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与恩施近代化
2020-09-06宋瑾
宋瑾
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捍卫民族生存权利的神圣的自卫战争和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全国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在党的领导和影响下自发地开展反抗斗争,积极投身革命。恩施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僻处鄂西边陲,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长期以来处于极为落后的水平。1938年,随着抗战形势的演变,湖北省政府决定西迁恩施并开始了一系列鄂西后方的建设工作,这大大推动了恩施的近代化进程,为恩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关键词:抗日战争 恩施 近代化
一、抗日战争前的恩施
(一)地理位置及战略方位
恩施僻处鄂西边陲,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属湘、鄂、川、渝多省交接地带,素有川鄂咽喉、荆楚屏障之称,是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门户和主要通道。1931年中日战争拉开序幕,1938年秋,国民党军队在武汉会战中战败,战线西移,为持久抗战,湖北省政府及所属机关于8月15日迁往宜昌,11月中旬又迁入恩施,恩施“以县境壤接湘黔,扼巴蜀咽喉,山谷深邃,形势险固,乃定为战时省会。”1940年夏,宜昌沦陷,原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部随即西迁恩施,恩施山城即成为湖北省第六战区的指挥中心。直至抗战结束,作为抗战陪都重庆的门户,恩施作为华中地区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地,在全国抗战中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社会经济状况
重山复岭的山地环境极大地限制和阻隔了恩施社会经济的发展,战前的恩施,社会经济相较于周边地区长期处于落后水平。就耕作方式而言,由于历代统治者实行的民族隔离政策及地缘劣势的束缚,这里的生产方式长期得不到革新,恩施“在万山中,高低田地皆用牛犁……至远乡之绝壑危坳,耕以人力,方春视可垦处,伐木烧畲……”;工业方面,恩施地区“因交通困难,民气不斗,工业幼稚,亦无工厂之组设。”工业发展十分缓慢。恩施地区虽矿产资源丰富,但“各种矿产的开发甚为落伍”。商业方面,自给自足的“山寨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工业的落后、交通运输的局限都严重限制了恩施地区商品的流通和贸易的发展。因而,战前的恩施,社会各方面发展一直处于极为落后的水平。
(三)文化教育
恩施作为历史上巴人的生息地,历来被视为蛮夷之地。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带来的信息闭塞和思想行为上的落后,加上历代统治者“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民族隔离政策的影响,使得土家人同外界的联系十分困难,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缺乏内在动力。清朝改土归流前,恩施长期处于土司的控制和管辖下,一般土民没有受教育机会。改土归流后,恩施设立了府学、县学、书院等,一般土民皆可上学。清末民初,“新政”进一步促进了恩施学校教育的发展,施南府建立起了中学堂。辛亥革命时期,为策动施南反正、开展革命宣传工作,恩施籍知识分子先后组织建立了教育研习所、科学补习所、日知会、风俗改良会等,促进了恩施民众思想的解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又在湖北军政府的推动下建立了不少公立、私立学校,但随后的军阀混战致使恩施的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极大破坏,发展极为缓慢甚至停滞。
二、抗日战争在恩施的开展情况
土家族在恩施少数民族人口中占多数,土家族天性劲勇尚武,造就了恩施人民勇纾国难、不畏强暴的民族秉性。抗日战争爆发后,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恩施人民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中,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国家危难当前,为共御外侮,国共两党走向第二次合作,由此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国民党及恩施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
1940年陈诚任恩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政府主席。1943年夏,日本第十一军为打击中国第六战区部队,发动鄂西战役,重创中国军队第六战区的第29集团军、第10集团军和江防军。鄂西告急时,陈诚在云南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奉命由滇飞渝,于5月17日赶回恩施指挥。陈诚在鄂西战役中,根据恩施当地复杂地形,进行科学作战,经中国军队的猛烈还击,使日军攻势锐减,后来第六战区在中美空军的支援下展开全面反攻。陈诚在恩施地区指挥抗日斗争,为保卫恩施以及进而保卫陪都重庆做出了巨大努力。
在国民党军队中,有不少恩施籍少数民族军官,他们英勇奋战、冲锋杀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恩施来凤县土家人向麟。他早年考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训练班。全面抗战爆发后,向麟积极投身抗日斗争,率部多次与日作战,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牺牲。
(二)共产党领导恩施人民进行的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负责敌后战场的作战,在恩施地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救亡活动。抗战爆发后,中共鄂西特委和川东南工委先后派党员到土家族地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组织和动员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抗战时期,成千上万的流亡青年学生, 分散在恩施、建始、宣恩、利川、咸丰等县的联中各分校。当时,联中学生中党的力量相当强,共产党员积极宣传抗日救亡,纷纷组织进步青年成立歌咏队,学校里充满了抗日救亡的爱国氛围。”
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恩施各少数民族不顾个人安危,加入党组织,积极从事抗日斗争,涌现出许多抗日英雄。例如,恩施咸豐人秦家柱,土家族抗战中第一个击落日机的飞行员。1937 年8月18 日,在奉命轰炸日舰队的战斗中,秦家柱见到飞机被损严重已经不能与敌人继续周旋战斗,当即决定杀身成仁,他试图冲撞下面的敌机,与之同归于尽,身受重伤的秦家柱把握住方向,让拖着浓烟烈火的飞机径直向日本海军的旗舰“出云”号撞去;可惜,日舰发射的高射炮火愈加密集,秦家柱的座机未及目标即被击中,爆炸解体,坠于江中,秦家柱最终壮烈殉国。在抗战中牺牲的土家英雄还有牟伦扬,恩施利川汪营镇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 牟伦扬立志抗日救国,遂奔赴延安,入陕北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后被分配到《抗敌报》任编辑、记者,创作了大量富有战斗气息的战地通讯、杂文和诗篇,激励了根据地军民英勇抗击日寇。他还兼任报社自卫队队长和印刷厂厂长,经常带领报社全体人员打游击。1943年4月7日,牟伦扬所在部队遭日军包围,激战突围中,他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4岁。
三、抗日战争对恩施近代化的贡献
从恩施的近代化进程来看,抗日战争是恩施近代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尤其是湖北省政府迁入后,对恩施的经济、交通、教育等进行了开发和建设,并取得相当成就,为恩施的近代化提供的新的历史机遇,极大地推动了恩施近代化进程,为解放后恩施各方面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社会经济得以全面发展
1938年12月22日,时任省政府主席的陈诚便意识到了经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鲜明地提出口号“开发鄂西”“建设后方”,决心用治军的办法来治理经济和行政。1940年9月,陈诚制订《施政要旨》十项,作为日后行政的准则。随后,于1941年6月起草制定了《新湖北建设计划大纲》,该“计划”涉及发展经济、改善鄂西交通、实行计划教育、整饬吏治、实施新县制等各个方面。
第一,制定粮食增产计划,推行两季耕作,扩大耕地面积。鄂西地区长期实行一季耕作,农业单产和总产量相对较低。加上抗战期间为建设恩施交通、修筑防空洞、壕等,征用民工,致使田园荒芜,农业更加颓废,粮食减产严重。为此,省政府迁入后,即大力提倡和推行两季耕作,以增加粮食产量;开垦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此方案首先在恩施、咸丰和宣恩3县试行,1940年,实行当年即增加冬种面积60329亩。同年底,湖北省政府发布《湖北省扩大耕种冬季食粮作物实施办法》,此办法实施后,1941年,鄂西各县实现粮食增产约14万担,缓解了国统区后方等粮食短缺问题。
第二,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恩施僻处鄂西边陲,历来不受政府重视。虽有长江支流——清江河贯穿,水力资源丰富,但水利开发不足,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直到省政府西迁后,为减少旱涝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决定大规模兴修水利。这一时期,省政府拨款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恩施胜利渠、咸丰咸惠渠、建始广润渠、利川南坪水道、建始三里坪工程、高桥坝工程等。工程经费共计1496194元,受益耕地达248200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恩施的旱涝灾害,确保了粮食产量。此外,国统区后方各县还修建了大量小型农田水利,使312275亩耕地受益,粮食共增产185480担。
第三,大力扶植工业,兴建各类工厂。随着省政府等迁入,恩施地区外来人口急剧增加,外来货物来源绝断,军需民用物资供不应求,因而使工业获得了短暂的发展机会。为满足军需民用,鄂西后方兴建了大批工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恩施煤矿场的兴建。此外,具有一定规模的省营工厂有:恩施纺织厂、恩施造纸厂、宣恩陶器厂、咸丰化工厂、利川硫酸厂、巴东炼油厂、巴东机械厂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县营工厂有:恩施石灰厂、咸丰纺织厂、建始纺织厂等,改变了恩施长期以来的工业落后局面。
(二)交通运输业得到明显改善
交通运输对于补给抗战物资、维持后方社会经济生活尤其关键。抗战爆发前,恩施交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运、公路、航运均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省政府迁入后,十分重视恩施战区的交通建设,交通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第一,补修和拓展原有公路。战前鄂西公路不仅数量少且利用率极低。省政府西迁后,根据鄂西后方的需要和能力,决定对原有公路进行修复和拓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巴石公路的整治。巴石公路又叫巴咸公路,连接巴东至咸丰西南部鄂川交界的石门坎地区,总长342.5公里,为战时鄂川陆路交通的主要通道,也是国民政府战前修筑的(南)京川公路的一部分。巴石公路整修后,改善了该路的交通状况,提高了其运行能力。
第二,大力开辟人行道和修建驿站。恩施多山的地形致使修筑公路十分困难,加上抗战期间较少使用汽车,运输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因而湖北省政府将路政建设的重心放在开辟人行道和修建驿站上。省政府迁入恩施之初,鉴于鄂西地区公路运输能力有限、军民运输紧张的局面,新修了多条人行道,并令各县修筑驿道,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行道交通网,并组建了一支庞大的驿运大军,使之成为鄂西后方军事运输的主力。
第三,开通航道。清江河做为恩施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湖北省境内仅次于汉江的第二大河”,其航运价值及开发潜力不言而喻。为此,湖北省航政处将整治清江航道作为重点,同时尽可能地增加航运里程。当时,从利川县运往恩施的物资,大都采用水陆联运方式,陆运至恩施屯堡后,再转水运至大龙潭或恩施城。航道整治后,物资运输基本全靠水运。
第四,飞机场建设。恩施复杂的地形极大地限制了陆路和水路交通的发展,航空运输的补充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1933年恩施始建机场,但直至1938年扩建后,仍然只能起降小型飞机。1940年初,国民政府历时两年再次对恩施机场进行扩建,此次扩建大大提高了机场的飞行起降能力。抗战期间虽多次遭到日机轰炸,由于恩施县政府采取“随炸随修”的措施,组织了上千人的抢修队确保机场的安全使用,使之成为鄂西后方联系西南重庆的重要通道。
(三)文化教育事业的跃进
恩施教育素来落后,长期被视为蛮荒外化之地。1938年湖北省政府迁入后,武汉各中级以上学校也相继迁入,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使恩施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勃兴之景。
第一,颁布教育法案,增加教育经费。为迅速改变鄂西后方落后的教育状况,湖北省政府在《新湖北建设计划大纲》中对发展教育作了5年规划,并出台46项法规专门解决存在的教育问题。1942年7月,湖北省政府正式通过了《公费制度实施办法》,规定:“除了学费、图书费、体育费、实验费、宿费一律免收外,还供给,甲:主食每名每日发米22两,乙:副食、食盐每名每月发10市两,代用金随物价高低而定,丙:年发棉服一套、单服一套。”决定对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一律实行公费。由此,教育经费大幅增加,1943年居各项预算经费的第一高位,打破了民国以来记录,“不但系全国各省罕见之情形,亦系世界各国教育史上仅有之奇迹。”
第二,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初等教育方面,1939年湖北省政府在各县设省立小学,恩施作为全省教育的示范区,省立小学的数量占到了全省的三分之一。中等教育方面,战前恩施境内仅有省立十三中和私立清江中学两所初级中学,为扩大教育覆盖面,1938年湖北省教育厅联合全省各类中等学校为一体,成立了“湖北省联合中等以上学校”,简称“联中”,并将本部设在恩施,随后恩施除鹤峰的7个县都迁入了中等学校。高等教育方面,省政府迁入后,湖北省农业专科学校随迁恩施,1940年升为湖北农学院,为现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1941年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恩施五峰山开办,后改名国立湖北师范学院,为现湖北大学前身。1943年湖北医学院、湖北工学院陆续在恩施建立。小小的山城恩施当时能有如此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实属罕见。与此同时,湖北省政府当局还出台了各类优惠政策扶植职业教育,推动了恩施教育近代化。
参考文献:
[1]恩施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恩施文史资料—恩施县抗战史稿》第五辑[M].1992.
[2]史玉根:《陈诚新传》[M].人民东方出版社,2013.
[3](同治)松林等修:《增修施南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 [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837.
[4]集溪:《湖北恩施县社会概况》[J].明耻,1935.2.
[5]李捷等:《湖北矿产调查 鄂西鄂北部分》[R].1940.
[6]蒋君章:《湖北资源论》[J].新湖北季刊,1941.01.
[7]同治《长乐县志》卷3《山水志》.
[8]徐阳等:《陈诚评传》[M].台北群论出版社,1986年.
[9]于麗,田子渝:《陈诚与湖北抗战》[J].抗日战争研究,2000.03.
[10] 廖圣清:《恩施革命斗争史简介》[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4.02.
[11] 夏国康,葛圃:《鄂西抗战文化斗争的概述》[J].鄂西大学学报,1986.01.
[12] 陈诚:《湖北省政府工作之近状与今后施政之要领》[Z].湖北省政府编印,1939.
[13] 陈诚:《湖北省政府施政要旨》[Z].1940.
[14]湖北省地方志编篆委员会:《湖北省志·经济综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
[15] 湖北省政府统计室:《湖北省统计要览》[Z].1942.
[16]湖北省政府:《湖北省统计年鉴》[Z].1945.
[17]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地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18] 恩施县国民政府:《恩施县抗战史料》,湖北省档案馆藏,案卷号:LS3-5-5514.
[19]湖北省政府:《湖北省计划教育实施概况》[Z].1943年.
[20]湖北省档案馆馆藏:《湖北省学生公费制度之实施目录》[Z].湖北省政府编印,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