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声门下吸引护理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0-09-08徐莉
徐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17)
医院重症监护室由于患者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等原因,经常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来辅助呼吸,过程中气体经患者人工气道直接进入肺部,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生率高,造成吸入性肺炎发生[1]。临床研究发现,吸入性肺炎致病菌多有上呼吸道、消化道致病菌微生物。持续声门下吸引作为一种新型的气管插管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中,效果十分理想。本文旨在讨论持续声门下吸引及护理措施对吸入性肺炎发生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8 例。采用随机单盲的研究法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34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0 例,女性14例,年龄38 ~85 岁,平均年龄(65.38±4.4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 例,女性13 例,年龄37 ~86 岁,平均年龄(65.29±4.60)岁。纳入标准:(1)均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超过48h者;(2)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气管插管前呼吸道或肺部已有感染伴呼吸衰竭者;(2)APACHE Ⅱ评分>20 分者。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分组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吸引及护理,观察组予持续声门下吸引及护理:(1)指导体位:抬高患者床头与床体保持在30°左右,促使管道内的滞留物聚集到引流管路的开口处,避免发生误吸及胃内反流,预防吸入性肺炎出现。(2)保持吸引管路的通畅:护理人员注意观察,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严格记录好分泌物的流量、颜色及性状,并每日上报,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引流管发生阻塞,可采用变换体位或清除痰痂等方法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排出分泌物,避免出现移位、弯曲、脱出等不良现象。(3)保持人工气囊充盈度良好:人工气道的气囊充气后,压迫在气管壁上,以密闭固定,护理人员为预防口腔及胃内容物误吸发生,将听诊器放于患者气管处,并且一边向气囊内注气一边听气体漏气声,当没有漏气声发出后抽取0.5ml 气体,直至不漏声停止,减轻气囊对患者呼吸道的损害。(4)持续声门下吸引技术:将气管导管附加吸引管腔,连接一次性痰液收集器,另一端连接挂式负压吸引装置,用80mmHg ~100mmHg 恒定负压持续吸引,引流的分泌物进入收痰器中,每隔4h 测定1 次气囊压力。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1)肺内存在浸润阴影或存在新的炎性病变;(2)外周血白细胞超过10×109/L 或低于4×109/L;(3)出现脓性分泌物或分泌物较前增多[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6.4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64±2.37)d和(13.49±4.20)d,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4.73±3.79)d 和(21.39±4.27)d,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s,d)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34 6.64±2.37 13.49±4.20对照组 34 14.73±3.79 21.39±4.27 t-10.553 7.691 P-<0.001 <0.001
3. 讨论
吸入性肺炎是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通过分析其发病机制,认为声门下分泌物的下移是引起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因素,因此想要预防吸入性肺炎发生,就要及时有效清除声门下间隙的局部感染灶,避免误吸,减少返流。持续声门下吸引是一项新型技术,在其外侧声门下进行不间断吸引。传统气管插管后吸引不能完全清除消化道内的返流物,难以到达气囊上方,因此会在气管导管气囊上方形成“黏液湖”[3]。本次研究中通过常规吸引和持续声门下吸引技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持续声门下吸引技术能够清除滞留在气囊上的分泌物,通过抬高患者体位、保持吸引管路通畅等护理措施减少吸入性肺炎例数。
综上所述,持续声门下吸引护理措施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吸入性肺炎发生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