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
2020-09-10王国杰
王国杰
[摘 要]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但一些学生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教师的角度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反思,探讨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体现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大语文教学观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观念变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兴趣;方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桥梁和纽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但现在的一些学生对于语文这一学科,很少去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感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导入设计要精彩,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要有精彩的导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十分重要的环节。激发学生求知欲常用的导入方法有:
1.动画短片导入
如在讲《植树的牧羊人》一课时,我用加拿大籍动画人弗烈德瑞克?贝克1987年执导的动画短片《植树的牧羊人》进行导入,当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都想更多地了解牧羊人的具体情况,借助精彩的导入很快地投入到对文本的研读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歌曲导入
歌曲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桥梁纽带,它能直接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在讲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我采用闫维文的歌曲《父亲》进行导入,达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让学生明白《背影》写的是与父亲有关的内容,紧接着我提出问题:作为现代散文家的朱自清,他的父亲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从而导入了《背影》的学习。带着歌曲导入烘托的良好氛围和问题学习课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很高,學习兴趣也相当浓厚。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知识,而是转为主动学习。同样,教师也不再是“编剧”或“导演”,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记得在新课改之前,教师传授知识都是以满堂灌的方式进行的,学生就像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能被动接受,整堂课没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很大一部分学生提不起精神,甚至有厌学的情绪。面对学生上课无精打采的状况,教师也做出了各种努力,可收效不大。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转变了思想观念,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收到了可喜的效果。记得我在讲宗璞写的《紫藤萝瀑布》一课时,首先就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实际情况,学生都为北方学生,对于紫藤萝既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所以我布置给学生的第一个任务是课下查找有关紫藤萝的资料,对紫藤萝这一植物要有清楚的认识。在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介绍自己查找到的有关知识并相互补充,气氛相当热烈,整节课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参与到课文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小组合作讨论点睛之笔“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含义时,学生各抒己见,场面热烈,整节课下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环节都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教师要善于发现、利用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渴望得到赞扬,学生也不例外。赞扬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最好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赞扬学生的长处,肯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细微进步,让其不断有成功的体验,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提高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赞扬给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有很多学生为得到赞扬而奋发向上。我班有一名女生,组织能力很强,就是不喜欢语文学习,作业也要教师督促才能完成。怎样才能让她喜欢上语文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有的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时不能快速、有序地展开合作,于是,我就让她担任了学习小组组长,目的就是想发挥她的特长,领导组员进行合作学习。让我欣喜的是,她任组长以后,这个小组在合作学习中能迅速进入合作状态,而且组员分工明确,我对这个小组也多次给予表扬。同时,这名同学的变化也让我很吃惊,自从领导学习小组以来,她的语文学习明显比以前用功了,在小组合作中经常代表小组进行发言,我表扬她当一个组长很称职并且学习进步了,这更激发了她学习语文的兴趣。现在,这名女生的作业已经不需要我督促了。细雨润无声,在小组合作中的知识探讨及组长领导职责,已使她渐渐喜欢上了语文,并且兴趣越来越浓。可见,赞扬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四、客观、多元化的评价学生
语文这一科的学习,不能以一次考试的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因为在一次考试中,或许会由于某些因素影响学生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应该从日常的学习情况开始考查。如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业书写及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探究情况,然后再加上考试情况,这几方面各占一定的比例并合在一起,才能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这样的评价方法得到学生的极大赞成,学生都愿意接受。记得我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在语文教学中我就使用过这种评价方法,当时有的教师很不理解,可从实际效果看很好,相比于其他学科,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得多。这些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也一直推行这种评价方法,深得学生的拥护,其他教师也渐渐采用这种方法。因为这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课前和课后。久而久之,学生已不仅仅是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浓厚,而且已经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语文知识的学习要与生活相联系
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是知识的海洋,学生学习的源泉,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素养,还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记得在学习新闻这一体裁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定小组采访方案。报道的题材要与生活密切相关,如学校的热点事件、家乡的大型活动等。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任务,有的设计采访的问题,有的确定采访方式,有的确定采访对象,忙得不亦乐乎,热情很高。这一活动结束后,我又让他们针对这次采访写一则新闻,学生正意犹未尽,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有几篇还是相当优秀的作品。可见,知识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学生才会感兴趣,知识才会学得扎实,印象才会深刻。
六、班级设立积分机制
积分既指个人积分,又指小组积分。当然,分数如何设置,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前我会让每个学生明确:在课堂上他们的学习表现会跟分数有关,不同的问题分值都有细化,自己思考能回答的与小组合作后回答的分值都有具体规定。有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会对每节课的分数有严格限制,如一节课共设10个积分,全班学生在课堂上获得10积分后,到下课止不再有积分,积分不仅属于个人,还属于小组,小组为了得到更高的积分,组长会要求组员尽力为小组得分。每个月学习委员都会统计每个学生及每个学习小组的得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都会获得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及奖品。自从把这一竞争机制引入语文课堂,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明显提高,成績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开始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语文了。
七、从作业的布置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可以检查学生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能够起到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的作用,有的作业更能看出学生自己的独到见解,带有非常明显的时代气息。记得在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的《马说》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结合课文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结合社会实际,谈到了他们对人才问题的独特看法。如:何谓真正的人才?在这篇短文里,学生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即成才先成人;再如:怎样才能留住人才?学生从自己所看的电视剧谈起,先对企业如何留住人才谈了自己的看法,后来又谈到国家如何留住人才,不使人才外流,怎样使留学生学成后全部回到祖国等,谈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有的不尽成熟,但却有理有据地表达了自己对留住人才的看法。这两篇短文经语文教研组教师传阅后,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在学校组织演讲活动之际,我让学生把它们修改为演讲稿进行演讲,在全校引起了轰动。此后,班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空前高涨,以前很多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掀起了学习语文的热潮,甚至还主动成立了学习小组,小组之间展开了语文成绩竞赛,语文学习再也不是过去那种学生“懒”得学的局面了。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无论哪种方法教师都要灵活运用,并持之以恒。我相信,遵循以上方法,每位语文教师都会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这一学科,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中林.如何让语文与生活“链接”[J].教育,2017,(01).
[2]刘兰芳.打造多元化评价体系,给予学生客观公正评价[J].考试周刊,2019,(01).
[3]张国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J].教育科学,2016,(03).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