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行世界的相遇

2020-09-06蒋科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媒体融合新媒体

蒋科

摘  要:媒体融合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事实上,媒体融合贯穿于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之中。媒介之间、媒体与媒体、媒体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对新媒体、媒体融合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回顾了人类传播史从口头传播时代到网络传播时代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在这些不同的时代,新旧媒体与各个时代的重要技术是如何交融发展并促进社会进步的;最后结合媒体融合发展的历史提出了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机械式融合、封闭式发展、非系统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媒体;媒体发展历史;融合与发展;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4-026-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4.003

本文著录格式:蒋科 .平行世界的相遇——论媒体的融合与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20,04(04):26-29.

导语

媒体融合是在新媒体语境下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话题。对媒体融合以及新媒体的理解的不完整,导致我们在研究中产生了一些问题。新旧媒体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新旧媒体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媒体融合不仅仅是时代的热点,实际上,媒体融合一直贯穿于媒体发展的历史,并且与每个时代的重大科技成果渗透融合。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在平行世界的最终相遇导致媒体融合大发展,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 概念解析

1.1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一词于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提出。随后,时任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Rostow)在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次使用了“New Media”一词(1969),由此,“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流行并很快扩展至全世界。[1]新媒体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每一种新媒体都相对于旧媒体。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

总结起来,什么是目前语境下的新媒体?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在《新媒体理论与技术》一书中认为,新媒体严谨的表述应该是“数字化互动式媒体”,数字化是其技术特征,而互动化是其传播特征。在The New Media Theory Reader一书中, 学者Manovich认为,传统媒体和计算机的融合造就了新媒体,也就是说,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计算机化。用数值表示所有新的媒体对象,从而产生两个关键后果:1)新媒体对象可以用数字来描述。例如,可以使用数学函数来描述图像或形状。2)新媒体对象可以经过算法处理。简而言之,媒体变得可编程。[2]无论怎样定义新媒体,都可以看出计算机与传统媒体的相遇成就了网络时代的新媒体。

1.2什么是媒体融合?

1996年,麻省理工教授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

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首先阐释了新旧媒体融合的概念。[3]20世纪90年代,媒体融合成为一个流行词语。凯文· 尼曼在《大媒体潮》中提出,传媒业、电信业、信息业将整合成一种“大媒体业”[4]。匡文波、王丹藜认为,媒介融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媒介之间的整合与并购;二是不同媒体之间的交融与互动。[5]麦克卢汉认为,媒体杂交或相互渗透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媒体融合。举例来说,电报是一种电力形式,当它与印刷术和转轮印刷机交叉时,就产生了现代的报纸;照片并不是机器,而是一种化学和光学反应过程,可是一旦照片与机械杂交,它就生成了电影。[6]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学者对媒体融合的讨论,笔者认为,广义的媒体融合并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媒介之间的整合,媒体融合还可以是媒体与媒体、媒体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碰撞。回顾人类的发展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其实一直伴随着媒介之间、媒体与媒体、媒体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与互动发展。

2. 媒体融合发展历史

人类的传播活动大体经历了5个阶段:口头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相应的传播媒介也经历了语言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5个阶段。[7]每个时代的传播媒介相对于前一个时代都是新媒介。麦克卢汉认为,一种新媒介通常不會置换或替代另一种媒介,而是增加其运行的复杂性。理解一切新技术不是理解新技术本身,而是理解新技术间的相互关系,尤其理解新技术与人类的关系。[6]媒介的演变历史就是一部技术融合发展的历史,可以理解为不同技术在平行世界的相遇。

2.1语言与天然材料的融合,人类从口头传播进入到文字传播时代

媒介演变历史可以追溯至前传播时代。在语言产生之前,人类只能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和发音来进行信息的交流。语言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语言的产生使得真正的传播成为可能,人类进入到口头传播的时代。口头传播的问题是传播不能脱离传播者,由于缺乏媒介,无法储存。语言的交流受时间和空间很大的限制。人类开始从自己身边的天然材料中寻找介质记录和传播信息,介质包括石头、泥板、甲骨、青铜器、草纸、竹简、羊皮等。当语言与天然介质相遇,人们在这些天然的介质上刻字画图,使得传播信息得以保存并能跨越时间进行传播。正是由于这些天然介质和语言的融合,文字媒介的诞生,人类进入到了文字传播时代。

2.2活字印刷术与造纸术的融合,催生了报刊杂志,人类进入到印刷传播时代

公元105年,我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在当时并未为世界带来多大的震撼,人类在文字出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手抄文字,传播效率非常低下。直到15世纪40年代德国古登堡(Gutenberg)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机。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印刷机是在时钟之后出现的,但重要性不亚于时钟的发明。但是仅凭印刷机一项是不能完成一场革命的。[8]据《梦溪笔谈》记载,早在十一世纪中叶(宋仁宗庆历年间),我国的毕昇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古腾堡以前,西方人也懂得刻板印刷术。但古登堡将平行世界的多项技术融为一体,印刷机、金属活字、造纸术,一系列技术的融合使得印刷成为一个系统,而不再是零散的机械和小工具。1605年英国发行《约克郡谋杀案》,作为一本不定期的新闻书,宣告着印刷报纸的诞生,人类文明进入印刷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的主要介质就是报刊杂志。活字印刷术的意义在于其成功地将口头传播时代和文字传播时代的文明进行继承和传播。活字印刷术诞生后的前两百年的主要推动力是人们渴望看古代和中世纪的书籍。1700年以前,50%以上的印刷书籍是古代和中世纪的书籍,印刷书籍将古代世界和中世纪融为一炉,并因此创造出第三个世界,即现代世界。[6]

2.3电子技术的发展,人类传播史进入电子媒介时代,铁路与电报的融合催生现代金融行业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电子技术迅速发展。1836年,英国广播公司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无线电视广播。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同年,卢米埃改进了电影装置,媒介技术在自己的轨道上快速发展。麦克卢汉认为,传输信息的电力媒介改变着我们的印刷文化,和印刷术改变中世纪的手写文化一样急剧。[6]同时,铁路交通是这个时期机械发展的重要代表。两个轨道上的技术相遇融合发展促进了现代金融行业的发展。铁路技术与媒介技术(电报/电话)的融合发展开创了同步通信和“时空融合”阶段。1839年,英国大西部铁路试验性地使用了电报。电报与铁路的结合宣告了一个根本性的发现:信息不仅可以独立于物质实体,还可以快于物质实体,使符号能独立于地理而运动,独立于运输且比运输还要快捷。[9]电报将市场从特定的背景中解放出来,从地理意义上的市场转化为非地理意义上的市场,市场变为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市场。这种无形的市场和电报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期货交易,期货交易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金融市场的发展。此外,照相技术的发展将人类从印刷时代带入图像时代。图片革命还催生了电影、电视行业的发展。而这些重要的电子媒介在自己轨道上的发展,为与即将到来的计算机技术的相遇融合做好了准备。

2.4计算机与电子媒介的融合催生了网络媒介,人类进入网络传播时代

1946年,计算机从美国军工联合体中诞生。传统媒体和计算交织发展,最终融合,并创造了一系列新的可能性,将传统的媒体形式(如图像、声音和文本)转化为新媒体。大众传媒和数据处理是相辅相成的技术,它们共同出现,共同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两条轨迹是平行的。在各自平行的运动中,我们见证了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媒体的兴起。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许多机械和电子制表机得到了发展,计算的速度更快,使用也更加广泛。同时,媒介技术的发展,摄影板、胶片、留声机等不同的媒介使存储图像、图像序列、声音和文本成为可能。随着各自在平行世界的发展,媒介技术和其他技术相遇了。媒体和计算机、达盖尔的相机和巴贝奇的分析引擎、卢米埃的相机投影混和机和霍勒瑞斯的制表机融合在一起。所有现有的媒体都转换成计算机可访问的数字。其结果是:图形、运动图像、声音、形状、空间和文本变成可计算的。简而言之,媒体成为了新媒体。计算机和媒体最终融合在了一起。[2]

2.5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讨论过不同技术在平行世界的相遇成就了新媒体的诞生。而新媒体将何去何从?目前的数字化媒体一定会有新的发展,新媒体与其他尖端行业的融合可能会改变我们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掀起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比如生物技术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同时,具有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仿人类基因系统的机器人的结合,也许会带来高级人工智能社会的变革,也许将对新媒体产生颠覆性的改变。人类对于新技术融合的期待带来了诸多想象。

回顾历史,每一次成功的媒体融合导致的技术革命都会引发了一系列乌托邦式的想象。这种类比中隐含着这样一种观点:单一的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唯一原因。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被大众和学术媒体所膜拜。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对“数据高速公路”的看法也是一样的。毫不奇怪,对令人兴奋的新技术的夸大讨论会导致概念的扭曲。实际上,对印刷革命的简要观察表明,无论是历史上还是文化上,技术革命的结构都不是简单的、由单一技术决定的,也不是处处相同的。显然,由单一技术创新引起的全面社会变革的模式在历史上和概念上都是狭隘的。这种变化并不是由一个小工具的出现引起的,而是由多种相互影响的技术融合和社会创新构成的。此外,媒体技术的融合与变革同样受社会制度、价值观、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我们无法预料什么是真正的新媒体,无法预料下一次的媒体大融合带来的科技革命将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媒体融合不是独立的,不是单纯的新媒体代替旧媒体,真正的媒体融合是系统的,成体系的,是嵌入社会发展轨道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媒体融合是各项技术发明在平行世界的奇妙相遇。

结语

关于新旧媒体融合的讨论需要在不同的语境下进行。由于新舊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所以,对于新旧媒体融合的讨论需要放在不同的语境下进行。媒体融合的概念和研究也随着技术的发展应当得以与时俱进的发展。

广义的媒体融合不仅仅指媒介与媒介间的互相作用与影响,还应考虑媒体与媒体、媒体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发展。由于媒体本身的概念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媒体既是作为传播渠道的媒体,又是作为传播组织结构的媒体,媒体还是作为传播内容的媒体。所以,媒体融合不能仅仅理解为是机械的媒体机构间的合并,更应该将媒体技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甚至是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纳入考虑。

媒体融合不是单一的新媒体取代旧媒体的发展过程。每一次的新媒体融合并不是新媒体完全取代旧媒体。从语言与天然材料的融合,从印刷术与造纸术的融合,从铁路与电报的融合,从计算机与电子媒介的融合,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发展不是独立的变革,也不是完全的代替关系。语言至今依然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纸质媒介也并没有消失。新媒介技术在旧媒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变革,重叠交错,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媒介融合是系统化的变革。古登堡印刷革命具有重要影响是因为多种技术形式的融合互动,从而产生一种有效的生产系统,将印刷术结和机械生产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生产过程。如果单单一个印刷本比一个手抄本从效果来看差别并不大,但是,由于系统的、体系化的大规模生产使得印刷革命成为可能。古登堡创造的不是一种小器械,甚至也不是一系列的技术革新,而是一种完整的生产过程。相应地,媒体融合不是机械化的组合过程,媒体融合需要系统化、体系化,只有这样媒体融合才能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Robert Hassan & Julian Thomas,The new media theory reader,McGraw-hill education,2006:9-10.

[3]Nicholas Negroponte. Being Digital.New York:Vintage Books,1996.

[4]凯文·尼曼.大媒体潮,苏采禾译.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96.

[5]匡文波,王丹黎.新媒介融合:从零和走向共赢[J].广告大观,2007(8S):115-117.

[6]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7]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8]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蒋科(1984-),女,四川,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理论与文化。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媒体融合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