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失本,三不易”谈翻译标准
2020-09-06王谦
王谦
摘要:道安,东晋僧人,佛经翻译的组织者与评论家。他提出来的“五失本,三不易”虽为东晋时期译经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性归纳,却涉及诸多现代翻译学理论要素,如句法、修辞、文体、受众、时空、主体性等。立足于“五失本,三不易”译论,谈及异语翻译和同语翻译的“失本”与“不易”,从翻译标准角度,以麦克司·威伯《夜》的两个中译本为例,探讨翻译标准。
关键词:道安 五失本 三不易 辜正坤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4-0080-02
道安(314—385),东晋僧人,佛经翻译的组织者与评论家。虽未尝自有所译述,然苻秦时代之译业,实由道安主持;苻坚之迎鸠摩罗什,由道安建议;《四阿含》《阿毗昙》之创译,由道安组织;翻译文体,由道安厘正。除此之外,道安还协助赵政主持前秦的佛经译场。[1]作为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道安在其所撰《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译论: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语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百合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六百通,迭查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2]
细看“五失本,三不易”,虽作于公元382年,为当时译经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性归纳,却涉及现代翻译学理论的各种要素。就语言本身而言,“五失本”第一条涉及句法层面;“五失本”第二条涉及修辞层面;“五失本”第三条涉及文体层面。就语言以外而言,“五失本”第一、二条涉及受众层面;“三不易”第一条涉及时空、文化层面;“三不易”第二、三条涉及主体性层面。各种层面的因素叠加,使得翻译变得尤为困难。
一、异语翻译和同语翻译中的“失本”与“不易”
上述现代翻译学理论的各种要素,不单单见于“译胡为秦”,也存在于异语翻译和同语翻译之中。
1.异语翻译的“失本”与“不易”
以英译中为例:
Strange voices were heard whispering a strange name.
译文1:可闻怪声低语一个更怪的名字。
译文2:或闻怪声低唤更其怪诞之名。
译文3:听得见一些怪声低语着一个更怪的名字。
译文4:奇怪的声音被听见耳语着一个更奇怪的名字。[3]42-43
对照“五失本”第一条,如完全按照英文句式翻译,则是译文4;如考虑中文句式特点,则是译文1、2、3。对照“五失本”第二条,如考慮文法修辞,译文2的“或闻”“怪诞之名”比其他译文的“怪的名字”“听得见”更为文雅;如考虑文体修辞,原文8个单词,译文2有12个字,在音韵和节奏上则更为相似。对照“五失本”第三、四、五条,因所给例证是英文单句,不存在“叮咛反覆”“义说”“反腾前辞”;单就文体层面说,四种译文皆忠实原文,翻译成了单句。
对照“三不易”第一条,如考虑时空层面,译文2偏文言,时空距离更远,译文1、3偏白话,时空距离更近;如考虑文化层面,译文3在人群中的可理解程度最高:一是因其合乎汉语表达习惯,二是因其乃白话写作,用词简易。对照“三不易”第二、三条,涉及译者主体性,虽不谈及“愚智天隔”,但译者翻译角度、中英双语水平都能有所体现。
短短一句便涉及中英句式、文体修辞、时空、文化、译者主体性等多个层面,足显翻译之难。
2.同语翻译的“失本”与“不易”
中国的文字弹性极大,文法变迁极小,因而一千年前甚或两千年前的一首诗,往往能以原文诉诸今日的读者。[3]4可若文章涉及晦涩难懂的术语和专业知识,理解、翻译仍存在难度,可谓对应“三不易”中的第二条。
如老子中有云: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今译:虚空的变化是永不停歇的,这就是微妙的母性。
微妙的母性之门,是天地的根源。
它连绵不绝地永存着,愈用愈出,无穷无尽。[4]
若无今译,大多人可能很难正确理解“谷神”“玄牝”两词之意,更别说用通俗易懂的汉语表达出来。
二、翻译时“失本”与“不易”的应对之策
那么,针对翻译中易出现的“失本”“不易”,译者应如何处理呢?
1.遵循相关翻译标准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多种目的和多面功能的活动,绝不可从一个平面加以研究。任何想把某一特定标准举为绝对意义上的最高标准,或以不变应万变、死守教条的做法,都是不符合翻译法则的,是不科学的。[5]正因如此,自古以来,翻译标准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忠实、通、美”,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虽然丰富了我们对翻译的认识,但关于翻译的标准,目前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分歧众多。
辜正坤从多元真理观出发,站在哲学的高度,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即从纯语言角度、问题形式角度、问题风格角度、特定场合因素角度等确定标准,并将标准分为通类基础标准系统、分类系统特殊系统这两类标准系统。[6]为直观和客观衡量翻译质量,辜正坤还提出了“最佳近似度值”和“翻译容错率”两个概念,体现了翻译标准系统内部的辩证性和互补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道安所提出来的“五失本,三不易”问题。
2.辩证相关翻译标准
为更好地论证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本研究特意选了麦克司·威伯(Max Webber)的一首短诗《夜》(Night),对比研究郭沫若及辜正坤两位的翻译,只因千百年来,“诗歌可译与不可译问题”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诗歌可译与不可译”问题上,大体有五种情形:(1)全可译因素;(2)大半可译因素;(3)半可译因素;(4)小可译因素;(5)不可译因素。大致来说,全可译因素包括诗歌行数、等值词汇与短语、某些人名与地名、基本情节、一些句法结构,以及诗的基本思想。如上述情形不能全译,或虽可译而不能全者,则多属于大半可译因素、半可译因素或小可译因素,如大多词汇、短语、修辞手法、文体风格等。然不可译因素,则为韵律、节奏、音节发音、特殊修辞手法等。
下为英诗《夜》的原文,以及郭沫若、辜正坤两位的翻译:
原文:Fainter,dimmer,stiller each moment,
Now night.
郭译:愈近黄昏,
暗愈暗,
静愈静,
每刻每分,
已入夜境。
辜译:一刻比一刻缥缈、晦暗、安宁,
夜,来了。
威伯这首诗相当简短,诗的第一行九个音节,第二行两个音节。且第一行巧妙用长度来暗示黑夜来临的渐进过程,第二行则以其短来体现夜似乎是在人们不知不觉间降临的。若从本诗的可译因素来看,标题和作者姓名可看作全可译因素;其余部分多是大半可译因素;可看作不可译因素则为fainter,dimmer,stiller三个词的尾音,以及now的机智。从语音标准、语法标准、语义标准来看,原诗的全可译因素郭沫若都做到了;不可译因素均未译出。至于大半可译因素郭译以意译为主,大致传神。至于辜译,较之在形式上和字数上更接近原诗。巧妙用二字词组分别对应双音节词fainter,dimmer,stiller,并用“一刻比一刻”来译出原诗中的“er”尾音。至于“now”,辜译用一逗号来传达其停顿语气。就总体效果及局部效果讲,辜译无疑比郭译更接近原诗。[7]373-376
谈及“五失本,三不易”所涉及的句法、修辞、文体、受众、时空、主体性等层面,辜译相较郭译在句法、修辞、文体层面上更为出色。就受众层面来说,两译本皆立意完整、表述清晰;就时空层面来说,两译本的语言皆能体现当时中文语言特点(原作者生存年代对应中国的清末民初);就主体性层面说,两位译者都体会到了原文主旨和韵味。但“郭老译此诗时,关于翻译标准问题尚停留在‘信、达、雅这种含糊的标准上,自然难以兼及原作的音、形、义、信笔之处时时有之”,“若以更为严格具体的最佳近似标准系统加以衡量,自不免有捉襟见肘之嫌”[7]375。可见,如借助多元化的翻译标准,许多翻译问题都能较为妥当地得到解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言简义丰,影响深远,并且涉及了诸多现代翻译学理论要素;然辜正坤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乃站在哲学的高度,具有辩证性和实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翻译实践和解决翻译问题。因此,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不但要提高外文理解力和中文表达力,还应遵循相关翻译标准,辩证思考翻译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翻译家词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10.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18-19.
[3]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42-44.
[4]杨牧之.中华古典文化精粹:老子(中英文对照)[M].韋利,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11.
[5]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37.
[6]范先明.辜正坤翻译思想研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93-106.
[7]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73-376.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