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引物HRMA对成骨不全患者COL1A1/2基因突变的筛查与分析

2020-09-07杨立张天可周怀蔚鞠明艳白雪李克秋任秀智李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证者杂合碱基

杨立 张天可 周怀蔚 鞠明艳 白雪 李克秋 任秀智 李光*

1.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天津 300070

2.天津市天津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211

3.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天津 301700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也称为脆性骨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由于COL1A1或COL1A2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分别编码了I型胶原的pro-α1和pro-α2两条肽链,一旦发生基因突变,将导致I型胶原合成不足及其三螺旋胶原结构发生异常[1-2]。成骨不全在儿童中发病率接近于1/10 000,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确定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3-4]。90%患病家系的基因突变类型为点突变(包括无义突变、错义突变等),并且随机发生于COL1A1的51个外显子和COL1A2的52个外显子上,每个外显子之间的突变类型又有所不同,使得突变区域结构相当庞大复杂;此外,COL1A1和COL1A2基因片段较长,外显子众多,没有突变热点,尤其是COL1A2较易形成发卡结构,这些都为突变筛查增加了难度[5-6]。当前对于成骨不全基因突变筛查,传统PCR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传统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high resolution melting analysis,HRMA)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单快速、高效经济,检测不受碱基位点的局限,可同时对等位基因的变化进行识别;qPCR-HRMA同时具备两者的特点。上述筛查方法均只针对于单对引物,对于拥有众多外显子的COL1A1和COL1A2,筛查起来工作量较大,耗时、耗材、耗费用。

本研究在传统HRMA的基础上,建立了多重引物HRMA的方法,将满足一定条件的两对引物进行配对,并与单个样本DNA混合作为扩增体系,可同时对COL1A1或COL1A2的两个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并用该方法成功筛查了两例OI患者在COL1A1、COL1A2上的突变。多重引物HRMA不仅可以用于OI患者基因突变的筛查,也为其他遗传病致病基因的筛查提供了新思路。这类遗传病往往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上具有较多的外显子,而且没有突变热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例OI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样本均来源于天津市天津医院,50例正常对照样本与鞠明艳等[7]的研究一致,包括28名男性,22名女性,平均年龄9岁,均为汉族人群,个体间无血缘关系。收集O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家族史、骨骼畸形情况、巩膜颜色和X线表现等等。实验项目在OI患者或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下进行,并且得到了天津市天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先证者1:男,9岁,患者身高120 cm,蓝色巩膜,牙质发育不全,牙齿稀疏,共发生15次骨折,初次骨折为出生时,四肢向外弯曲畸形。X线检查显示:左胫腓骨骨密度降低,骨干变细,骨皮质变薄,骨干向胫侧弯曲变形;左股骨下端断裂,髓内钉固定,临床诊断为Ⅳ型OI。先证者父亲,身高165 cm,在2岁时曾发生骨折,浅蓝色巩膜。先证者哥哥,身高145 cm,初次骨折发生于出生时,蓝色巩膜,龋齿。先证者母亲无相关症状。

先证者2:女,11岁,患者身高150 cm,浅蓝色巩膜,牙质发育不全,牙齿稀疏,鸡胸,共发生20次骨折,初次骨折为出生后35 d,四肢向外弯曲畸形。X线片显示:左胫腓骨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胫腓骨骨干弯曲变形;左右股骨骨密度降低,向外侧弯曲变形,骨干变细,骨皮质变薄;右股骨骨干、左右胫骨髓内钉固定,骨干变细,骨密度减低,临床诊断为Ⅳ型OI。先证者母亲,身高153 cm,在3岁时曾骨折两次,均为小腿骨折,浅蓝色巩膜。先证者父亲无相关症状。两个先证者的X线片、家系调查及临床表现分别见图1~图3、表1。

图1 先证者X线片注:A、B、C X线片取自于先证者1;D、E、F X线片取自于先证者2。Fig.1 X-rays of the probands

图2 家系图注:家系1(A)的Ⅱ-2是先证者1;家系2(B)的子代是先证者2;□○:分别为正常男性、正常女性;■●:分别为患病男性、患病女性。Fig.2 Pedigree chart

图3 先证者临床表现注:A、B照片取自于先证者1;C、D照片取自于先证者2。两例先证者均伴有牙质发育不全和蓝色巩膜。Fig.3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probands

表1 两例患者的临床表现Table 1 Clinical presents of the two proband

1.2 方法

1.2.1基因组DNA制备:采集两例成骨不全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静脉血,EDTA抗凝,-80 ℃进行保存。采用美国AxyPrep血基因组试剂盒提取血液中的样本DNA,使用NanoDrop 2000核酸定量分析仪(德国)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保证浓度为(20±2)ng/μL,置于-80 ℃保存备用。

1.2.2引物设计及合成:采用Primer 5.0和Oligo 7.0对COL1A1的51个外显子和COL1A2的52个外显子进行引物的双重分析与设计,使得引物满足条件:退火温度60 ℃~64 ℃;长度20~24 bp;产物长度80~280 bp;|ΔG|、|ΔC|<4.5 kcal/mol;将每个外显子对应的扩增产物Tm值差距为3 ℃~4 ℃,且验证后无相互干扰的两对引物设为一组,与单份样本DNA混合作为扩增体系。对于结构较长的外显子可以设计两对或多对引物。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

1.2.3多重引物HRMA筛查分析基因突变:采用QIAGEN(德国)Type-it HRM PCR Kit 400试剂盒。采用基因公司(美国)illumina Eco荧光定量PCR仪,反应条件为:95 ℃预变性5 min;95 ℃变性10 s、退火温度(60 ℃或64 ℃)30 s、72 ℃延伸10 s,40个循环。采用48孔板(美国illumina公司)进行产物合成,每孔总反应体积为10 μL:PCR Master Mix 5 μL,两对引物各自的上下游引物初始浓度均为10 μmol/L 0.35 μL,样本DNA为20 ng/μL 1.5 μL,无酶水(北京TIANGEN公司)2.1 μL。HRMA分析条件为95 ℃预处理15 s,熔解温度为65 ℃~95 ℃,上升速度为0.1 ℃/s,每升高1 ℃采集10次荧光信号,Eco V3.0软件进行熔解曲线分析,每个样本重复4~5次。

1.2.4长片段引物扩增与测序:经过多重引物HRMA筛查分析后,HRMA熔解曲线提示存在突变,针对存在突变的基因序列自行设计长片段引物,并与单份正常对照DNA样本混合作为扩增体系,进行PCR合成。采用Applied Biosystems公司梯度PCR仪(美国),由上海生工完成测序。

1.2.5产物序列分析:运用GENEBLAST及GENETOOL等软件分析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上的正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突变位点和变化的氨基酸编码序列,在人类突变数据库中(https://www.le.ac.uk/genetics/collagen/)查找为新的突变类型。

2 结果

2.1 正常对照下多重引物HRMA分析

COL1A1和COL1A2两个基因共103对引物,将满足一定条件的引物两两配对与单份正常对照样本DNA混合,作为扩增体系进行HRMA合成,成功配对78个即39对外显子。另外的25个外显子未配对成功,成功率为75.73%。其中两对引物HRMA熔解曲线见图4。

图4 正常对照HRMA熔解曲线注:A:COL1A2 exon48、COL1A1 exon41配对合成派生曲线,Tm分别为84.7 ℃、88.1 ℃;B:COL1A2 exon48、COL1A1 exon41配对合成标准曲线,据此判断有无异常;C:COL1A1 exon16、COL1A1 exon37配对合成派生曲线,Tm分别为86.1 ℃、88.2 ℃;D:COL1A1 exon16、COL1A1 exon37配对合成标准曲线,据此判断有无异常。Fig.4 High resolution melting analysis curves

2.2 多重引物HRMA筛查2例患者基因突变

提取两例先证者的DNA样本,与成功配对的引物混合,作为扩增体系进行HRMA合成。在正常对照下,两例先证者HRMA熔解曲线见图5。

图5 患者HRMA熔解曲线注:A:患者1,WT为野生型,MT为突变型,多重HRMA标准曲线在COL1A1第41外显子上存在异常,并且提示杂合突变;B:患者1,WT为野生型,传统HRMA标准曲线在COL1A1第41外显子上存在杂合突变;C:患者2,WT为野生型,MT为突变型,多重HRMA标准曲线在COL1A1第16外显子上有异常,并且提示杂合突变:D:患者2,WT为野生型,传统HRMA标准曲线在COL1A1第16外显子上存在杂合突变。Fig.5 High resolution melting analysis curves

图6 先证者测序图注:箭头所示分别是先证者1(A)和先证者2(B)的突变位点,两者的突变类型均是杂合突变。Fig.6 Sequence curves of the proband

2.3 测序结果

采用Applied Biosystems公司梯度PCR仪(美国)进行合成,由上海生工完成测序。测序结果为:先证者1在COL1A1第41外显子上c.2877delT杂合突变,即cDNA2 877位碱基T缺失,编码的缬氨酸变成色氨酸;先证者2在COL1A1第16外显子上c.1028delC杂合突变,即cDNA1 028位碱基C缺失,编码的脯氨酸变成亮氨酸,与传统HRMA筛查结果一致。测序图见图6。两种突变类型在人类突变数据库(https://www.le.ac.uk/genetics/collagen/)中均未见报道。

3 讨论

OI主要由于COL1A1和COL1A2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这两个基因分别编码I型胶原蛋白的pro-α1、pro-α2链。两种肽链因基因突变,表达出现异常,导致骨组织质或量的改变,从而引起成骨不全。OI基因突变形式多样,种类繁多,随机发生在103个外显子上,每个OI家系又有自己的“特异突变”[8],使得传统PCR筛查突变的工作量大、难度高、成本高、效率低。Gentile等[9]在2012年首次引入qPCR-HRMA筛查OI基因突变,该方法基于扩增产物之间Tm的微小差异及熔解曲线差异来进行突变筛查,具有快速、高效、成本低等优点。2015年,Wang等[10]运用qPCR-HRMA筛查出两例新的OI突变,再一次证实qPCR-HRMA方法对于筛查OI基因的有效性。本项目研究在qPCR-HRMA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建立了多重引物HRMA,将103个外显子所对应的引物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两两配对,进一步降低了OI突变筛查的工作量,使之减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并用该方法筛查了两例OI患者基因突变。

在正常对照样本下,成功配对了39对即78个外显子,成功率为75.73%,剩余未配对成功的COL1A1有3个外显子,COL1A2有22个外显子,大部分存在于COL1A2。究其原因,可能由于COL1A2上碱基A/T的比例明显高于G/C的比例,碱基序列的Tm高于COL1A1的碱基序列;另外,由于COL1A2序列较长,结构较为复杂,设计的引物之间较易形成发卡结构,序列之间较易相互干扰。多重引物HRMA熔解曲线相对于单对引物而言有两个高峰,即代表着两对引物配对成功,可以说成功配对几对引物就会出现几个高峰。这也是该方法的创新之处。

在家系1中,筛查发现先证者1的HRMA标准曲线在COL1A1 41外显子上存在差异,患者Tm大约为87.5 ℃,正常对照Tm约为88.1 ℃,两者相差0.6 ℃;HRMA标准曲线提示杂合突变;测序结果为c.2877delT杂合突变,即cDNA2 877位碱基T缺失,编码的缬氨酸变成色氨酸。该家系中存在着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先证者的突变位点存在于一段致死基因序列上(869位碱基到1001位碱基之间),该序列与配体结合区域MLBR2密切相关[11]。在家系2中,筛查发现先证者2的HRMA标准曲线在COL1A1 16外显子上存在差异,患者Tm大约为86 ℃,正常对照Tm约为86.3 ℃,两者相差0.3 ℃;HRMA标准曲线提示杂合突变;测序结果为c.1028delC杂合突变,即cDNA1028位碱基C缺失,编码的脯氨酸变成亮氨酸。多重引物HRMA熔解曲线显示只有在有突变的外显子上才存在异常,若配对的两对外显子上都有突变,则同时存在异常,与传统HRMA熔解曲线的筛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同时也证实了多重引物HRMA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环境、遗传及个体差异等共同影响使得OI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楚[12],临床诊断也仅仅依赖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征[13]。尽管如此,OI分型仍以Sillence分型为主,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主要分为Ⅰ~Ⅳ型,病情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OI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关系仍是亟待研究的问题。相反地,对于OI患者突变筛查的方法却不断在创新,从传统PCR到qPCR-HRMA,再到本文中建立的多重引物HRMA,其筛查效率不断提高,工作量不断减少,筛查成本也在不断降低。目前,多重引物HRMA筛查OI患者突变仅适用于两对引物配对的情况,三对及三对以上配对还有待研究。另外,文章中仅涉及到两例OI患者的突变筛查,数量有限,多重引物HRMA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还需要大量样本进行分析。尽管如此,两例患者的筛查结果作为新的突变位点,为科研工作者对其他OI患者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总之,多重引物HRMA为成骨不全以及其他遗传病的突变筛查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类遗传病往往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上存在较多外显子,而且不具有突变热点。

猜你喜欢

证者杂合碱基
新生儿异常Hb Q的家系分析*
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患者的家系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应用思维进阶构建模型 例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6 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Ⅹ缺陷症家系的表型与基因型诊断
中国科学家创建出新型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
生命“字母表”迎来新成员
生命“字母表”迎来4名新成员
一个两次多囊肾胎儿孕育史家系的临床分析及遗传咨询
文化趋同下的翻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