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背景下慈善信托人才队伍建设

2020-09-08

人才资源开发 2020年15期
关键词:信托公司备案信托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暴发后,慈善中国网站备案的专项慈善信托已高达108单,具有备案时间短、数量多、效率高,财产规模差别大,模式多元化,地区分布悬殊,存续期限长短不一等特点。慈善信托对人才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风险意识和风险规避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加大人才的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力度,加强与慈善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制定科学全面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

一、“新冠肺炎”抗疫专项慈善信托的特征

2016 年通常被认为是我国的慈善信托元年,随着《慈善法》和《慈善信托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慈善信托迈上了快速发展通道。截至2020年4月30日,在慈善中国备案的慈善信托为378单,总金额达到31.8亿元,平均每单信托的财产规模为918.8万元。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新冠肺炎”暴发以来,慈善中国网站备案慈善信托已高达108单,其中针对“新冠肺炎”的专项慈善信托为69单。

1.备案时间短、数量多、效率高。对比发现,2018 年慈善信托备案数量为84 单,2019 年为119单,2020 年前四个月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已经达到108 单,2020 全年慈善信托数量远超上年已成定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针对“新冠肺炎”的慈善信托在疫情发生后迅速设立。如2020年1 月30日,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备案“新华信托·华恩10号迪马股份医护关爱慈善信托”,其目的是“对包括但不限于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以及未来其他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关爱与援助”;2月14日,天津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备案“天信世嘉·信德众志成城抗击新型肺炎01期慈善信托”,主要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并救助由其造成的损害”。一些信托从筹备设立到备案获批仅用2个工作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慈善信托财产规模差别较大。目前已备案的69单专项慈善信托财产规模累计高达1.15亿元,平均每单为160 万元,小于全部慈善信托平均财产规模。不同慈善信托财产规模之间差别较大,如“陕国投·陕西慈善协会-迈科集团-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慈善信托”财产规模为3000万元;而“光信善·河南牧隆赤子之心慈善信托”财产规模仅为1.6 万元。总体上,财产规模在10 万元以下的慈善信托为12单,20万元以下的为36单,30 万元以下的为33 单。

3.慈善信托模式呈多元化。慈善信托模式差别主要体现在受托人的多元化方面。就此次备案的抗疫专项慈善信托来看,信托公司作为单一受托人占了67单,另有2 单为信托公司和慈善组织共同担任受托人。如“云南信托-云慈济善慈善信托”的受托人为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和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天信世嘉·信德众志成城抗击新型肺炎01 期慈善信托”的受托人为天津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市福老基金会。双受托人模式还不是目前慈善信托主流,但随着信托公司与慈善组织合作的深入,这种模式将越来越普及。

4.慈善信托地区分布差异较悬殊。本次“新冠肺炎”抗疫专项慈善信托在地区分布上也呈现差异,如从备案单数来看,甘肃备案高达36单,占全部备案数量的52%,财产规模达2837万元,占全部财产规模的26%;浙江备案数量为9单,财产规模为682万元;重庆和上海备案数量均为3单,财产规模为1800 万元和872.81万元;陕西尽管只备案2 单,但其财产规模高达3051.55万元;有一些省份和地区则尚未设立抗疫专项慈善信托。

5.慈善信托存续期限长短不一。有25单“新冠肺炎”抗疫专项慈善信托期限为无固定期限或永续,有1单慈善信托为20年期限,有2单为10年期限。其余均为短期信托,期限为3年、2年和1年的单数分别为12单、15 单和14单,其财产总额累计为7990.12万元,占全部财产总额的73%。也许是“新冠肺炎”疫情并不会长期存在,所以短期抗疫慈善信托单数较多;但即使疫情结束,无固定期限或长期限信托仍可根据“近似原则”适时调整使用目的和受益对象。

二、慈善信托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1.信托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并不乐观。第一,长期以来信托行业始终难以吸引到高端优秀人才。信托业虽被称为金融领域四大支柱,并被赋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信托业在发展演进中历经数次大起大落,始终未能形成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由于主业不够清晰,市场地位和声誉不高,直接影响了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第二,信托行业人才流失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分类监管、信托经理终身负责制等监管措施的渐次出台,尤其是“房住不炒”的政策调控下,信托行业所涉及的主要盈利业务不断收缩,导致部分优秀人才流失,个别信托公司三年流失率甚至超过50%。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信托业共有68家信托公司,从业人员仅约2万人,无论是公司数量还是员工数量,都远低于银行、保险、证券、基金4个行业。

2.慈善信托对人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第一,由于早期信托公司多依靠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牌照优势开展业务,经营管理上以粗放型为主,因此对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培养与维系重视不够,人才梯队和团队建设相对较弱。第二,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都有面向社会的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但信托业在此方面仍然缺失,等于缺少一项重要的能力和素质筛选手段。第三,抗疫专项慈善信托显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相关人员精通信托经营管理实务和相关法律法规,具备高超的投资理财能力,还需要熟知公益慈善领域的诸多专业知识,具备与民政部门、慈善组织、卫生机构沟通的良好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3.慈善信托对人才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规避能力要求较高。在以信托公司为单一受托人的慈善信托模式中,信托公司通常负责慈善资金的募集、投资管理与日常运营。与此相对,慈善组织作为项目执行人对慈善项目进行管理,确定慈善信托的资助对象、资助规模和资助时间等事宜。另外,慈善组织首要考虑的则是财产的安全性、慈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性,因此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会比较审慎;信托公司的经营通常以营利为目的,在投资理财项目的选择范围和风险尺度上则相对宽松很多。由于两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差异较大,恰当把握两者之间的度很重要。这就要求慈善信托人从慈善组织的角度换位思考,均衡考虑投资理财项目的风险性、盈利性及潜在的社会影响。

4.缺乏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信托实质上是一种投资活动,其终极目的是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实现收益最大化,因此对其进行绩效评估时常选取资金到位率、资产规模增长率、资产负债率、单位基金收益增长率、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增长率等“硬”指标;而慈善信托是以慈善为最终目的,因此评估时必然要涉及慈善项目服务人次、服务时间、受益人发送情况、受益人满意程度等“软”指标,从而增加了评估难度。另外,信托公司对于慈善信托业务收费标准普遍较低,导致慈善信托业务在短时间内很难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点,同信托公司其他赢利性业务不具可比性,这也为准确评估慈善信托的效果带来了难度。

三、加强慈善信托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1.加大人才的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力度。人才的储备、培养和开发是慈善信托持续与创新发展的制胜点所在。参照慈善信托在国外的发展与经验,信托公司应充分重视慈善信托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建设,增加培训投入,精心设计培训课程。除公司内部培训外,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信托业协会面向全行业组织的信托业全员培训,全方位提升信托职业素养。从外部引进既精通投资理财业务又熟悉慈善项目运作规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优秀人才,培养其成为慈善信托业务团队的核心骨干,引领团队发展方向,加快团队建设进程,进而带动慈善信托业务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加强与慈善组织的沟通与合作。现实中,信托公司和慈善组织之间存在种种误解,导致多年来公益信托发展缓慢。实际上,信托公司和慈善组织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团结互助共赢关系,两者的合作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1+1 >2”的效果。因此,信托公司应在慈善信托项目设立之前及之后保持同慈善组织的良好沟通与密切合作关系。如定期选拔优秀员工参加中国慈善联合会主办、郑州慈善总会协办的“中国慈善联合会人才培养基地”培训班,全面提升员工的慈善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定期与慈善组织合作,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培养相关人才。

3.制定科学全面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如前所述,慈善项目的绩效评估有软硬指标之分,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合理,在项目设立前充分考虑项目的使用目的及服务对象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项目和指标体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跟进,对不合理的指标进行及时反馈和修正,确保慈善信托既实现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又实现社会效用实施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信托公司备案信托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让备案审查制度全面“动起来”
备案审查制度的二元性分析
我省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本科专业名单
信托QDⅡ业务新征程
谁来化解债券违约危机与信托兑付危机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规范信托营销上海银监局重提信托代销面签
信托项目终止未被取回的信托财产的管理和核算办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