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0-09-06郭福义
郭福义
摘要:语文学科性质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学中存在争议并且不可回避的问题,它有着工具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也兼有着对人思想教育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在教授学生大量知识的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本文主要对八年级学生存在的基本德育问题以及语文教学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阐述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八年级;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2-0076-02
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让学生逐渐感受到我国文化的重要性,而且通过语文知识教师还可以更好地教育学生,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可以在发展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对语文知识有全新的认知。而且八年级的学生同小学生不同,本身已经有了相应的学习经验,所以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知识的学习中,避免学生在成长中遇到无法逾越的阻碍。
一、八年级学生存在的基本德育问题以及语文教学情况
因为八年级学生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内的学生所产生的逆反心理比较严重,所以作为八年级学生的教师,需要找到一种合理的方式来解决学生的逆反心理,并有效把握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教学中看,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在八年级语文课堂中开展德育的重要校,反而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这样不仅无法让学生在日后更好地发展,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现阶段八年级学生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异性交往、学习压力以及虚荣心等。作为八年级语文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这些情况出发,从而进行更好的教育。而且作为八年级的语文教师,不仅需要有效强调自身的教学活动,还不能忽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可以在日后更好地发展。
二、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方法
(一)教师需要将课文中的思想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相联系
在八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就需要从学生的基本特点中出发,从而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在学生学习的文章中可以发现,每一篇文章都有比较高的写作技巧及写作思想,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文章的过程中就需要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然后通过这些知识更好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可以在日后更好地发展。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放映我国石拱桥的图片,让学生可以对其有更明确的认知。这篇文章本身是一篇说明文,所以教师便可以从文章中的知识出发,对学生开展爱国性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心理。除了这篇文章,拥有爱国含義的文章还有很多,例如:《桃花源记》《陋室铭》《归园田居》等,这些文章中都包含相应的爱国主义体系,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可以在日后更加全面地发展。
(二)八年级教师要注意教师教学中的拓展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知识都不感兴趣,反而认为语文知识过于枯燥、无聊。所以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需要在课堂中教授学生大量的知识,还需要通过知识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更好地开展德育。语文知识中有很多知识点都是现实生活的延伸,也是真实写照,这就直接给学生的德育渗透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例如:在学生学习《石壕吏》这一课时,通过文章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百姓生活的困苦程度,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和平的可贵。而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看出自己物质生活的优越,让学生可以拿自己的生活与文章中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感知战争的残酷,也让学生感受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特点来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日后更好地发展,还可以有效落实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需要认识到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并通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八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认识到的一点就是: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德育,从而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地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李丽娟,丁秀芳,丁如萍.体现六个维度注重学以致用传承优秀文化 落实立德树人——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
[2]姚月红.在活动中收获在实践中成长——浅谈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J].小学教学研究,2019(20).
(责编 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