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疗效研究*
2020-09-09马艳艳贺媛媛惠权斌
高 英,马艳艳,郭 红,贺媛媛,惠权斌,王 情△
1.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宝鸡 721000);2.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西安 71003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一般呈现病情复杂、变化快且易恶化的状态,在妊娠期妇女中发病率约为10%,该病可造成孕妇脏器损伤,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和孕妇生存质量,甚至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1-3]。由于孕妇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因此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治疗更需要关注控制血压和母婴安全。该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休息、镇静、利尿、降压以及预防抽搐发生,同时密切对母婴情况进行监测,避免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必要时可终止妊娠[4-5]。目前对于妊娠性高血压疾病多采用拉贝洛尔、酚妥拉明、硫酸镁、尼莫地平、硝苯地平、硝普钠以及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6]。其中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均是临床常用药,且效果肯定。麦扬青等[7]通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发现其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改善妊娠结局,效果肯定。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轻度子痫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栓前状态,疗效亦较好[8]。但目前关于尼莫地平联用阿司匹林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的相关研究仍较少。本研究对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给予尼莫地平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以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8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妇产科学》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9];②年龄在20~40岁之间;③单胎妊娠;④首次服用抗凝药物;⑤临床资料完整,能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标准:①有高血压、糖尿病或伴有妊娠期并发症或合并症或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影响研究结果;②凝血功能异常;③对本研究的药物过敏;④伴有感染或者肿瘤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45例)和对照组(n=44例)。两组在体重指数(BMI)、产妇类别、孕周、年龄和疾病情况等基线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镇静、利尿和解痉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国药准字 J20171021)治疗,睡前口服,100 mg/次,1次/d;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服用方法和剂量同对照组,以1.0 mg/h滴速给予12 mg尼莫地平注射液(国药准字 J20171021)+0.9% 氯化钠溶液5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3周。两组在治疗期间均定期检查血压、心率以及凝血功能。
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内皮素-1(ET-1)、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24 h尿蛋白定量(24h Upro):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清,ET-1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集两组治疗前1 d和治疗后1 d尿液,24 h Upro采用全自动分析生化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型号AU5821]进行检测;PT和FIB和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法国斯塔高股份有限公司,型号STA R Max)进行检测。②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收缩压(SBP)、心率(HR)和舒张压(DBP),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量两组HR,SBP和DBP,测量三次,取平均值。③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级别,其中SBP在120~130 mmHg,DBP在70~80 mmHg,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4 h Upro<100 mg为治愈;SBP在130~140 mmHg,DBP在80~90 mmHg,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4 h Upro显著降低但呈阳性为显效;SBP在140~150 mmHg,DBP在90~100 mmHg,临床症状改善,24 h Upro降低但呈阳性为有效;SBP>140 mmHg,DBP>90 mmHg,临床未症状改善,24 h Upro呈阳性及以上为无效[1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结 果
1 两组治疗前后ET-1、PT、FIB和24 h Upro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ET-1、PT、FIB和24 h Upro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FIB和24 h Upr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ET-1、PT、FIB和24 h Upro水平对比
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SBP、DBP和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和HR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对比
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例(%)]
讨 论
迄今为止,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和病理尚无定论,但多数研究者认为,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血流动力学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过程相关[10-12]。研究显示,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内皮损伤、纤溶系统失衡以及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等都可以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13],也是用于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疗效的临床指标。近年来,阿司匹林因其可有效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妊娠结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血小板活化酶活性和降低前列环素水平,从而改善全身小动脉痉挛和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尼莫地平可通过拮抗机体内Ca2+发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以及缓解全身小动脉痉挛的治疗作用,而且研究显示,尼莫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安全性高,降压平稳[14]。因此本研究采用尼莫地平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并观察对患者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ET-1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ET-1和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说明尼莫地平联合阿司匹林可减少患者ET-1分泌,保护患者血管内皮,同时可以改善PT和FIB水平,降低了血小板聚集程度,抑制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抑制血管内皮损伤[15-16],反映了抗凝治疗的有效性。两组SBP、DBP和HR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用药尼莫地平可以达到增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血流循环量以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此外,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2.73%,两组24 h Upro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尼莫地平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改善患者蛋白尿,效果可靠。综上所述,尼莫地平联合阿司匹林可降低ET-1、PT和24 h Upro,改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提高FIB水平,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