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出版工作中文字编辑的六个意识

2020-09-09刘耀华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合作意识

刘耀华

摘 要: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对出版行业文字编辑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字编辑是距离图书内容最近的人,除了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之外,更应该在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周期意识、合作意识、统筹意识、信息整合意识等方面不断加强。

关键词: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周期意识;合作意识;统筹意识;信息整合意识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0-0-02

2018年,中宣部印发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提出了对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提出国家对出版社的社会效益为首,“双效”统一发展要求。图书质量是出版的生命线,也是图书社会效益的基础保障,文字编辑是距离图书内容最近的人,是出版社质量的“守门人”,文字编辑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更应该不断强化和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传统文字编辑在工作中除了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之外,还应该在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周期意识、合作意识、统筹意识、信息整合意识等方面不断加强,以便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出版精品。

一、质量意识

出版社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的高低,是决定出版社整体质量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图书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图书质量的竞争,高质量的精品图书,可以使出版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出版社的声誉,增强出版社员工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文字编辑负责出版物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是出版社图书质量保障的重要岗位,其质量意识可能影响其他岗位和人员的质量意识,更是不可忽视的,文字编辑在工作中应该树立“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的思想,树立精品意识,弘扬工匠精神。

文字编辑可以通过经常性地接受质量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培训,平时工作中积极收集、积累知识,积极学习出版法律法规,自主学习等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以便在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书稿加工的质量。

二、成本意识

成本的高低决定出版物的经济效益,出版社转企改制之后,要想长远稳定地发展,控制成本更是成为至关重要的工作,成本不仅仅是出版社和策划编辑应该关注的,也是文字编辑需要格外关注的。文字编辑的工作贯穿图书出版编校排印等过程,是出版社、作者和市场的“桥梁”,优秀的文字编辑,会在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注意节约成本,比如加工之前确认来稿齐清定,与作者沟通强调不能大量增加和删减,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编校排的费用;版式设计注重美观、紧凑,不浪费版面,节约后续很多成本费用;根据自己对书稿的专业质量的了解,向策划建议合理的印刷数量和生产工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及时处理作者关于书稿内容的信息反馈,维护出版社良好的出版形象,等等。

三、周期意识

出版周期决定图书抢占市场的速度,合理的出版周期是图书质量的有力保障。大多数出版社的文字编辑负责图书的初审环节和通读环节,是图书出版流程中重要的环节,占用时间也比较长,这两项工作的高效完成可以有效地影响出版周期,所以文字编輯工作中要有周期意识,严格把控初审时间,避免图书出版“前松后紧”,给质检和印刷等后续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不利于质量提高。除了把握自身工作的完成速度之外,文字编辑还要关注图书出版的其他环节的时间,积极推进出版进度,缩短出版周期。特殊稿件和重点图书,在保证图书质量的前提下,规划合理的加急周期,以保证图书按时按质出版。

四、合作意识

图书出版是一项环环相扣,通力合作的工作,任何工作岗位和环节都不可能单打独斗,出版工作的特殊性,更要求全体参与人员都有合作意识,共赢意识。如果把每一本图书的出版看成一个小的项目,那么相关的人都应该是项目组成员,文字编辑是其中很重要的角色,由于图书出版流程中很多环节(初审、二三审释疑、填写发排单、校对释疑、通读等)由文字编辑完成,所以文字编辑是流程中和各个环节相关负责人沟通最多的,文字编辑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对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影响很大。文字编辑对图书内容最了解的,协助策划编辑和营销部门最好图书推广工作,对于重点图书,文字编辑应该积极写宣传稿或者发文章推荐图书,提高自身的能力的同事,更能够推动合作共赢。

文字编辑应该时刻有合作意识,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纸面、微信、QQ、钉钉等)及时沟通解决,避免在工作中沟通不畅或者合作不利,影响出书质量和进度,增加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除了参与图书流程的工作,还要积极参加图书的前期策划活动和后期的营销的活动,利用自己对选题内容的掌握和图书主题的了解,对图书打开市场和占有市场起到积极的宣传推介作用,比如前期参加组稿会,后期参加图书作者的签售会、出版发布会,等等。

五、统筹意识

出版社的文字编辑专职负责书稿的加工和通读等工作,一段时间内,每个人手中的书稿不会是一两本,书稿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常规出版的教材、专著译著、面向农村和农民的科技书、作者评职称的补贴书、课题结项的成果论著等等,出书时间要求更是不一而足。这就要求文字编辑具有比较强的统筹意识和统筹能力,不能所有书稿都“排好队,齐步走”,而是根据出版社的要求和作者的需求,结合流程环节的注意事项和生产特色,合理安排工作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书出版工作虽然流程秩序明确,各项工作之间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和先后顺序,但是个别的环节是可以根据情况微调的,编校排印的环节文字编辑全程参与,应该及时掌握进度并进行调整,比如比较着急的书稿,可以在加工的同时设计封面和版式;质量较好的书稿,可以通知流程负责人一二连校;稿件流程到一定环节,可以通知策划编辑和营销部门开始销售活动,等等。

六、信息整合意识

很多人说文字编辑的工作是“一锤子买卖”,既不用关心市场,也和两个效益不挂钩,所以书稿付印之后,认为使命结束。其实一个文字编辑的使命绝对不是书稿付印之后就结束了,图书的市场反响、质检部门的质检结果、读者的信息反馈等,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与文字编辑的前期工作有关系,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以后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文字编辑应该对出书之后关于图书的一些信息予以不断关注,并及时处理相关工作,比如结合市场反响,总结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有效地结合书稿的专业内容和市场,辅助策划编辑提出更合理的定价建议和印数建议;确认之后的质检结果转给策划编辑,以便及时更改错误,提高图书质量质量,对作者和读者负责,赢得更好的市场反响,等等。

新的时期,对出版行业提出新的要求,文字编辑更应该与时俱进,严格要求自己,文字编辑的任务和使命不仅仅是“文字”,更应该是和出版社各个岗位精诚合作,达到从“文字”衍生出来的价值的实现和效益的产生,从专业能力上不断提高,不断强化以上六个意识,最终实现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统一,打造精品。共同推动出版社的良性发展,促进出版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张世刚.提高出版物质量是出版社永恒的主题[J].传媒论坛,2018,1(22).

[2]葛洪.论责任编辑的主体责任[J].出版发行研究,2019(12).

[3]戴轶.新时期文字编辑的素养和能力[J].新闻研究导刊,2020,1(6).

[4]昝景岩.出版社专职文字编辑职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出版与印刷,2020(1).

猜你喜欢

合作意识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措施探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展研究
语文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探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大学生党员合作精神的培养研究
科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集创游戏在儿童合作意识培养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