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RP的配网工程管理模式研究

2020-09-06龙业成

建筑与装饰 2020年22期
关键词:配网工程管理模式

龙业成

摘要 电网建设中配网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应用ERP系统后相应改变了管理模式。配网工程利用ERP系统不断扩大了发展规模,更新升级了施工技术,较好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时有效解决了配网工程牵涉面广、布点多等问题。故研究ERP配网工程管理模式,对提高配网工程的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ERP;配网工程;管理模式

引言

电力产业紧密联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电力产业是传输能源的主要形式,而电力配网工程决定了电力产业的稳定发展,直接影响了电力产业的正常运作。基于实践经验分析,配网工程科学应用ERP系统,增强了配网工程的建设效率。因此,通过ERP系统提高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水平,可推动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在城市化建设中电力配网工程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该工程与城市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密切,直接决定了居民的生活与经济的发展,为投资人提供了最理想的环境。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影响了电力运行的质量和传输能源的效率。故积极建设电力配网工程,可以降低损耗,节约资源[1]。

2ERP系统及在配网工程管理流程

2.1 ERP系统内涵

ERP系统来自于美国企业管理。其结合信息技术,以系统的管理理念构建运营管理平台,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服务,实现企业的智能化管理。该系统利用系统化和一体化特点,结合前沿的信息技术与最新的管理模式,灵活解决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推动企业现代化的经营发展。

2.2 ERP系统的应用特点

(1)高度计划性、系统性。ERP系统最典型的特点是系统性和计划性,它建立了完善的计划,涉及企业生产、建设、经营和销售等环节,有计划与条理的构建了完整的供应链,为企业经营管理创造了条件。

(2)高度规范化的管理。ERP系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数据资源,而这部分资源产生了规范且统一的报表体系,该报表主要是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盈亏情况客观反映,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帮助企业高层管理者科学决策。

(3)资金流与物流的一体性。ERP系统对不同部门、不同机构间的业务协调处理,科学规划与合理应用企业内部的资源。基于该系统的约束和规范特点,高效、迅速周转企业的资金,增加控制成本的力度,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4)互动和共享信息。借助高效、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综合现代化的应用系统,通过高效传输信息的渠道,在不同部门和不同机构之间共享信息,互相交流信息公开了全部的工作环节,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

(5)准确、权威的数据。ERP系统在运行中表现出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避免系统产生运行差异,保证数据的精确和实时性,严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从而预测与控制企业的预算。

(6)绩效的动态管理。ERP系统采集、存储、分析信息的功能,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对有关信息的科学应用,对企业的管理与决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ERP系统借助企业经营生产的有关数据判断自身的绩效变化情况。

2.3 ERP配网工程管理的流程

在配网工程建设中,从多个方面实现全过程管理。只有如此才能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终极目标。ERP系统的配网工程管理工作流程见图1。

实施ERP系统有利于全过程控制工程竣工,从而更好监督和控制项目施工[2]。

3对ERP系统管理模式应用的建议

3.1 加强项目立项管理,减少项目变更

配网工程管理的流程复杂,在设计中坚持“优化配网结构,提高配网运行安全”的原则,借鉴有关配网工程的典型方案,实现标准化设计与优化设计,防止反复修改,保证施工进度。但现实情况是配网工程相对分散,单体工程造价不高,现场勘查不复杂,现场施工时普遍存在签证与设计变更的现象:配网工程立项过程未彻底勘查现场,相关处理政策较模糊,导致施工时难以办理政策手续,影响了项目的实施;电力电缆的大规模应用,产生了很多电力管沟,若后期难以妥善维护,将导致不少电缆通道发生水淹和管堵的现象,无法顺利敷设电缆;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需求增大,引起局部的电源点缺乏,反复发生线路负荷割接的问题,进一步引发工程变更。

电网公司采取全口径管理配网工程的方式。首先要尽量避免出现输电瓶颈的现象,努力推进大型变电所扩建项目的建设,保证输电主通道开展大规模建设项目;其次全面掌握用户的新需求,禁止发生浪费线路容量的问题,对新建变电所,要避免以凑容量的方法达到容量要求;再次适当约束小用户的业务需求,结合容量核准的规定释放一定容量,由相关部门对释放容量统一扎口管理;最后合理规划年度成本项目。电网公司做好配网相关的可行性分析,全面勘查施工现场,注意把控政策的处置点,保证顺利建设工程。在具体实施中,科学利用项目变更流程。

另外,电网公司积极管理配网项目的预算。配网项目的现场签证与设计变更问题相对普遍,一定程度影响了项目的预算费用。而ERP系统严控项目预算,故项目完成施工后尽快结算,以便对系统锁定的预算费用有效释放。

3.2 加强项目设计管理,保证物资准确

配网项目有很多类型,涉及了复杂的设备与材料,设计人员结合实际情况挑选物资,带来相同的工产生不同的设計的现象,有关人员要发现配网项目的不同类型,设计典型的标准,防止遗漏物资的类型。

3.3 加强管理工程物资,严控领退料

工程实施的基础是工程物资,其对工程施工计划到工程结算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1)这一模式对固定工程物资提出了估算的要求,包括计算物资类型,精确掌握物资数目。该模式容易在工程施工时遗漏物资的类型和数量,而增加物资的库存。

(2)项目物资模式主要上报单个项目的物资。该模式不断提高了工程设计的要求,缩短了物资招标时间,适用于规模相对庞大的单体工程。这一模式容易造成领退工程料的物资需求与现实需求相悖。另外,ERP要求上报物资结束时分隔全部的物资型资产,确定物资的资产归属,便于后期顺利完成增资。

电网公司结合工程的类型,在资本性工程增资时明确所需的设备数目及资产分摊模式,将WBS标准结构的物资清册应用于设计平台;完工后,施工单位立即实行拆旧、退料等操作,保证工程决算物资与项目消耗物资对应。

3.4 加强项目进度管理

传统工程转资模式的暂估增资具体在竣工后出现,竣工结算后才真正实现增资。但ERP系统以自动转资达到设计目标,省略了暂估增资的过程,竣工后立即开始增资,该模式对工程验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ERP系统的验收与工程验收方式不同,前者对工程使用物资的审核更详细,即使用了工程物资清册,而传统验收方式只需根据施工变更或图纸实现验收,不需要详细考虑验收的设备与材料。另外,REP验收工作还要慎重思考台账新增的要求,工程完工的1~3个工作日才能开展验收工作[3]。

4结束语

综合分析,优秀的管理模式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应用且持续调整。ERP系统在配网工程管理中应用,结合现代企业的发展特点获得最大化的效益。ERP系统提倡的集成化管理模式与电网企业发展需求相符,因此ERP系统提高了配网工程管理水平,保证配网管理的质量,以满足公司对工程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磊.浅谈ERP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环球市场,2018(23):53,81.

[2] 杜霞.基于ERP环境的国有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7):144,155.

[3] 王珂.基于ERP的电力工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5):11.

猜你喜欢

配网工程管理模式
配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电力配网施工作业的安全管控实践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如何实现配网工程结算标准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