一幅冰雪山水画小品。

美术是学生艺术教育的必修课程,其校本课冰雪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拓宽艺术视野,丰富艺术体验,传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艺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作用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于志学.于志学画冰雪山水技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6).

[2]中华人民共和所教育部.小学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5).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内容方法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主要内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