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自理能力养成的实践与研究

2020-09-09曹键波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实践

曹键波

摘 要:从家庭到幼儿园,从有父母来照顾生活、被大人哄着到必须学会照顾自己、所有的事情自己做,对于一个小班的孩子来说,这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孩子们一入园,能否自己盥洗、上厕所、午睡、进餐等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首当其冲的难题。从孩子小班刚入园到大班毕业,自理能力的培养都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为他们良好的人格、心理素质和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0-0-02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照顾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玩中学”的方法让孩子掌握简单的自理能力,从思想上帮助孩子建立一种自我照顾的意识。小班幼儿的大部分基本动作发展良好,他们已能够熟练运用大肌肉的动作和少部分小肌肉的精细动作,这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奠定了基础。从他们自身来讲也有独立地盥洗、午睡、进餐、穿脱衣服的愿望。此时,成年人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一切,而是要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自理的愿望。

一、形象教学的运用,让幼儿正确学习生活技能

幼儿学会各项生活技能并且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从而获得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小班幼儿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直觉形象的思维,幼儿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动作的配合来习得需要的生活技能。为了让幼儿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愉快学习,我们采用形象生动的学习教学环境,让幼儿在兴趣的促进下学习。

(一)盥洗

按照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可以先教会幼儿洗手的步骤,并将步骤进行分解,让幼儿掌握洗手的方法,第一步卷起衣袖、第二步用水打湿手、第三步擦肥皂或洗手液、第四步搓手指、第五步搓手心、第六步搓手背、第七步用水冲干净、最后一步甩一甩、擦一擦。在教学中让幼儿掌握一步步的动作,我们可以将动作制作成儿歌,让幼儿们一边念儿歌一边洗手。让张有为在游戏化的情景中学习效率更高。

(二)进餐

进餐是幼儿在幼儿园集体生活适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难关之一。我们对小班幼儿在进餐的时候需要制定一定的要求:幼兒学会用小勺,可以独立进餐;吃饭过程细嚼慢咽,不可不边吃边玩;桌面和衣服吃饭结束要整洁。我们可以让家长配合幼儿养成按时进餐的习惯;通过认识餐具、使幼儿掌握使用餐具的方法,养成自己进餐的习惯。在教学活动当中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养成不挑食、不浪费实物的良好进餐习惯。在进餐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让幼儿能够愉快的享受进餐时间。

(三)穿脱衣物

午睡时在穿脱衣物过程中小班孩子开始很难适应,因为小班幼儿穿脱衣服比较依赖成人,为了培养其初步的穿衣脱衣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幼儿本身较为单调的生活技能训练转化为游戏活动,使幼儿们感受到自理的乐趣,在通过将生活技能编撰成儿歌的形式让幼儿更容易掌握各种技能。

二、将生活技能的练习贯穿于整个日常生活中

为了使幼儿熟练掌握生活技能,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幼儿反复练习。我们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机会为幼儿提供学习途径。可以通过创设环境,用游戏、故事、比赛的形式让幼儿乐意参与到活动中,给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在活动中我们可以请能力强的孩子做小老师,起到良好的指导、示范作用。

(一)注重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培养,促进自理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自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需要教师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细致的观察和指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对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细心的观察,针对幼儿常见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干预和反思,仔细的分析小班幼儿出现某种生活自理能力的问题,运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幼儿改进问题。

老师可以将日常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编入一些儿歌之中,儿歌的表现形式大多简短、押韵,使幼儿便于记忆,例如《洗手歌》《穿衣歌》等。除了儿歌形式以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拟人化语言的形式提出,例如:在我们要告诉幼儿在洗手前要先将袖子挽起时,我们可以说:“爬啊、爬啊、爬大山,一下爬到山顶尖,袖子小疏滚下山。”这样的顺口溜可以使幼儿更好、更快的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二)设计研发各种有趣的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玩教具

玩具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自己为孩子们设计研发了许多精美有趣的玩具,将这些有趣的玩具投放到班级的区域活动中,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来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如果幼儿自己主动完成一些生活自理方面的事情时,即使出现了错误,我们也应先对幼儿这样的独立意识加以肯定,并对这样的行为给予表扬,之后再对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自信心得到增加,同时也可以使幼儿拥有一个良好的自理情绪。我们也可以按照幼儿 自理能力的掌握定期对其进行评比,可以将例如:搬椅子、洗手、穿衣服等这样的小事,通过图形画出来,对每一个幼儿在可以完成的项目下面贴上一朵小红花,这时幼儿为了得到更多的小红花就会激发努力学习生活技能的情绪。

在幼儿心中,能够帮助大人完成一件事情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通过幼儿的这一心理,我们可以让他们为我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使幼儿可以得到一个锻炼的机会。例如:帮助老师整理玩具、帮助老师为小朋友分发餐具、安排值日生打扫卫生等,这样的事情对幼儿充满了吸引力,幼儿每次都会努力完成任务。另外,幼儿自己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完成,例如:自己吃饭、自己给牛奶插入吸管、自己摆放喝水的杯子等,这些小事情都可以增强幼儿自身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设计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教学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有效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我们通过日常工作的仔细观察,找出班级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需要重点学习和联系的内容,设计并实施了丰富的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搜集资料或观看视频等方式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再通过具体形象的示范和练习,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自我服务经验。作为老师我们应对幼儿生活中自我服务技能着重锻炼,并不断进行练习与巩固。对于幼儿自理能力进行一定的指导,幼儿做事可以有前有后,对幼儿生活习惯不断进行加强,并定期进行检查与督促,逐渐使自理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三、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仅在幼儿园培养还不够,需要家园教育一致,有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和家庭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家长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需要家长的辅助。做到家园同步,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一方面帮助幼儿养成自己事情亲力亲为的习惯;另一方面幼儿学习到了全新的本领会无比自信。我们可以通过家委会和家长园地等形式对自理能力的意义和家长配合事项进行宣传让家长明确意义,通过打卡等方式做到在家中坚持督促孩子。做好家长工作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关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生活自理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能因为幼儿的年纪还小,就不让他们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为幼儿多创造一些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 ,让幼儿可以放手去做,鼓励幼儿可以去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要相信幼儿自己的能力。对这些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与学习中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实践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半日托班孩子如厕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孩子,我们慢慢来
优化小班幼儿生活护理的指导策略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