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对于降低血液病漏诊及误诊的意义探讨
2020-09-08孙晓琳孙美霞
孙晓琳 孙美霞
(1 淄博市第一医院检验科 山东 淄博 255200)
(2 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 山东 淄博 255040)
临床中血液疾病患者的病情相对较为严峻,病情发展后,会对患者的血液系统、造血组织等器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还会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血液异常变化,如:贫血、出血等[1]。本文针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监测对于降低血液病漏诊以及误诊的意义进行研究分析,选取2018 年9 月—2019 年8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8 年9 月—2019 年8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外周血细胞涂片检查以及血液细胞筛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其男性患者151 例,女性患者为129 例,年龄为13 ~68 岁,平均年龄为(43.28±11.18)岁。
1.2 方法
本院280 例门诊患者均进行血液细胞筛查,且同时进行外周血细胞涂片检查。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患者各项血常规指标,然后通过奥林巴斯光学显微镜,对外周血细胞涂片进行检查分析。另外,抽取外周血液标本过程中,将第1 滴血擦掉之后,立即采集绿豆大小的血液,长29mm,宽20mm,对其进行染色。同时记录整理相关检查结果。
1.3 观察指标
对血液细胞筛查以及外周血细胞涂片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分析。
2. 结果
2.1 分析患者血液细胞筛查结果
分析280 例患者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结果,其中显示无异常为41 例,占比14.64%。
2.2 分析患者外周血细胞图片检查结果
经外周血细胞涂片检查结果显示细胞形态异常253 例,占比90.36%,余下27 例为细胞形态正常。而细胞形态异常当中包含红细胞形态异常、大(小)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结构异常、中性粒细胞中毒性变化、原始细胞、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形态异常、血小板数量异常等情况,见表1。
表1 外周血细胞涂片检查结果
3. 讨论
血液疾病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对患者各个器官等都具有较大的损伤。所以,为了能够提高血液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强化血液疾病的临床诊断。当前,临床常应用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监测,虽然此种方法能够精准对患者血液细胞进行分析,而且操作较为便利,但是此种方法较为依赖监测仪器,并没有结合患者其他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断与分析,进而导致检测结果常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一定程度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2-3]。
临床实际诊断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对患者血液进行常规监测,筛选其中的异常血液,如果在此过程中,能够及时开展涂片染色进行镜检,从而掌握患者的病情,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尽早明确治疗方案,充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4-5]。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280 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当中,显示无异常为41 例,占比14.64%。经外周血细胞涂片检查结果显示细胞形态异常253 例,占比90.36%,余下27 例为细胞形态正常。而细胞形态异常当中包含红细胞形态异常、大(小)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结构异常、中性粒细胞中毒性变化、原始细胞、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形态异常、血小板数量异常等情况。由此说明,在对血液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选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假阴性率,提高检测准确率。在观察涂片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外周血片上存在大量的原始细胞,那么则有可能为白血病,如果血片上存在中性粒细胞且过多分叶,那么则有可能为大(小)细胞性贫血。同其他类型疾病进行对比,通过采用此种检测方法,检出率较为理想,不同疾病类型,在外周血片上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总之,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测,能够有效降低血液疾病的假阴性率,提高诊断检出率,有效降低误诊以及漏诊几率,在临床当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