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9-08周建华吴祖亮胡锐明
周建华 吴祖亮 胡锐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骨三科 广东 佛山 528300)
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嘌呤出现代谢障碍,造成尿酸盐结晶体沉淀在关节内外组织中,导致的一种炎性反应病症[1]。不断发作衍变为痛风性关节炎,症状持续时间将增长,同时尿酸盐结晶经过不断积累导致关节活动出现障碍。在关节镜技术不断发展下,关节镜治疗形式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我院共纳入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 例。其中男性26 例,女性4 例,年龄区间26 ~63 岁,平均年龄(41.32±0.25)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进行膝关节镜的基础检查,记录尿酸盐沉积和滑膜病变反应。如果出现关节病变,则进行病理检查,如沉积物以及滑膜组织等。应用刨刀将炎性滑膜和滑膜上沉积的尿酸盐结晶清除,术中注意对软骨的保护。
对半月板、髁间窝和交叉韧带滑膜尿酸盐结晶进行清理,同时对退变组织进行修整。清理完成后,应用足量生理盐水对关节腔清洗,在髌骨外上方在镜下监视下,放置5 毫米硅胶引流管,在髌上囊作为入水管。前内侧入路放进5 毫米硅胶引流管,放在髁间窝。术后患肢体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处理。
术后所有患者进行伸直位制动处理,应用生理盐水3000 毫升加进肾上腺素1毫克冲洗关节腔,每日2次,持续冲洗5~7日,到引流液变成清亮后,无白色尿酸盐结晶物后,将入水管拔出,引流管接入负压引流袋,1 日后将其拔出进行功能训练。术后常规口服依托考昔120 毫克,每日1 次;别嘌呤醇0.1 克,每日3 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本次数据的校正。其中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作为表达,执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进行为期1 ~3 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 年。30 例患者手术切口均属于I 期愈合,膝关节疼痛感均在手术后缓解。有3 例患者因术后没有科学饮食,在术后10 ~16 月期间出现了膝关节肿痛反应,通过饮食控制,内科治疗7 日后改善。
术前和术后1 年各项指标分值对比中,术后的各项分值改善显著优于术前,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术前和术后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术前和术后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Lysholm 评分 VAS 评分 膝关节功能(°)伸直 屈曲术前 30 67.19±13.51 8.17±1.52 5.43±4.69 96.34±26.55术后 30 95.70±4.58 2.90±2.13 1.25±2.70 119.34±21.45 t - 10.9466 11.0309 4.2306 3.6908 P - 0.0000 0.0000 0.0001 0.0005
3. 讨论
痛风作为一种代谢性病症,主要临床特征为关节出现红、肿胀以及疼痛。痛风发生的主要机理是由于高尿酸血症出现分解后,产生尿酸盐结晶,这一物质依附于关节腔表面后,引发的一种炎性反应[2]。白细胞将结晶吞噬后,对趋化因子进行释放,从而吸附更多白细胞予以趋化运动,将吞噬结晶的白细胞进行脱颗粒处理,而后导致关节软骨发生损伤。且尿酸结晶还会对巨噬细胞进行刺激,导致组织损伤严重。根据不同临床反应,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分成无症状阶段、急性炎性阶段、间歇阶段、慢性关节炎阶段[3]。临床早期关节疼痛、肿胀和积液等反应会和化脓性关节炎等混合,因此往往耽误病情。
关节镜本身手术创伤性小,术野清楚,手术用时短,切口小和恢复显著。在关节镜技术不断发展中,大众开始对微创手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进行关注。部分研究专家认为,关节镜清理手术联合术后灌洗对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十分有效。同时手术对软骨表面和滑膜表面沉积的尿酸盐结晶进行清除,并且将炎性因子消除,达到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分析,术后Lysholm 评分(95.70±4.58)分、VAS(2.90±2.13)分、膝关节功能(1.25±2.70、119.34±21.45)°均得到改善。
早期滑膜结构上存在小颗粒尿酸盐晶体进行沉淀,在炎性发生阶段和间歇阶段,关节内部存在大量的白色结晶体沉淀与软骨表面和半月板,少数存在半月板损伤。晚期阶段会发现关节内部的结构出现较厚的结晶体沉积[4],同时存在局部的软骨以及骨损伤。对于早期患者可在手术中将结晶体沉积情况清除,但是对于晚期患者来说则要在后期修复半月板[5]。
通过本次研究总结,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良好,但是要注意在手术中关节软骨面扫刮操作的力度避免损伤软骨组织及术后的痛风石结晶清理,同时科学内科消炎治疗,才能达到最显著的术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