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幼儿园区域环境的规划建设

2020-09-09董燕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区域环境幼儿

董燕

摘 要:幼儿园区域环境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场所,区域环境对置身其中的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实际调查SZ市3所幼儿园的区域环境发现城乡幼儿园存在较大差距,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城乡幼儿园之间的差距,发现其各具优点的地方,发现其目前共同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增强教师们对城乡幼儿园区域环境的深刻认识,为今后在幼儿园的工作提供实际性的帮助。

关键词:区域环境;幼儿;城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0-0-02

一、研究价值与意义

陶行知先生主张的乡村教育是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他坚持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和环境里的活势力,发展学生的活本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幼儿园区域环境不仅要舒适、温馨,而且要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要充满童趣,还要具有教育意义,充分体现保育性、时代性、实用性、审美性、参与性与趣味性。幼儿园活动室环境创设中教师要以“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和材料”的教育理念出发,培养幼儿主动学习、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伴间交往合作的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二、城乡幼儿园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城乡幼儿园区域面积差异

有关教育理论阐述:幼儿园的一切空间都具有教育意义,幼儿园没有一处是无用的空间。《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指出:幼儿园的每班活动室以及午休寝室应达到50平方米的最小使用面积,对于全日制幼儿园这两者的面积需要按照活动室以及午休寝室和的80%进行计算,应达到80平方米。通过调查A、B、C三所幼儿园的活动室面积都大于80平方米,符合规范。但在A、B两园与C园对比时,农村A、B园的大班班级人数都在40以上,这里就出现了差异。

(二)城乡幼儿园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桌椅布置的差异

农村A、B园在开展区域活动时需要将幼儿进行教学活动时使用的桌椅搬开放到各个区域去,而城市C园除了简单的桌面游戏是使用教学桌椅,其他区域都配有专门的区域活动桌椅用具。这样可以提高进行区域活动的效率。以图书区域为例,农村A、B园是将幼儿进行教学活动时使用的桌椅搬来,有的班级完全没有设置桌子,只让幼儿坐着自己座椅,将书拿在手里看书。但在城市C园中教师在图书区域设置了地垫、靠垫以及单独的高度合适的图书桌。

(三)乡村幼儿园更倾向于本土资源的利用

陶行知先生是这样认为的在乡村教育中我们要活用自然环境,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把书本中的内容进行活用,适当的解放时间与空间。在农村大班A园的活动室环境中,看到了很多利用乡土资源布置的特色环境,看到了草编、竹编制品,这不仅能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乡土资源,能够提升幼儿动手制作的能力,让其在自己较为熟悉的环境材料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

(四)区域环境的有效利用与教师指导存在城乡差异

区域活动主要是通过划分出的一定区域作为幼儿活动的区域,通过对活动区域投放相应的材料,并制定对应的活动规则,让幼儿与材料产生积极的活动,进而让幼儿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对A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时仔细观察记录了建构区区域活动的过程,发现幼儿缺乏区域意识,甚至不清楚区域的名称,周围的墙面上贴的建筑画也都是固定的,不可循环利用,缺乏幼儿的创造自主性。但是在城市C幼儿园的大班同样的建构区,发现教师会在进行区域活动之前向幼儿提供一个游戏形式,接着幼儿能有序进行自主游戏,几名幼儿能够自主讨论建构主题,推选组长,进行绘画设计今日的建筑,并且会合理分工,有效利用一些建构区辅助装饰物,由组长组织,将每个幼儿的模型串联起来,发挥每个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与丰富的想象力,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是一种很好的合作与延伸活动的方式。

三、发现的问题及相关的建议

(一)室外空间有待进一步开发

三所幼儿园的幼儿平均活动面积与标准面积有少许差异,农村A、B两园的幼儿平均活动面积差异略大,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农村园的建筑面积本身就偏小,再有农村园每个班级的幼儿人数比较多。城市C园是将活动室与寝室分开设置的,因此预留的活动室面积就比较大。虽然A、B园对走廊也进行了开发利用,但只是局限于一个墙角,开发了一片很小的区域,主要还是将幼儿“控制”在室内活动。要多开发利用室外的走廊,模糊室内外的界限,增加幼儿活动的面积,并让幼儿能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激发幼儿游戏的天性,以及对空间对事物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区域环境设置偏于表面化

三所幼儿园都设置了区域角,建构区域的材料有积木、模型、立体建筑摆件等,科学区域材料有植物种植、小动物饲养等。但这些区域都是在除去集体教学所需的空间之外硬挤出来的空间,反而使活动室显得更为狭小。

其中,只有城市A园幼儿可以直接去区域角进行区域活動,而农村A、B园的区域角没有设置专门的活动配套桌椅,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幼儿需要将自己的桌椅拉开布置区域,或者将一些区域材料拿到自己的桌面上来。所谓的区域,其实就是摆放区域材料的地方。在此状况下,幼儿自主进行区域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且通过访问农村B园的幼儿得知,区域活动大多数是在放学后,幼儿可以自由去区域玩一会,可见,在农村幼儿园教师对区域角的忽视,只浮于表面现象,没有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去开展区域活动,活动室的一切布置都应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服务,而不是将幼儿束缚在单一的集体教学形式中,束缚在没有内容的区域活动中。

(三)区域环境布置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存在不同的发展需要,活动室的环境创设需要根据幼儿年龄身心发展特点,提供多层次的环境结构和丰富多样的区域材料。例如在农村A、B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仍提供了较为简单的拼图游戏,幼儿几乎可以一次性成功的完成拼图,没有难度与挑战性,这一材料的投放与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符合。大班的幼儿思维已较为活跃,抽象性思维已经有了萌芽,他们更喜欢探究事物,进行一些研究与创造活动。因此可以创设科学实验角,配置计算机键盘,放大镜,树叶,各种颜色的溶液等材料,鼓励并引导幼儿在科学实验角进行探索实验,激发他们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在美工区投放的材料多以半成品或废弃材料为主,让大班幼儿能真正通过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材料进行美术加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做适当的支持工作,尊重幼儿自己的创作,并且可以对优秀作品进行拍照保留,集中放置在活动室某一区域,作为活动室环境布置的一个“独特”材料。

四、结语

通过对比发现城乡幼儿园的区域环境布置各有特色,虽都有不足之处,但是城市幼儿园的环境水平明显高于乡村幼儿园,在硬件设施、活动室的合理布局、教师的合理利用这些方面都体现了出来。对此,作者认为要想彻底改善农村幼儿园教育环境,必须重视农村幼儿教育,改善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完善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给农村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还需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师专业水平,进行城乡教师互换战略,均衡师资力量,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在不同社会密度的活动室中活动的幼儿行为的对比研究[J].心理科学,1996(3):183-185.

[2]秦元东.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关系的形态分析与演变趋势:兼论我国幼儿园课程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7/8):26-29.

猜你喜欢

区域环境幼儿
幼儿园自然角的创设与研究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区域环境政策审计问题研究
模糊聚类在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的运用
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环境成本及其计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