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 拓展思维
2020-09-10陈俐青
陈俐青
[摘 要] 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能反映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思维灵活度. 纵观初中数学中考试题,有不少是一题多解的题型. 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应关注习题或例题的一题多解教学,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或题型的转换,整合交汇各个知识点,让题目充满灵动与智慧,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从而拓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 一题多解;思维;证明
数学学习固然离不开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紧扣问题的核心,捕捉到问题中有用的数学信息,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分析,获得解题方法,这是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数学思维的过程. 特别是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却有多种解决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特征,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根据数学模型,逐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进行解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文笔者结合一道一题多解的证明案例,进行拓展分析,谈谈如何在一道题中巧妙地运用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提升其思维能力.
问题 如图1,点O在线段AB上,AO=2,OB=1,OC为射线,且∠BOC=60°,动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沿射线OC做匀速运动,若运动时间是t秒.
(1)当t=■秒时,则OP=________,S■=________;
(2)当△ABP是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
(3)如图2,当AP=AB时,过点A作AQ∥BP,并使得∠QOP=∠B,求证:AQ·BP=3.
分析:本题题干简洁明了,结构合理,图像清楚,内涵较丰富,问题的梯度也一目了然,是一道集知识与思想于一体的运动综合题.
第(1)问的起点比较低,当t=■秒时,则OP=1,S■=■.
第(2)问把方程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融于一体,当△ABP为直角三角形的时候,①因为∠A<∠BOC=60°,所以∠A不会是直角;②若∠ABP=90°,则t=■=■=1;③若∠APB=90°,容易求得t=■.
第(3)问的解题入口比较宽,解题方法也有多种,但这一问对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是压轴题区分学生水平能力的典型表现. 在解题时,可捕捉结论中的數学信息,以确定思维的方向,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几何的关系,实现条件与结论的互相交流.
隐含信息:待证明的结论AQ·BP=3可转化成比例式■=■,通过包含线段AQ与长度为3的线段的三角形,与包含线段BP与长度为1的线段的三角形相似而对应的线段成比例来获得隐藏信息.
证法1 连接PQ,设AP与OQ相交与点F(如图3).
因为AQ∥BP,所以∠QAP=∠APB,因为AP=AB,所以∠APB=∠B,所以∠QAP=∠B. 又∠QOP=∠B,所以∠QAP=∠QOP,因为∠QFA=∠PFO,所以△QFA∽△PFO,故■=■,即■=■. 又∠PFQ=∠OFA,所以△PFQ∽△OFA,∠3=∠1. 因为∠AOC=∠2+∠B=∠1+∠QOP,又∠B=∠QOP,所以∠1=∠2,故∠2=∠3,可得△APQ∽△BPO,■=■,所以AQ·BP=AP·BO=3×1=3.
证法2 连接PQ(如图4).
同上可证∠QAP=∠QOP. 所以Q,A,O,P四点同圆,有∠3=∠1. 同上可证∠2=∠3,所以△APQ∽△BPO,■=■,所以AQ·BP=AP·BO=3×1=3.
隐含信息:结论AQ·BP=3还可转化成比例式■=■,即可通过含有线段AQ与长度为2的线段的三角形和含有线段BP与长度为■的线段的三角形相似的对应线段成比例获得.
证法3 过点B作BE∥AP交PO的延长线于点E(如图5).
易知有△APO∽△BEO,所以■=■=■,因为AP=AB=3,所以BE=■. 同上可证∠AOQ=∠OPB,又∠QAO+∠OBP=180°,∠EBP+∠APB=180°,∠OBP=∠APB,所以∠QAO=∠EBP,故△QAO∽△EBP,■=■,即AQ·BP=BE·AO=■×2=3.
证法4 过点B作BE∥OP交AP的延长线于点E(如图6).
则有■=■=■,因为AP=AB=3,所以PE=■,同上可证:∠AOQ=∠OPB,因为BE∥OP,所以∠EBP=∠OPB,∠AOQ=∠EBP. 又∠QAO+∠OBP=180°,∠EPB+∠APB=180°,∠OBP=∠APB,所以∠QAO=∠EPB,故有△QAO∽△EPB,■=■,即AQ·BP=PE·AO=■×2=3.
隐含信息:结论AQ·BP=3又可以转化成比例式■=■,根据以上证明思路,构造相似三角形而获得求证.
关于线段的乘积问题,最常用的解题方法就是确定好位置以后寻找相似,怎样根据已有条件作出合理的辅助线,找出相似三角形是本题的解题突破口. 上述几种解题思路是常用的解题思路,虽然解法不一样,但都是以AQ·BP=3的隐含信息作为解题思路的出发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即相似三角形,即可论证. 当然,本题还有其他论证方法,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实践证明,解题方法越多,对思维水平的要求越高. 有高度活跃的数学思维才能有开阔的解题思路,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用发散性思维探索出多种解题办法,既锻炼了解题能力,又刺激了思维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这样有助于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效地提升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