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蛋白方联合针刺“下三皇穴” 治疗早期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9-08王国馨王琛通讯作者张健周圆
王国馨 王琛(通讯作者) 张健 周圆
(1 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231)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 201203)
(3 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437)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临床主要表现之一,可以引起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传统中医学将蛋白尿归于精微下泄、虚劳等范畴[1],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产生多因湿热久蕴,气血瘀滞,伤及中下焦导致脾肾亏虚,精气下泄所致[2]。消蛋白方是依据早期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制定以健脾益气为治法的方剂[3]。董氏奇穴双侧下三皇,具有益气健脾除湿及补益肾气之功效,先后天同治,脾肾双补。本文旨在观察消蛋白方联合针刺“下三皇穴” 对患者的临床证候、GFR 及ALB 等指标产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7 年—2019 年于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门诊的患者,共100 例。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西医诊断标准,具有典型慢性肾炎临床症状;中医辨证分型属脾肾气虚型;CKD1-2 期;年龄在18 ~80 岁;血压、血糖等得到有效控制;取穴部位表面皮肤无破损;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病例纳入标准者;诊断为感染后急性肾炎的患者或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近一个月以上用过激素或CTX 等免疫制剂,非原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慢性肾炎患者;晕针患者;取穴部位表面皮肤破损者。
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各50 例。治疗组男24 例,女26 例,年龄51 ~80 岁,平均(64.75±7.5)岁,病程5 ~20 年,平均(15.8±6.1)年。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54 ~84 岁,平均(66.11±3.2)岁,病程2 ~25 年,平均(16.6±5.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王海燕《肾脏病学》第3 版参考文献中慢性肾炎诊断标准[4];参照美国2002 年发布的K/DOQI 指南推荐的CKD 分期标准。(2)中医辩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为脾肾气虚证的患者,主症:腰脊酸痛,疲倦乏力,或浮肿,纳少或脘胀。次症:大便溏,尿频或夜尿多,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腻,脉细。
1.2 方法
基础治疗(控制饮食、血糖及血压),对照组及治疗组同时口服消蛋白方。
治疗组增加针刺“下三皇穴”治疗。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选用1.5 寸(0.3*40mm)的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肾关,直刺1 ~1.5 寸;地皇,与皮肤呈45°角向大腿方向斜刺1 ~1.5 寸;人皇,直刺1 ~1.5 寸。当患者有抽动样感觉时则留针30min。所有腧穴每隔15min 捻针1 次,行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至得气,捻转频率60 ~90 次/min,角度90°~180°,幅度3 ~5mm。每日1 次,每治疗5 天休息两天。两组均以4 周为1 个疗程,治疗1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主要疗效指标:GFR、ALB。
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各项主症、次症及舌脉象等,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 周后的变化,并评定积分,前后比较。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完全缓解: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ALB 持续在正常范围,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基本缓解: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ALB 持续减少50% ,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好转: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ALB 减少25%,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无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均无改善或加重;
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采用尼莫地平法。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标准比较
治疗组疗效(84.0%)明显优于对照组(3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均可改善DN 临床症状,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10.22±3.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6.89±3.91分)(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50 26.42±5.57 10.22±3.37对照组 50 25.85±4.94 16.89±3.91 t-0.541 9.137 P-0.590 <0.01
2.3 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显著优于对照组(44.0%)(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比较(例)
2.4 主要疗效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GFR 均较治疗前提高、ALB 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患者的GFR(107.53±5.50)明显高于对照组(86.24±4.10);治疗组ALB(56.20±3.76)显著低于对照组(96.64±3.47)(P<0.05),见表4。
表4 两组GFR、ALB 比较(±s)
表4 两组GFR、ALB 比较(±s)
组别 n GFR[ml/(min*1.73^2)] ALB(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50 85.15±7.50 107.53±5.50 140.52±17.88 56.20±3.76对照组 50 82.79±4.30 86.24±4.10 145.37±16.32 96.64±3.47 t - 1.112 21.945 0.248 55.889 P - 0.269 0.000 0.805 0.000
3. 讨论
董氏奇穴是台湾董景昌先生创立的独特针灸方法,其所应用的穴位大多数与十四经腧穴不同,有奇正相通之特色,其疗效机制与十四正经穴相通,故临床针灸辩证选穴治疗机制,董氏奇穴亦常应用[6]。董氏奇穴双侧下三皇,即天皇副穴肾关、地皇、人皇。天皇副穴肾关在胫骨头之内侧中,距膝关节4 寸;地皇在胫骨内侧,距内踝上7 寸;人皇相当于脾经之三阴交穴,在胫骨内侧后缘,距内踝上3 寸。肾关具有益气健脾除湿及补益肾气之功效,正刺可补脾,向后方向深刺2 寸(50mm)可补肾。因此针灸肾关穴可补后天以壮先天,先后天同治,脾肾双补。肾关穴为董氏治疗肾虚第一要穴,凡肾虚诸症皆有奇效,与人皇、地皇合用,称下三皇,其补肾之功效更强,可广泛用于泌尿系统等多种内科疾病病属肾虚者[7]。地皇位于漏谷上1 寸,主小便不利,可健脾消肿,渗湿利尿。董氏认为地皇与漏谷相近而功更专。人皇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具有补脾肾、助运化、利水湿、疏下焦、理肝肾之功。下三皇三穴合用,肺气宣降正常有助气机输布,脾气充沛有助运化,肾气温熙推动气化运行,则清气自升,精微自藏。朱崇安等[8]研究得出结论:针灸董氏奇穴下三皇比西药组(盐酸苯那普利)更能减少蛋白尿及改善肾功能。
消蛋白方是曙光医院肾病科临床经典方。其中以黄芪为君,具有补脾益气、益气升阳以及补后天养先天的功效。泽兰,功用活血化瘀,行水消肿,为臣药,行水不伤阴,配伍使用,助黄芪之补气运阳消水之效。石韦与米仁根(即薏苡根)和为佐药,共奏清利水道之功,利湿清热,使热无所依,精微固藏,改善尿蛋白之溢漏等。诸多药物相互作用,改善患者症情及体质[9-10]。
结果表明,消蛋白方联合针刺“下三皇穴” 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证候,显著降低患者的ALB,升高G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