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2020-09-06陈建甫
陈建甫
摘要:现如今社会发展对于大学生的需求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公办院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已无法完全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尤其是在人才市场中技术应用型人才缺失数量庞大,民办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张发展有效弥补市场发展需求,也因此民办高校数量在高等教育体制的占比规模在不断增加。在受到大学扩张政策的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毕业数量大幅度增加,但由于民办高校学生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对民办高校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育提升的路径进行分析,旨在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 就业竞争力
引言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当下最大的民生,需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以及积极就业政策,实现高校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受到民办高校学生生源以及民办高校声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难以满足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在此情况下,需要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多个角度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育提升路径,培养满足社会发展以及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个人能力。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提升的价值
(一)满足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
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AI技术、5G技术、量子通信等高新技术的发展,都是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大力支持。高级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中,是需要民办高校以及普通高校对院校学生进行大力培育,确保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能够服务于国家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转型设计中,肩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责。
(二)符合民办高校科学定位需求
现阶段的民办高校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教学定位在应用型、技能型高校,培养出的高校大学生主要服务于地方建设,因此民办高校的教学定位较为明确。但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课程尚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在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课程设置方面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较为缺乏,同时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缺乏进一步细化,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定位进行明确,对于民办高校科学定位目标的明确极具现实意义,对于扩大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空间也具备促进作用。
(三)满足大学生的自我追求
民办高校虽然与“双一流”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业差距,但民办大学生同样也具备追求自身价值、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民办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的特长优势,针对的开发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特长,提升民办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就业自信,做好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能够有效满足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追求。
二、培育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
(一)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大學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现如今由于部分大学生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其就业观念中存在好高骛远、心浮气躁的情况,对于这一类大学生而言,他们既希望拥有体面轻松工作,又希望工作的薪酬相对较高,为此需要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的实际竞争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理性看待自身的就业发展问题,同时大学生需要有意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在新经济常态背景下,人才市场更加注重毕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因此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科学文化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同时还要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主动把握可发展的发展机遇,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专业实践之中,继而有效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注重高校教学引导作用,强化大学生的基础竞争能力
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民办高校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以及构建的实践平台,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以及个人素质提升有着极大影响。民办高校在受到教学资源配置情况以及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的限制情况下,需着重发展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基础竞争力,借助专业的交流平台建设以及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建设来提升学生的基础竞争力。民办高校需要尽可能整合院校内的教育资源,为院校学生搭建专业多功能化的交流平台,同时通过引进优秀的教师队伍,对民办高校教师进行系统化多方面考评,继而提升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学生基础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深度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氛围
1.企业可参与高校的学生培训工作
社会企业对学生专业课程设置起着决定性作用,加深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可实现企业直接参与民办高校课程教育之中,尤其是对新兴专业以及市场热点岗位中,企业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为专业。这是由于企业对于市场了解程度要远远高于民办高校的教师,对于自身人才需求标准更为直观了解,可根据自身的岗位人才需求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训,达到民办高校与合作企业共赢的局面。
2.企业可参与对学生的教学管理
企业需要与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企业在参与民办高校开展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不能过度干预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针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参与工作主要集中在学校教学评价与综合考试之中,企业可将职业技能竞赛纳入学生教学管理之中,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设置相应的行为标准,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帮助学生快速适应企业岗位角色。
(四)民办高校需要对专业结构设置进行优化
在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发展的背景下,民办高校中的传统专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趋势,为此民办高校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前瞻性管理理念,对专业结构的优化设置进行预判,避免民办高校在进行周期性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生人才断层以及人才匮乏问题。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需要集中学校的人力、财务,重点发展特色专业,而不是单纯以市场为导向设置院校专业,民办高校需要对特色专业进行重点发展和扶持,有效提升大学生专业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成果,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强化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1.提升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大学生个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现如今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结构标准在不断提升,为此需要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行完善,确保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满足岗位应聘标准,需要借助合理的课堂规划工作以及教学活动来夯实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同时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就业目标以及获取的专业知识,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结构。
2.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在高校求学期间可通过参与实践培训工作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如需要大学生直接参与到厂家的生产工作的培训技术,大学生可在生产环节中获得课堂上从未教导过的相关知识,同时大学生也能学会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大学生也可选择在课余时间或是寒暑假时间参与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提升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为日后的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工作经验,为自身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民办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国家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作为学生核心能力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进行再次定位明确。民办高校需要在院校内营造“众创创业”的创业氛围,从源头上解決大学生结构就业问题。同时需要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民办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实现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完善,在体现民办高校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落实高校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推进创业教育发展进程,吸引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项目,自主开展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六)引领学生制定并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进程中,民办高校管理层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开展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学,利用鼓励模式以及互动教学模式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方针进行全方面讲述。同时需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开展分层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专业实践提供帮助。此外需要对市场就业信息进行系统化收集,传授大学生岗位应聘技巧,同时做好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跟踪工作,发挥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作用。
(七)构建完善的职业技能培养机制
为了避免发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民办高校借鉴普通职业院校的技能培训经验,以民办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构建完善的高校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帮助高校大学生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民办高校可将技能培训与教育资源沟通相连接构建互动平台,制定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核激励机制,组织并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培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就业竞争能力。此外,可将职业标准纳入教学考核标准之中,加强民办高校教学之中的职业技能培养力度,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统一,为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提供保证。
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但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民办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艰难问题已愈发明显。为此民办高校需要有意识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确保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第二批普通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三叶草”辅导员工作室(项目编号:陕教工生〔2019〕2号)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樊凤金.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探析——以北部湾大学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1):127-130.
[2]刘黎明,刘戎.校企合作提升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9,17(34):213-215.
[3]汪丽娟.新常态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探索[J].决策探索(下),2019(06):65.
[4]谭思晴.大思政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J].科技资讯,2019,17(15):207-208.
[5]孙禧媛.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大连某高校创新实践基地为例[J].智库时代,2019(10):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