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世界“双一流”高校中学报编辑的学术素养

2020-09-09马静赵跃峰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马静 赵跃峰

摘 要:在世界“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学报是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部分,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而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素养对期刊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分析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的学术素养对期刊稿件的影响及其重要的价值,进而提高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报;学术素养;编辑加工;“双一流”建设

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1-0-02

高校学报是展现高校科研成果的主要学术交流平台,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一流的学术水平和学风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所必需的,一流的大学学报具有引领学术、引导学风的示范作用。学报的发展与建设为推进高校“世界一流”建设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世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实施方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2]。高校学报作为科技期刊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由高校主办的、以反映教师科研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传播学术理论信息的重要载体[3]。如前所述,学术性和专业性是大学学报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学报的学术性、专业性是学报区别于其他期刊的最显著特征。首先,学报学术性是区别于其他期刊最主要的特点。

一、高校学报的学术性特点

学术性是由高校学报定位与功能决定的,是构成学报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定,是学报办刊取向的基本要求,也是度量学报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学报学术性是其刊登的论文所显示的学术价值的集中反映,这种现象的背后,则是对学校整体科研水平一定程度的反映,也是对学报办刊水平一定程度的检验。由此认定,学报学术性既是学报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检验学报整体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强调学报的学术性,就是为了突出其固有的本质特征,一个学术性匮乏的学报,实际上已经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了。高校学报所刊登的文章大都是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论文, 其学术思想的创新性、指导性和时效性决定了文章的价值和生命力。突出学报的专业特征,要求编辑必须是熟悉相关学科的热点,并善于观察学科研究的进展,了解学科研究的历史, 并方便判断稿件的质量和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稿件中,挑选出观点新颖、论证充分、反映当前学术研究水平的好论文并加以推荐。

要想突出学报的学术性特点,首先,编辑部自身要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要鼓励编辑人员积极从事学术研究,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在编辑部内部形成探讨问题、思考问题的良好风气,这样有助于调动编辑主体关注和追踪有关科研最新进展情况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学报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同样也有利于编辑主体在提高编辑质量和学报学术水平方面更有发言权。其次,学报编辑部要履行组织者的职责,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选题构想做好组稿工作。具体到责任编辑,他们在组稿过程中,应根据学科专业科研的前沿信息,重视和加强对专家学者的约稿,同时也要根据一般来稿所蕴含的学术价值情况,决定是否刊用。为了突出学报的学术水平,有些学报只注重专家学者的约稿,而忽视一般作者的自由来稿。笔者认为,这是存在于编辑主体思想上的偏颇之见。实际上,不是每一篇专家学者提供的论文都是上乘之作,也不是每一篇一般作者来稿都是质量低下之作。编辑主体要做好组织者工作,就必须匡正偏见,不能将学报办成罗列专家学者论文的载体,应善于从普通作者的来稿中发现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要做到慧眼识珠。最后,编辑主体在突出学报学术功能的编辑实践中,要有计划地安排论文,合理地设置栏目。即每一期以什么内容为主题,以什么栏目为重点,本期学报同上下两期学报在突出学术性方面有哪些区别和联系等,要求编辑主体做到心中有数。作为学报主编,应从办刊的宏观安排上做到有计划性,应从提高学报学术性角度对内容和栏目进行整体规划,以做到有条不紊。

学报研究功能作用的强弱,同学报编辑部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对学报学术性追求的价值期待有密切的关系。学报的编辑不能只对稿件的格式和语言方面的错误进行修改,而要能鉴定稿件的学术水平高低,看明白并且看懂作者写的是什么,这就要求编辑除了具备编辑素养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4]。

二、编辑学术素养对稿件选题的影响

高校学报稿件的选题策划以稿件的科学性、学术性为主要衡量目标,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责任编辑除了应具有较强的交通运输行业学术背景外,应该在工作中实时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发展,了解学科现在最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才能在稿件选题上做到更好的引领本学科的前沿性。

三、编辑学术素养对审稿能力的提高

高校学报的责任编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学报责任编辑应培养成“专家型学者”,稿件的审稿中不能单单依赖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应该综合外审专家审稿意见进行退修或者退稿处理,另外,并不是每一个专家都能给出详尽的意见,有些太忙了,给出的意见很笼统,或者时间返回的特别晚,需要编辑反复催促下才能返回意见的,这样审稿周期就会脱的很长,“专家型”编辑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在返回较为笼统的专家意见或者意见迟迟不回来的情况下,对稿件给出专业性的意见,可以让作者及时得到稿件的意见回复。

四、编辑学术素养对稿件加工能力的新认识

在对稿件的修改加工上,不单单是对稿件语言简单的语言能力的修改,而是运用责任编辑专业知识背景对稿件的摘要,引言,结论几处具有总结性的内容对作者進行文章写作引导。

(一)对学术稿件摘要的修改

作者在撰写科技论文摘要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四个问题:1.作者在写摘要时候四要素不明确,顺序混乱,仅仅简单罗列;2.对于文章的大背景介绍在摘要里面大段出现;3.摘要用第1人称来描述整个研究过程;4.摘要中出现没有解释缩略语。

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编辑在稿件修改中引导作者作如下修改:中文摘要应根据四个要素(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编写。它应该直接切入主题,不要说研究的背景,而是要体现本文研究方法的核心内容,即创新。研究结果必须详细具体,反映具体数值的计算或一些变化趋势,并得出创新性结论。

(二)对学术稿件引言的修改

作者在撰写科技论文引言时,经常会出现以下4个问题:1.论文主题不突出,看完整个引言,没找到文章的创新点;2.论文国内外研究和本课题关系不紧密,文献资料不够新;3.引言的内容与摘要、结语内容混在一起;4.在引言中出现插图、表、公式等,格式不规范。

科技论文引言在论文中准确反映出学术论文的主要特征,给读者信息,使读者能快速理解全文,编辑在进行稿件加工时候,要合理给出修改意见,对该领域国内外其他研究者所做的相关工作、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详细的文献综述。最后,给出了本文所做的工作,并指出了与其他论文的异同和本文的重点。

(三)对学术稿件正文的修改

责任编辑在收到稿子后,对稿子格式提出格式修改意见,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专业性较强,作者撰写稿子时候,有些作者撰写科技论文创新点很好,但是文章表达不够清晰,无法准确呈现给读者,或者是创新点一般,简单拒稿,对作者科技论文撰写技术本身不会有任何提高,这时,学术型编辑会在外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基础上,从编辑角度对文章提出专业撰写修改上的意见,比如在做某个实验分析时候,撰写时候条理不清晰,学术编辑可以按照自己专业上的优势,引导作者把已有成果做一个梳理,把自己科研成果按照科技论文的写法表述出来。

(四)对学术稿件结语的修改

作者在撰写科技论文结语时,经常会出现以下4个问题:1.结语是摘要简单重复;2.结语是引言的简单提炼;3.结语中直接引用文献结论;4.结语直接放图或表。

学术编辑应该在稿件结语修改中引导作者作如下修改[5]:

首先,论文的研究成果说明了哪些问题,得出了哪些规律性结论,提出了哪些理论,以及可以解决哪些具体问题。本文在创新性和价值上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还应注意的是,论文创新内容的一般措辞应准确,不应使用“可能”、“也许”等词语,以免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使人怀疑论文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其次,重点总结了作者在此类问题上的前期研究成果。包括对这些问题的实证检验,它们是否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以及作者所做的修正、补充和发展。

最后,简单说明本研究的不足或存在的问题。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作者对一些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或成熟,有些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在结语中提出来。

五、编辑学术素养对读者和作者的服务能力

(一)编辑对作者的服务

高校学报的编辑“专家化”以外,还应“学者化”,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和作者可以建立更好的服务关系,因为高校学报专业性的特点,投刊的作者专业背景也多是同一类别的,比如《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依托长安大学交通学科優势,投刊作者大多来自交通土木行业的教师或者博士研究生,编辑也多有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背景,在和作者进行稿件整体沟通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去了解作者需求,对稿件在录取和修改中更容易得到作者的一个理解,也可以和作者建立长期的“朋友”关系。

(二)编辑对读者的服务

高校期刊读者分为“纯读者”和“作者型读者”,不管是哪类读者,在阅读期刊文章中遇到问题,来电或者来信进行相关问题咨询时候,具有相同或相似知识背景的编辑可以更好的对问题进行解答,得到读者的信赖和认同。

六、结语

高校作为中国科研中坚力量,学报作为高校建设“双一流”坚强后盾,其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成长期,学报的内在提升主要关键点是编辑学术素养的提升,只有通过培养和提升学报编辑的学术素养,使编辑成为学术共同体才能更好的提升期刊质量,作为编辑,我们要更加重视编辑学术能力的培养,激发编辑学术创新能力,培育属于编辑专业的特色栏目,才能抓住变革的机遇,不辱学报的历史使命,为高校“双一流”建设作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双一流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双一流”后,高校改革何处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