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大学生实习平台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2020-09-09李世辉李香花

大学教育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李世辉 李香花

摘要: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为提升大学生实习效率和质量,针对我国现行大学生实习教育存在的“管理体制与市场接轨不畅、政府职能缺位、实习监管缺失以及各参与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并缺乏协同与联动”等问题,有必要借鉴国外大学生实习模式中政府深度参与、第三方主导实施、校企协同、灵活实习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构建由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和第三方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实习平台,并以该平台为依托,以政府资助与组织体系为支撑,以政策制度为保障,以考评激励为动力,建立起政府主导与资助、第三方建设运营与维护、参与各方协同发展的大学生实习平台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实习教育面临的困境,实现“互联网+产教融合”背景下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大学生实习;实习平台;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20)04-0070-0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成为高校加强大学生实习教育、提升人才培育质量的新思路。大学生实习是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的必要环节,是作为大学生适应就业的重要预期社会化阶段,也是促进大学生从“学生”到“雇员”角色转换的重要桥梁[1]。经过实践探索,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高校、企业、学生和政府四方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实习模式[2]。但由于受教育体制和传统实习机制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实习工作仍处于“零打碎敲”状态,企业与高校之间仅保持着有限的“单线对接”,各参与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及时、激励不到位等问题突出。大学生实习机制运行不畅导致了大学生实习一岗难求,企业招才纳贤难,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频发,产教融合严重受阻。因此,借鉴国外大学生实习管理的成功经验,探索构建由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和第三方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大学生实习平台,对于促进产教融合、提升我国大学生实习质量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实习作为提升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至关重要环节,也是实施产教融合、培养实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与高校扩招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实习教育及管理运行机制面临一系列问题。

(一)高校实习机制与社会实践接轨不畅

当前高校实习教育培养中的相关规范与培养方案等大多基于传统教育体制与传统技术水平背景而制定,高校实习机制本质上还是沿袭了传统的模式,在当前技术环境下表现出诸多不足。如:高校与社会脱节,教育知识体系更新滞后于社会实践,实习培养内容上仍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探索,使得学生在实习环节感觉所学非所用;高校实习经费投入不足,实习过程缺乏指导老师的全程跟踪指导与监督,实习环节流于形式;高校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学生的实习成绩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实际能力水平与实习效果;高校为响应国家号召建立了一批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实习基地,但由于很多实习基地是基于高校的行业背景或校友资源支持而建立的,近半数以上的实习基地只是挂牌基地,未能真正接收高校实习大学生。

(二)政府在大学生实习教育中的职能缺位

政府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理应在高校大学生实习教育管理中行使协调监督职能,但当前大学生实习机制中政府职能缺位明显,具体表现为:与大学生实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实习参与主体缺乏规制,造成社会对大学生实习工作重视不够,大学生实习过程中侵权事件屡屡发生;政府没有利用行政手段对企业赋予社会责任压力与相应的激励机制,企业因为要承担实习生高额的培养成本而缺乏接收实习生的动力;政府对高校扩招后的培养能力与实习师资是否配套缺乏关注,甚至认为大学生实习工作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事。

(三)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受挫

首先,企业接受实习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培养和储备人才,但由于大学生实习时间短,实习岗位人员流动性大,企业考虑到实习生实践能力有限,只能将实习生安排在相对不重要或者辅助性的岗位上,这使得实习大学生认为企业对自己重视不够、甚至认为自己在企业没有发展前途,实习一结束便另觅高枝了。其次,由于我国产教融合的政策与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企业缺乏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外在驱动力和压力。在企业看来,由于实习生给企业带来的边际收益太低,企业参与大学生实习培养工作更多地是一种公益性行为,加之由于缺乏对大学生实习后的就业选择的约束机制,因此,接收实习生的企业时常出现“选人用人难,留人更难”的窘况,导致企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大大受挫,产教融合客观上实施困难。

(四)大学生对实习存在认知误区

当代大学生属于跨世纪的新一代,成长条件优越且智商高,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功利性较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实习过程中,由于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欠完善,缺乏全局系统的思维能力,不少大学生心浮气躁,在实习过程中自认为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强,或者认为实习工作内容过于简单单调,因此工作态度涣散,眼高手低,收获甚微[3]。加之实习人数众多、实习岗位分散、实习工作一岗难求和学校对实习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部分大学生还存在假实习或实习只是“走过场”的现象,实习有名无实,使产教融合开展受阻。

(五)社会第三方参与大学生实习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

2000年以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专业实习教学管理主要依赖教育体制内的计划管理模式。高校每年将大学生实习计划报送所属的部委(或行业主管部门),由部委统筹将高校大学生实习任务分配给所管辖的大中型企业及金融机构的教育培训部门,同时将接收大学生实习任务的企业反馈给高校,高校与接收大学生实习任务的企业对接来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专业实习。企业和高校之间人才培养依赖于行政体制内的计划管理,企业教育培训部门承担了接收大学生专业实习的工作任务,相应地配备了大学生专业实习的必要资源,包括集中解决大学生实习的住宿、餐饮和实习岗位基本物质条件及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等资源[4]。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企业市场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大学生专业实习的计划管理模式逐步被高校和企业双向自主选择的市场化模式所取代。高校和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方面做过许多有益尝试,但由于大学生实习管理机制中缺乏社会第三方參与,高校与企业在实施产教融合、推进人才培养方面市场化程度很低,影响了大学生专业实习资源的整合效率和大学生实习教育培养效果。

二、国外大学生实习管理模式及经验借鉴

部分发达国家在大学生实习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大学生实习管理模式基本趋于成熟,高校与企业、行业就大学生实习教育培养形成了有效对接,值得我国借鉴。

(一)国外主要的大学生实习模式

1.加拿大“带薪实习课程/项目”模式

加拿大“带薪实习课程/项目”(CO-OP项目)模式起源于滑铁卢大学。滑铁卢大学是由一批富有远见卓识的商人和企业家发起创立的。这些商人和企业家从原苏联先进的航天科技中寻找强国富民的灵感,以特定项目为先导,建立利用科技知识培训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紧密结合项目实际需求定制式培养人才,取得了很好的人才市场效应与社会效果。后来,这种模式成为高校和企业提升自身品牌与声誉的有效方式。

2. 英国“国家实习计划”模式

英国大学生实习模式如图2所示。该计划由英国创新、大学与技能部(DIUS)提议,并由商业、创新与技能部(DBIS))负责起草,在全国推广实施,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该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与企业建立实习关系,到企业进行有偿实习兼职,薪水不受最低薪资标准限制;大学生毕业后仍享有三个月带薪实习的机会,政府对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偿与政策支持,并委托专业的咨询公司(Oakleigh Consulting Limited)对该计划进行第三方调查,以考察实习效果[5]。

3. 德国的“双元制”实习模式

所谓“双元”,是指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校注重于学生理论知识与素养的培养[6](如图3所示)。学校的整个培养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围绕学生主体进行职业规划,紧密结合社会所需开展职业群教育,专业设置也带有宽泛的职业适应性,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政府委托各行业协会负责对实习效果进行考核,并由各行业协会组织搭建第三方平台或实习网站,这些网站为企业、学校、学生创造一个交流服务的平台。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可以通过实习网站找到实习岗位。

4.美国多元化实习模式

美国大学生实习模式是多元化的(如图4所示)。一方面,政府可以直接为高校提供一些实习岗位,并为高校实习工作提供一定经费支持;另一方面,政府为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会给企业适当的优惠政策与实习薪资补助。企业为节约人力成本也乐意接受实习生,因此很多知名企业官网的主页上都有实习生招聘相关信息。有些企业为扩大招聘覆盖面,偶尔也找营利性中介组织帮助进行实习招聘宣传。高校方面可以通过非营利性中介组织NACE发布与获取实习信息,有些知名度高的高校还成立了独立的实习工作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实习资源的调配与实习工作的管理,如麻省理工学院就成立了全球教育与职业发展部门(GE&CD),专门负责校友资源的收集与实习资源管理[7]。因此,美国大学生获取实习信息的途径较广。

(二)国外大学生实习模式经验借鉴

上述发达国家大学生实习模式为我国大学生实习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第一,在大学生实习教育管理与运行机制中,政府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以税收优惠与政策性补贴,同时,也为参与实习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权益保障。如英美等国对雇佣实习生的单位实行“特别许可证”制度,并对实习生的工作时间与薪酬要求做了具体规定;德国《劳动法典》对实习生的身份与权益进行了界定。另一方面,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行使或委托行使监督职能,如英国政府2009年开始委托DBIS起草并推行国家实习计划,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国外独立于高校与企业的第三方中介组织在大学生实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加拿大成立专门的第三方实习指导机构——加拿大合作教育协会(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 简称CAFCE),下设教育与职业服务中心(又称为实习指导委员会),还专门设有带薪实习课程/项目研究中心和顾问机构。CAFCE专门负责制定带薪实习课程/项目的国家标准与考评依据,实习指导委员会负责为大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并为实习大学生提供指导,同时负责对实习过程进行监督与考评[7];德国模式中各行业协会担当实习工作的考核官角色,各行业协会下分管的信息平台可以进行实习信息的发布与收集;英国模式中政府委托专门的咨询公司对实习计划进行第三方调查,以考察大学生实习效果。

第三,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国外大学生实习工作得以高效开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大学生实习保驾护航。如美联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详尽的法案,包括公平劳动法案、最低工资法案等,美国劳工部还就实习生身份认定与权益保护范围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美国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避免了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其次,政府的财政支撑体系为大学生实习提供经费支持。如美、英、德等国的实习模式中,政府直接给企业一定的经费补贴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在政府持续支持与鼓励下,校企建立起长期的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除此之外,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实习具体情况建立一系列内部保障体系,如英美各高校为大学生实习制定了实习环节、目标、任务及实习时间安排等一系列制度或细则,并建立了实习考核要求与标准等,使整个实习工作开展有据可依。

上述各国政府在大学生实习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当推手,或提供经费支持,或进行外围监管,独立的第三方网络或实体平台使得大学生实习信息公开透明,解决了实习供需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将高校、企业和学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良好的协同运行机制是实习平台的润滑剂,保障了全社会大学生实习协同大系统的高效运转。

三、我国大学生实习平台的构建

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对大学生实习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一,实习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也不尽相同。我国大学生实习平台建设跟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較大差距,不能照搬国外的大学生实习模式,而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实习第三方网络平台。

(一)我国大学生实习平台构建的思路及原则

我国大学生实习平台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以资源整合为主线,以信息共享为核心,通过政府统筹规划,第三方参与设计、建设与维护,建立功能完备、职责明确、协同运行的大学生实习网络平台。平台建设机构必须是经政府授权的专业第三方,平台参与方必须是通过建设方的资质审查与信息认证的注册用户。平台构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1.实用性原则。第三方网络平台构建应秉承用户需求为核心的理念,致力于实现学生与企业之间需求信息有效衔接,使学生能在平台中找到对应实习岗位,企业能通过平台选拔所需人才,高校通过平台可以掌握社会上人才需求动态,政府能通过平台了解企业与高校在履行社会职责方面的情况,进而制定合理的政策,保证资源的合理共享与分配。

2.时效性原则。为提高大学生实习平台上相关信息的时效性,第三方网络平台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不同的注册流程设计,并依据用户在平台的登录时点、频次等情况进行信息更新与信息匹配。如企业将实习信息发布到平台上,平台会根据企业定制的标准,按学生注册流程中其性别、专业、意向岗位、区域偏好等因素进行第一轮实习岗位匹配和筛选,再交由企业筛选,可以缩小企业选聘的范围,提高企业实习生选聘的效率。

3.可行性原则。5G技术赋能全行业,中国成为最大的5G市场。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化信息交流已无硬件障碍,大学生实习平台在设计上应基于当前5G技术与网络条件,以便实现技术兼容、功能完备、操作简易等开放式信息平台的特征。为扩大该平台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大学生实习平台设定为一个开放性、非营利性的信息服务平台,学生、企业、高校等不同群体的用户,在进行实名注册审核之后都可以充分利用平台上的资源,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

4.安全性原则。为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和提高平台运营效率,平台采用实名注册制,用户必须根据提示完善基本信息后才能进入该平台。为确保注册用户信息的真实可靠,防止不法分子混入平台从事非法活动,系统对所有注册用户(包括高校、企业、学生和政府机构)都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与身份审核。同时,为防止平台用户信息被盗用,系统将对保存用户基本信息的基础数据库采用多层防护技术,根据用户需求可以选择动态密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手段加以保护。

(二)我国大学生实习平台的总体架构

在互联网背景下,根据上述设计原则构建第三方大学生实习服务平台,有利于参与主体信息互通,促进“产教结合、校企一体”模式的健康发展,提升大学生能力[8]。政府、企业、高校、大学生和第三方机构“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实习平台总体架构如图5所示。

平台最底层为数据层,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库、数据分析处理中心与数据交换平台。基础数据库包括所有注册用户的基本信息、后续各用户的新增数据与更新的信息;根据数据类型分为基本信息子库、需求信息子库与评价信息子库等子数据库。数据分析处理中心主要用户通过应用层指令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交换平台依据用户的权限与功能指令从基础数据库获取数据,并将数据传导到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心,再将分析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

平台中间层为应用层,主要包括信息检索、实习指导监督、实习效果评价及政府监管与激励四个功能子模块。信息检索模块核心功能是实现实习岗位供需方对接,同时也为高校、企业、学生和政府提供信息共享,增进了解;实习指导监督模块主要对实习过程进行指导与监督,预防和化解实习过程中的违法侵权行为;实习效果评价模块主要是平台用户进行自评与相互监督、考评,通过评价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参与实习主体的权责履行情况,同时为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考评、高校对实习生实习效果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政府监管与激励模块主要依据前面模块运行情况和评价结果,对参与主体实施相应的奖惩,对奖惩结果进行公示,并发布最新的大学生实习相关政策,使信息公开透明。不同用户通过访问对应功能模块,完成信息检索与内容补充。

平台最上层为用户层,各用户通过用户注册入口填写并提交相关信息,经大学生实习平台运营管理方审核通过后,成为平台的注册用户。平台运营管理方依據用户提交的资料确定用户注册类型并授予相应的权限。注册用户登录后根据自己的权限访问、检索、更新相应的信息,并对与自身相关联的参与主体进行相应的评价,还可以自愿参与平台服务相关问卷调查,为平台运营管理方提供管理运营建议等。

四、我国大学生实习平台的运行机制

为实现平台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共享,促进各参与主体的有效联动,提高平台运行效率,平台建设中各参与主体必须协调一致,建立平台的良性运行机制。我国大学生实习平台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政府主导的组织保障机制、第三方承建的协同整合机制、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五体联动的长效保障机制(如图6所示)。

(一)政府主导的组织保障机制

大学生实习平台本身具有公益性与专用性,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科学规划,并依靠政策引导、政府资助,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平台规划建设与高效运行。一方面,政府应组织第三方机构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高校、学生参与到平台建设中来,提升平台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另一方面,为满足平台不同用户的需求,平台的各参与方需要在政府的协调下明确各自的权责与职能,使平台的建设、运营有坚强的组织保障。平台运行的组织保障机制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9]。宏观上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平台建设方与参与方负责人共同组成“平台建设与运营委员会”。该委员会作为平台建设与运营的协调指挥机构,对平台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确定平台发展目标,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制度等,通过决策层的沟通与互动,为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微观层面,围绕平台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平台参与各方实际需求与发展,在该委员会的指挥协调下,由各级政府、高校、企业和中介组织共同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平台运营咨询并对参与方实施考核。

(二)第三方承建的协同整合机制

由第三方承建的独立的网络信息平台是实现信息交流对接的媒介。平台用户在平台上发布的实习需求与岗位供应信息,都会分类、序时记录存贮于基础数据库,由第三方通过数据交互系统实时对信息进行维护与更新,从而实现大学生实习供需方精准对接。同时,政府通过访问平台基础数据库可以查看到各参与方实习供求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了解当前企业需求和大学生供给之间的不平衡状况,据以给高校专业调整与设置提供参考,从而实现高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大学生实习平台上还搭建了相应的实习培训与实习经验交流区,让参与实习的大学生在实习前进行对应实习岗位的实习准备,实习完成后提交实习心得并进行经验交流;高校根据企业实习培训内容和实习要求,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促进高校教学内容与岗位执业能力相匹配,使高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更加贴近企业需求,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反馈机制

大学生培养质量需要通过企业实习实践来检验与提升,企业提供的实习环境与条件需要学生体验与反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能力与表现需要企业反馈给学校和第三方中介,作为对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因此,大学生实习平台专门设有实习评价与监督功能,包括对实习评价和过程跟踪两个部分。其中,实习评价又包括自评、他评。平台针对企业和大学生两个不同用户群体所关注的事项设计了两种不同的调查问卷,进入企业实习的大学生可以对企业的实习环境、实习安排、实习内容等进行评价,同时企业也可以对实习生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第三方通过平台分析处理系统将评价结果分别反馈给企业与高校。同时,企业需要对接收实习生进行社会责任披露,这是企业进行实习补贴申请和享受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的考核内容之一。大学生在实习平台上动态更新实习进度,有利于实习指导老师实时跟踪大学生实习动态,及时给出各阶段的实习指导意见,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和效率;企业通过平台发布实习生需求信息,吸引优秀学生来企业实习,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又为企业自身储备与选拔所需人才,并实现了学生就业和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多方共同参与的大学生实习平台,可以实现以岗位需求为指导、校企协同培养为目标的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未来企业人才需求特征,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才需求相适应,更好地服务于各行业发展需要。

(四)五体联动的长效保障机制

在大学生实习平台建设运营过程中,参与各方必须依靠健全的制度体系、可持续的财政支持体系和公平公开的考评激励体系,确保平台高效运行。

健全的制度体系设计是保障平台可持续运行的基础。立法司法的滞后性一直是影响我国大学实习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10]。在统一的大学生实习平台搭建起来之后,政府一方面应尽快出台针对平台运营的相关法规制度,规范平台的运营;另一方面要完善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相关法律体系,明确实习生的身份地位与责权范围,保障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高校应出台大学生实习管理规范与行为准则,企业应尽快制定大学生实习守则及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大学生的实习行為,加强大学生实习的过程管理。

可持续的财政支持体系不仅是平台建设与运行维护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政府投入经费支持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重要渠道。我国大学生数量庞大,大学生实习成本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和家庭合理分担。大学生实习平台的建设及运营初期,特别需要政府给予财政支持。财政支持体系包括平台建设经费支持以及为接收实习生的企业提供的培养成本补贴(补贴的方式可以是税收优惠或者政策性补贴等)。实习平台运营成熟后,可以适当挖掘平台的经营性,变公益性平台为准经营性平台,由第三方牵头利用校企融合的人才优势,对接一些咨询课题、成果转化业务,政府给予平台相应的政策优惠与激励。除此之外,当大学生实习平台知名度提升以后,可以适当设置企业准入门槛,对参与主体实行会员注册制,向不同的主体适当收取相应的注册费用,以维护平台可持续发展。

公平公开的考评激励体系。考评激励体系包括考核主体、考核标准与依据以及对参与主体的激励机制。参与主体众多的情况下,其考核包括自评与互评。企业自评主要是指企业年度情况总结,包括实习生培养情况、政策制度执行情况以及补贴经费使用情况等;大学生实习自评主要包括实习岗位情况、实习收获、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及实习表现等。互评主要是企业与实习生、企业与高校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不同评价主体与对象在评价内容上有别,所有评价信息存储于基础数据库对应子库中,第三方通过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定期将评价信息进行反馈。政府依据评价结果给优秀的参与主体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对不合格的平台参与主体,第三方可收回其部分权限甚至可以限制其使用平台信息资源。

大学生实习平台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的完善,为解决大学生实习资源共享提供了有效途径,为政府、社会评价企业履行大学生实习培养的社会责任提供了信息基础,为高校评价大学生实习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我国高校和企业合作办学、促进产教融合提供了实现路径,对于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实现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兴华.四川省中职学校产教联盟信息化平台构建探索[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7(04):73-76.

[2] 李世辉,龙思远.“五体联动”视角下的大学生实习机制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7(05):102-111.

[3] 蔡红建.大学生实习切勿眼高手低[J].人民论坛,2018(24):113-115.

[4] 余小红.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J].现代教育科学,2008(01):124-128.

[5] 徐国正,张坤,曹璐.中英高校大学生实习制度的比较与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7(06):106-110.

[6] Lunn,D.Paul.AAVMC Internship Program Guidelines 2018[J].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al Education,2019(46):139-144.

[7] 史万兵,曹方.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能力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6):150-154.

[8] 唐未兵,溫辉,彭建平.“产教融合”理念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08) :14-16.

[9] 孙庆,王宏起.地方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03):16-19.

[10] 徐银香,张兄武.“责任共担”视野下实习生权益保障问题的调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6):111-115.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nship Platform in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Program"

LI Shi-hui  LI Xiang-hu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he curr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rket are not well-connected, government functions are absent, internship supervision is lacking, information among subjects is incomplete, and lack of coordination and linkag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from the government's in-depth reference in the foreign internship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ship. With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leading implementation with the third party,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for flexible practice, the "five in one" internship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for college students jointly shared by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universities, students and the third party. This platform is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funding and organization system, guaranteed by the policy system, and driven by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s.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 internship platform is guided and supported by the third party, which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edicament faced by the current undergraduate internship education, and achieves the goal of training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context of " internet plus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Key words: talent training mod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college students internship; internship platform; operation mechanism

(责任编辑  李震声)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