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 踩下胃癌前的“最后刹车”
2020-09-08顾庆华
【专家简介】顾庆华 南通市中医院脾胃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苏省名中医,南通市百名中医药传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江苏省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及江苏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入选江苏省“333”及“六大人才高峰”人才。擅长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便秘、胰腺炎、消化道肿瘤及疑难杂症等疾病,在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及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有较深入研究。
门诊时间:每周一、二、三全天门诊。
癌症自从被发现以来,一直都是人类医学上挥之不去的阴影,目前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目前尚有确诊癌症患者700万余名,每年新增癌症确诊患者约380万名,每天就有近9000人被确诊为癌症。在2016年国家癌症中心发表在肿瘤学最权威杂志《临床肿瘤杂志》(CA Cancer J Clin)上关于2015年我国癌症数据的报告显示,我国2015年胃癌发病率排在第二位,但较2013年有明显增高,为67.9/万;死亡率上升到第二位,为49.8/万。男女比例约为2∶1。2018年,全世界42.6%新发胃癌病例和45%死亡比例发生在中国。因此,早期发现癌症或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将癌症扼杀在摇篮之中就显得格外地重要。
传统医学中并无与胃癌癌前病变相对应的病名及概念,但由于胃癌癌前病变大多是由慢性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发展而来,故我们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畴。1989年10月在江西召开的第五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上,参会专家经充分讨论,通过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归属于“胃痞”的诊断意见。此后多数专家仍将其归“胃痞”范畴来研究,也有些学者将“胃痞恶化”作为胃癌前病变的对应称谓。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的固有腺体数量的减少或消失,作为其病理特点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消化不良、上腹痛、饱胀、食管反流病和消化道动力障碍等。胃癌癌前病变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等非癌性胃部疾病,向胃癌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是指具有恶性转化可能性的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其病理学特征,除胃黏膜萎缩、固有腺体减少外,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幽门腺化生、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等。
本病病因病机较复杂,各医家对其看法各有不同,但经过不断完善和补充,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2009年在深圳召开的第21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会议上将其病因病机总结如下:本病发生多与饮食不节、感受外邪、情志失和、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相关,上述因素可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中焦气机不利,从而产生血瘀、痰凝、气滞、食积、湿热等诸多病理产物,诸郁阻胃,致中州失养,胃络受损而发本病。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临床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胃气虚和胃阴虚为本,血瘀、气滞、痰凝、湿热等为标。
● 胃癌之祸从何而来
胃癌是怎么发生的
胃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胃黏膜在癌变之前多经历一个多步骤、渐进的过程,目前公认的病变的模式为1988年Correa所提出的:
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大肠型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荷兰的一项大规模队列调查研究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轻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癌变的发生率分别为0.10%、0.25%、0.60%、6.00%,且患者的预后与癌前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影响胃健康的常见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 我国属幽门螺杆菌高感染国家,估计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在40%~70%。人是目前唯一被认为的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源。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部分病人中可发生胃黏膜萎缩与肠化生,即发展为慢性多灶性萎缩性胃炎。世界范围内的对比研究显示萎缩和肠化生发生率的地区差异大体与地区间胃癌发病率的差异相平行。这说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本身可能不足以导致慢性胃炎发展为萎缩和肠化生,但却增加了胃黏膜对环境因素损害的易感性。
饮食和环境因素:研究显示,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及胃癌有着密切的关系。
應激因素: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败血症及其他严重脏器病变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均可引起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严重者发生急性溃疡并大量出血。
其他因素:例如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可直接损伤胃黏膜的屏障功能,酗酒(乙醇具有亲酯性和脂溶性,高浓度乙醇可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常见的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某些抗肿瘤药、口服氯化钾或铁剂等)。
● 治病求本,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踩下“癌前刹车”
抓住病本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方面有良好的疗效,古代的医家通过对大量的相关病例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为我们后世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且疗效颇佳的治法和方剂,为我们现代的治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张仲景认为胃痞虽有寒热虚实的不同,但在临床上极易出现寒热错杂、气机痞塞之证,故治疗上采用清补兼施、辛开苦降法,并创立了半夏泻心汤,成为中医药治疗胃痞之鼻祖,为后世医家所推崇。
明辨病机,治疗更有效
临床研究发现,本病发生的总病机,是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致使脾胃不和;或因情志所伤,横逆犯胃,进一步导致脾胃升降功能的异常。脾不升清,胃不降浊,中焦气机壅滞,津液输布失常,水液停聚中焦;或因个人体质及饮食习惯的不同而异,或可化热化寒。化热则灼伤胃阴,化寒则胃失温养,阴液凝滞不行,均导致胃体的失养。而且,气滞日久可致血瘀,湿瘀共阻于胃络,胃失濡养,血瘀日久又可化生瘀毒,进一步加快了胃腺体的萎缩,最终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形成。所以其发病多始于实证,后由实而转虚,兼见虚实夹杂之证,故在治疗时当明辨病机,辨证施治方可建功。
根据当代疾病的发展趋势,大致将胃癌前病变分为:
1.肝胃不和型,代表症状 胃脘痞满闷塞,脘腹不舒,胸膈胀满,心烦易怒,喜太息,恶心嗳气,大便不爽,常因情志因素而加重,苔薄白,脉弦,方选香苏饮加减;
2.湿热中阻型,代表症状 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黏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
3.脾虚气滞型,代表症状 胃脘痞闷,胀满时减,喜温喜按,食少不饥,身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或虚大无力,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4.胃阴不足型,代表症状 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思饮,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方选麦门冬汤加减。
祖国医学对人体的认识论、方法论,区别于现代医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研究人体的功能反应状态。它能够比较全面而可靠地了解疾病状态,通过状态调治以消除异常病理状态,恢复正常健康状态。中医辨证以八纲辨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为基础,因人立法,依法立方,结合用药,不拘泥于一法一方,且根据患者的症状,随证加减,从整体到微观,以调带补,预后良好。比如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现已经被现代医学证实,原来认为只存在于脑内的肽类物质被发现在胃肠道中呈双重分布,如与睡眠密切相关的5-羟色胺、胆囊收缩素、血管活性肠肽等。另外,参与调节人体生物节律、睡眠—觉醒周期的松果体素也呈脑肠的双重分布。这些物质同时对胃肠道运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膏方养生亦当注重阴阳和精、气、神三宝辨证纠偏,因人施养,辨证论治,一人一方,以调带补,以平为期,和谐为要。用胶,用糖适量为宜。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既病防变的理论思想,是祖国医药的精髓所在。
本病的预后的调养也同样重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点是病情缠绵,且常反复发作。本病初愈,各脏腑之间功能尚未恢复,邪气未尽,正气仍虚,此阶段应采取适当的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同时做好自身防护,使其脏腑阴阳达到平和协调状态,以防止疾病复发或感他邪。
● 已病防变,检测随访不可偏废
萎缩性胃炎是严重的胃癌前疾病,定期随访监测可以显著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早期发现并对其进行有效質量,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有数据调查显示,早期胃癌其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其5年生存率仅为20%。
具体安排如下:
1.不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可1~2年行胃镜和病理随访一次。
2.有中重度萎缩或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每1年随访一次。
3.伴轻度异型增生并排除取于癌旁或局部病灶者,根据镜下情况并结合临床情况,应半年随访一次。
总之,本病的致病因素种类繁多且错综复杂,病情又常常变化,加之个人禀赋不同,病情程度不同,临证表现亦各有差异,临床当须谨守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临床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胃气虚和胃阴虚为本,血瘀、气滞、痰凝、湿热等为标。辨证施治,结合用药方可万全。
(编辑 周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