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创新策略探究
2020-09-06张玮张孟军孙中杰
张玮 张孟军 孙中杰
摘要:行业报作为某一行业领域的媒体,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行业报的传播模式、读者群体和整体经营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5G技术日渐普及的今天,行业报需在赋能生产技术、变革传播模式、提升受众黏性、创新经营理念等环节全面发力,推进行业报稳步前进。
关键词:行业报;新媒体;融合发展;智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6-071-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6.015
本文著录格式:张玮,张孟军,孙中杰.行业报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创新策略探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0(6):71-72,125.
行业报是专注于某一行业或领域的传统媒体,其宗旨是报道行业新闻信息,服务行业读者群体。在我国一般分属各部委(局)办或社会团体主管,具有行业领域资源的先天优势。行业报在服务行业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行业报纸影响重大。针对新媒体技术的影响,我国行业报纷纷发力,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试图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融合路径。但是,纵观近年来行业报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历程,不难发现,基于行业报管理者在媒体融合理念认知上的差异,融合发展速度参差不齐。同时存在着读者群体数量流失严重、发行继续下降、广告经营走低等诸多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内,行业报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路径如不能尽快打通,不仅会削弱行业报在业内的影响力,还会动摇行业报的发展根基。
5G技术的到来,对行业报而言,也许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传统行业报纸需要积极面对如何利用技术特长,发挥自身优势,改变生存法则,創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本论结合案例,通过剖析症因,探讨行业报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的创新策略。
1.借力智能平台,赋能生产技术,提升采编效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媒介进步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技术不仅使报纸生产告别了铅与火,更迎来了光和电。新媒体技术的到来,使中央厨房和全媒体系统在报纸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当然,近年来影响行业报发展的最大症因,亦在于新媒体技术。为此,国家推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不仅仅是为行业报吹响了前进的号角,更是对行业报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从报纸的整体讲,最硬核的东西就是内容,而报纸内容的生产,则要靠一套完整的采编系统来完成。因此,近年来很多行业报,都舍得在智媒体平台上投资下力气。以此打通采集渠道,整合采编方式,优化发布机制。实现“全采、全编、全发”的融合体系,提升采编效率。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还改变了国人的工作方式。疫情防控期间,很多行业媒体为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带来的风险,都进行了停止出版的防控处理。新冠疫期的持续,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各行各业的节后复工复产,大多由常规改到了线上运转。
为应对疫情对报纸出版带来的影响,中国中医药报社大胆尝试新媒体技术,借力智媒体变革生产模式。在实际运转中,报社利用智媒体平台所具有的云采编、云校对、大数据分析、图文及视音频智能检索审校等功能,通过区块链技术保证出版内容的完整与安全。在PDF大样批注和自动校对程序的辅助下,将所有大样批改全部线上处理,完全脱离了纸质大样的多次输出、审核和签片。真正实现了大样审校的无纸化,成为我国第一个利用云平台进行编、审、校的行业报纸。行业报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有力抗击了新冠疫情对报纸采编工作的冲击,确保了报社编辑出版系统的正常运行。
智媒体平台的运用,不仅减少了疫情对报纸采编系统的影响,也较好的减缓了报社采编人员的精神和工作压力。传统报纸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的优势,在此得到了完美体现。
2.利用融合优势,变革传播模式,提升传播效率
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对行业报纸影响很大。当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信微博和“扫一扫”功能的实现,新媒体技术引发了传播模式的整体变革。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获取信息已由过去“传者——内容、渠道——受众”的单向模式,迈向了双向式的互动传播。传播模式的变革,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发生了本质性变化。行业报纸由于受发行时效和内容单一等方面影响,受众群体逐渐流失,萎缩趋势不可阻挡。
对此,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行业报要通过技术和人才的提升,让新媒体技术和行业报牢牢抱在一起,通过传播模式的变革,重塑行业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态势。在这方面,行业报要善于在强化融媒体平台建设上下功夫,扩展内容传播渠道,在满足专业受众阅读方式和习惯的同时,提升行业报在行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比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管的中国质量报刊社,为提升在质量领域的传播效率,及早着手,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注册成立中国质量新闻网,并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的基础上,先行建设了报刊社移动媒体“中国质量报”APP,并将其定位为市场监管系统、检测机构、企业在质量行业的内容聚合平台。通过系统基层单位、监测机构和企业的入驻,逐步强化客户端问政、公益、服务的多项功能。此外,为进一步扩展内容传播渠道,中国质量报刊社还充分借力微信、微博等传播平台,积极运用报刊社直播系统,通过策划有社会效益的直播(录播)活动,获取有效的视频资源进行二次利用,逐步拓展报刊社短视频业务,以更好地满足受众不同的阅读方式和习惯。
作为我国质量领域的行业报刊社,正是借助媒体融合的优势,利用《中国质量报》与“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APP等一体两翼多平台的并行,将新媒体技术和行业报牢牢的抱在了一起,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质量领域权威信息的传播效率。
3.推进融合报道,丰富传播内容,提升受众黏性
新媒体技术无论如何发展,读者感兴趣的仍是权威信息,这正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作为行业报纸,扬长避短,精做报道内容,是提升传统纸媒影响力的有力武器。行业报所关注的内容,不仅要反映行业经济发展的微观信息,还要能够体现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够掌握行业动态,还要能够体察行业脉动。一张行业报纸,它不仅要在行业内最具权威,还必须成为行业内的舆论领袖。唯有如此,才能吸引行业受众关注,增强黏性,产生影响力和传播力。
譬如,2019年10月,《中国保险报》更名《中国银行保险报》,借此机会,《中国银行保险报》积极推进新旧媒体融合进程,通过全媒体传播矩阵打造,不断丰富传播内容。此外,该报在做好新媒体平台内容发布的同时,积极拓展银行业保险业的行业资源,成立中国保险新媒体30人论坛,探索行业新媒体联动机制。通过发布《2018年新媒體影响力报告》,强化行业引领作用;通过每周对银行、信托、保险机构官方微信微博相关数据的排名,推出新媒体周榜,引发行业读者关注,增强受众黏性。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由该报新媒体推出的短视频:《各位亲,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提醒您: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发布15分钟,点击量超过6.8万人次,受到中国记协的肯定和表扬。
作为中国银保监会属下唯一的行业报纸,《中国银行保险报》借助这一超强的行业优势,积极推进融合报道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报、一网、两微、两端的“六维一体”传播格局。此外,该报为丰富其新媒体传播平台,还在学习强国、今日头条、抖音等开通了官方账号。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中国银行保险报》新媒体平台的粉丝暴涨。新媒体各平台总体发布内容全年累计阅读量/播放量超过100万人。2019年,该报官方微信入选行业报“新媒体影响力指数”TOP10。
4.依托行业优势,创新经营模式,夯实发展根基
行业报要发展,重要的是有后劲,有推力。这个力量就是利润。新媒体技术下的行业报发展依然要重视创收,没有盈利,一切创新都无法实现。当前,新媒体技术下行业报的生态环境与以前大不相同。随着智能手机移动端功能的更加丰富,在移动媒体环境下,受众阅读报纸成了一种“多余”。因此,由新媒体技术冲击导致的发行下降,使原有的广告客户被新媒体分流,引发了经营效益逐年走低。受效益下滑影响,报社员工薪酬和福利待遇大幅降低,并导致一些专业人才流失,对行业报的发展形成了较大影响和冲击。
针对上述问题,行业报可在充分利用行业优势的基础上,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进行联合。组织一些诸如博览会、高峰论坛、专业培训、评比认证、技能比赛等活动。通过环节设计,把赞助商、广告商与受众“捆绑”互动,吸引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利用活动赢取经济利益,广开门路,弥补报纸广告版面的不足。
比如,行业报融合经营做的比较好的《中国民航报》,在巩固传统媒体经营业务的同时,以媒体融合为抓手,积极实践经营创新。他们通过拓展融媒体产品的研发和运营,发掘全媒体服务价值,收到了非常显著的经营效果。
近年来,《中国民航报》深挖自身品牌价值,充分利用行业优势,通过举办论坛、会展等活动,形成了新的经营增长点。如举办的民航系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连续举办了17届的民航信息化发展论坛;与浙江横店集团联合举办的横店航空周等活动。不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获取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尤其是去年与电影制作公司合拍的国庆70周年献礼影片《中国机长》,更是获得了业内外的好口碑和不俗的票房成绩。对整个民航形象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对此,行业报作为报业大家庭的一员,身处新旧媒体的融合大潮之中,尤要立足行业、依托行业,利用行业优势,创新经营模式,夯实发展根基。
结语
行业报纸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触网至今,己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一路发展走来的行业报,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既有忧愁也有惊喜。面对当前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作为行业报人,应该从战略上有一个高度认识,不仅要提升融合意识,还要开拓创新理念,以此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未来的行业报纸,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发展是唯一出路。行业报要积极拥抱新媒体,充分利用当前5G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通过传播流程再造,利用智能化赋能,逐步实现自身在新闻传播、创新经营等方面的转型与升级。
[1]于华,李俊岭.行业平面媒体也要发力短视频——中国保险报的初步探索[J].新闻战线,2019(9):81-82.
作者简介:张玮(1966-),男,河南漯河人,高级记者、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媒介融合、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张孟军(1971-),男,河北邢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媒体融合,新媒体传播研究;孙中杰(1965-),男,河南邓州人,站长,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