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型竞赛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2020-09-10尤蕾

黑河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体育素养小学体育

尤蕾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入小型体育竞赛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身心也能得到锻炼,对体育课堂的兴趣更加浓厚,从而促进自身发展。教师如果可以对小型体育竞赛活动的内容积极改革创新,将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

[关键词]小型体育竞赛;小学体育;体育素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竞赛活动是很多体育教师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竞赛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效率能够大大提高。因此,为了充分利用这种小型体育竞赛对于体育教学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在科学设计竞赛环节的基础上增添学生参与到其中的趣味,致力于满足小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需求,这样,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在被充分调动的同时,自身体育素养也相对提高了。

一、课堂中运用小型竞赛的意义

1.增加课堂练习的强度和密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对于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来说,通常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并且难以集中思想听教师讲课。但是,利用个人之间或小组之间的体育竞赛活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体育锻炼强度也随之增加,而这种集体的竞赛活动,每个学生的训练强度都能达到教学要求,体育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2.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体育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就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身心也得到全面发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情境,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小型体育竞赛,学生在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并体会到团队合作赢得比赛带来的快乐,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间的交流增多了,对小学生未来适应社会也起到一定的帮助。

3.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和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

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开展各类身体活动,但很多学生怕吃苦,对体育课堂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但是,在小型体育竞赛中,团队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目标,学生之间相互激励,可以帮助那些对体育活动恐惧的同学继续坚持完成课堂任务。为了锻炼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教师在设计小型体育竞赛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比较难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不断拼搏、不畏艰难的意志。

4.促进同学间相互帮助和积极复习的习惯

由于学习任务的繁重,加上一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懒惰心理,几乎没有学生会在课后进行体育活动。通过在一节课的最后告知学生下节课要进行的体育竞赛活动内容,让小组成员提前训练比赛内容,各组员互帮互助,同时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自觉形成锻炼的好习惯。

二、小学体育竞赛的组织开展方法

1.竞赛设计体现学生运动诉求

小型体育竞赛有很多种形式,针对竞赛活动性质展开,同时将其分为对抗赛、达标赛和耐力赛等。体育教师在设计小型体育竞赛的时候,要从体育知识、学生兴趣和具体效果三方面来考量,设计有意义的小型体育竞赛。首先,结合教学实际,根据教学内容和时间,考虑场地和器械的限制,提高竞赛的实际效果。其次,要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体能的不同,适当降低竞赛难度,体现其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根据学生参与竞赛之后的感受,征求学生对于竞赛活动的意见,适当调整一些内容,满足学生诉求。小学生很喜欢好玩的、有趣的运动形式,教师在设计小型体育竞赛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比如,在进行跨越式跳高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学生的自身条件决定了学生能否完成跨越性跳高,即便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有很大的难度,身体较胖的同学或胆小的女生要完成这一任务更是难上加难。为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鼓励学生挑战自我,教师可以利用跳长绳引导学生战胜恐惧,由于跳长绳与跨越式跳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学生通过跳长绳,可以掌握到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巧。由此,教师找到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窍门,设计了一个“空中接球”,并且把跨越式跳高的横杆换成了不让学生那么恐惧的橡皮筋。在这一体育竞赛活动中,教师把全体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扔沙包,其余同学负责跳高,并进行轮换。扔沙包最多且成功完成跨越式跳高的小组获胜得到奖励。跳绳和扔沙包作为学生日常也会玩的游戏,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并且帮助教师完成了跨越式跳高的教学,学生参与度高,课堂表现积极。对于以上教学案例,教师针对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运动特点,设计小型体育竞赛,教學质量得到很大提升。教师把跳绳和扔沙包这两个游戏结合起来,设计“空中接球”,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也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快乐。

2.竞赛启动注重学生操作引导

虽然小型体育竞赛的场地范围不大、持续时间短、比赛人数少,但只要是竞赛,就必须有规则和组织规范。在确保竞赛活动安全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操作,顺利完成竞赛。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不可能逐个辅导教学,所以,教师可以在集体教学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中分配一个组长来协助完成体育竞赛。这样,教师在掌控体育竞赛大局的同时,小组长协助完成竞赛具体内容,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小型体育竞赛的强度也不断上升。以小学生篮球训练为例,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师在对篮球这项运动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动作要点,并且让学生爱上篮球。原地运球是篮球运动教学中最为基本的动作,可以让学生的手臂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得到锻炼,但运球这项基本功需要长期反复训练,缺乏趣味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热身运动,传授学生在运球过程中要掌握的技巧,设计“运球比快”的体育竞赛活动,巩固学生快速运球的动作要领。同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运球产生兴趣,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比赛。在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之后,详细讲解比赛规则和内容,在最短时间内,成员全部完成比赛的小组获胜,同时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运球动作也变得更加规范。小型体育竞赛渗透到体育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但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够强,在小型体育竞赛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帮助引导其他学生完成体育竞赛,提高教学效率。

3.竞赛操作展现学生团结协作

小型体育竞赛是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竞赛活动,想要在竞赛中获胜,学生之间需要完整的信任和高度的合作。学生在小学时期还没有参与过很多竞赛活动,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不夠。小型体育竞赛活动的大力开展,可以在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提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另外,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知深刻,在竞赛过程中保持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在小型体育竞赛活动中,教师要侧重于学生与团队合作的考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参与度和在团队中的表现进行评估,结合学生个人情况逐步培养整体的团结意识。例如,在快速跑的训练中,传统教师方式多采用让学生反复跑,不断训练来加强动作要领,这很容易让学生对快速跑这一项目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送外卖”的小型体育竞赛活动,教师准备很多袋子,在袋子里放一张小纸条,写上班级同学的名字,学生还可以在对应的袋子里放上自己喜爱的零食。全班同学共被分为4个小组,两个小组送外卖,两个小组随机被分到操场上的不同位置,学生要根据纸条上的信息找到对应的同学,最后,用时最少的那个小组获胜。在这一竞赛活动中,不仅要求小组成员相互配合,还要对快速跑进行训练。一节课下来,同组同学相互讨论交流竞赛中的乐趣,课堂教学活动开展顺利。为了让学生领会团队协作对于个人的影响,教师还可以设立“最佳合作”奖项,使小型体育竞赛散发独特魅力。

4.竞赛实施关注学生运动反馈

小型体育竞赛活动的重点不是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争夺输赢,而是为了锻炼学生的体能。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竞赛活动中的表现,掌握学生的运动技能信息,提出新的运动教学方式。每名学生的情况不同,学生对于竞赛项目的喜好也不同,教师通过学生在竞赛中反馈出来的运动信息,在下一次设计比赛项目时,尽量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喜好,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

小学生都喜欢竞赛这一形式,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在掌握学生运动信息的基础上,改善小型体育竞赛活动的不足,创新体育竞赛活动。教师在开展小型体育竞赛活动时,要及时矫正学生在运动中的不正确动作,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中要求的体育项目,锻炼身体素质,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左松.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8,(03).

[2]王瑞.小型竞赛在体育教学课堂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11).

[3]邱心汶.团队竞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04).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体育素养小学体育
浅谈高等院校学生体育素养养成教育
浅谈高等院校学生体育素养养成教育
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