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BL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08
133000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吉林延吉
手术室医疗器械及设备较多,与病房环境不同,对无菌和查对要求严格[1],同时对带教实习护士学生的工作也有更高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现实世界的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2-3]。近年来,我们将PBL 教学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3月选取手术室护理带教护士实习生60 名,随机分为两组,各30 名。观察组男2 名,女28 名,年龄18~22 岁,平均(19.1±0.4)岁。对照组男3 名,女27 名,年龄18~23 岁,平均(19.2±0.4)岁。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法,由手术室副护士长负责总带教,带领护士实习生熟悉手术室环境、核心制度和工作流程,然后分组,由不同的护理业务骨干带教,带教内容由各护理骨干安排,属于填鸭式或灌输式带教。②观察组采用PBL 教学法,即严格熟悉实习大纲要求,由护士长作为总带教,讲解实习重点,护士实习生自行复习理论知识,在熟悉手术室环境、核心制度等基础上分组,由2 位资深的主任或副主任护师专门负责带教,安排实习生对手术过程进行观摩,以“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实践演练-解决问题-讨论分析-总结点评”的模式进行指导[4],让每位护士实习生均能观摩手术情况。每次观摩之后,让护士实习生总结观摩体会,再由带教老师点评,指出注意事项,并对护士实习生进行严格考核。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护士实习生各项成绩及表现能力评分情况。各项成绩考核内容分为理论成绩40 分,技术操作成绩40 分,授课参与成绩20 分,共100分。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护士实习生各项成绩比较:观察组护士实习生在授课参与成绩、技术操作成绩和理论成绩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护士实习生表现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护士实习生在寻求真相、求知欲、分析能力和自信心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PBL 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其精髓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该方法的基础是问题,采用启发式教育,以教师为导向,在临床教学中以病例为先导实施该方法,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主体是学生。PBL 是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教师先讲解教材,在学生对一定知识掌握的前提下,进行案例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护士实习生对手术室工作颇有新鲜感,充分调动了护士实习生的求知欲和寻求真相的积极性,护士实习生能够自己学习,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形式查找资料[5],而且有的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见解,护士实习生的分析能力、认知程度得到较大提升。PBL 与传统教学不同,其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是以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更为主要。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和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设计真实性任务,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紧密结合,使学习者能投入到问题中,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实习生在理论成绩、技术操作成绩和授课参与成绩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实习生寻求真相、求知欲、分析能力和自信心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PBL 教学法明显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带教效果,激发护士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值得临床推广。
表1 两组护士实习生各项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士实习生各项成绩比较(±s,分)
组别 n 理论成绩 技术操作成绩 授课参与成绩 总成绩对照组 30 30.2±2.1 30.4±2.4 12.2±0.8 75.2±2.2观察组 30 36.9±2.1 37.1±2.2 17.9±1.1 95.9±1.8
表2 两组护士实习生表现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士实习生表现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寻求真相 求知欲 分析能力 认知程度 自信心 总评分对照组 30 12.1±1.1 12.2±1.1 12.3±1.4 13.1±1.0 13.2±1.2 81.3±1.4观察组 30 18.1±1.1 17.9±1.6 18.3±1.2 18.2±1.2 18.4±0.9 9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