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视障群体声环境感知和需求分析的公园绿地设计

2020-09-06郭怡萱林墨飞任欣欣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盲生触觉群体

郭怡萱 林墨飞 任欣欣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大连 116024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视障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专门服务于这一群体的绿地休闲空间相继出现于发达国家,如德国莱比锡市盲人公园、英国特朗科威尔花园以及美国贝蒂奥特盲人语音公园等[1]。相比之下,国内大陆地区针对视障群体服务的主题公园相关理论与设计手法并不成熟[2],因此,完善我国视障群体户外空间设计系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大连盲聋学校东侧绿地改造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场地声景观设计,结合五感相通原则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3],建立一座实用型盲人公园,为盲聋学校教学提供户外课堂,搭建特殊人群与社会普通人群相处空间,为我国视障群体户外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1 视障人群特征与特殊需求

视障者的心理行为特征主要包括幻想、焦虑、孤独、自卑、内疚等人格倾向,他们的内心情感丰富、情绪敏感不稳定、易产生偏激行为;而感官特征主要包括听、触和嗅3个方面。听觉是视觉障碍者辨别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生活中长期的实践与积累,他们能够听到许多常人不易察觉到的声音,并利用声音辨别获得方位感;触觉对于视障者感知外界事物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指尖的触觉敏感度较常人更为发达[4];另外,他们能够利用嗅觉根据空间中的气味来辨认自己所处的环境。

视障者的基本需求包括心理需求、空间需求以及景观设计需求。在心理需求上,当视障者进入陌生环境时,需要采取一些造景手段以及利用相关装置协助视障者缓解心理压力,降低他们对外界的排斥,对于极其不喜欢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群体应设置独立活动空间。在空间需求上,安静的空间可以帮助视障者在感知外界环境时减少不必要的听觉干扰,从而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此外,规律性的空间有助于视障者更快地了解环境。在景观设计需求上,视障者虽以听觉为主,但在营造声景观时应充分结合其他感官系统,丰富视障者的景观体验[5]。

2 场地调研及问题分析

绿地位于大连盲聋学校东侧,占地约5 000 m2,四周被多条城市主干道包围,绿地南侧被城市高架桥和居民区环绕,场地活动者多为周围小区居民。因此,主要采用声漫步、调查问卷、校园采访3种研究方法对视障群体以及场地进行调研分析。

2.1 场地调研

2.1.1 声漫步调查

声漫步是一种以听环境为主要目的的行走,使参与者倾听每一处声音,每一组参与者按照事先商定的路线保持沉默行走[6]。在场地中设定7个点(图1),分别以设计师、社会人群体验视障者以及视障者3种身份按同一路径对场地声环境进行感受、测量并记录声音特征,得出场地改造所面临的问题与视障者对于景观设计的真实需求[7-8]。

图1 视障群体与社会群体声音舒适度对比分析

1)以设计师角度进行场地调研的结果表明,场地在白天和夜晚的声音环境不同。白天场地聚集人群较少,场地声环境主要由车流声、鸣笛声、树叶声、宠物声等声音构成,即便周边车流量较大,但是因植被与高架桥的环绕形成噪音屏障,使场地内声环境未受到较大干扰,较为安静;而在下午周边学校放学时,场地声环境由安静变为嘈杂,点5与点7声音响度最大,地势较低的点2为场地内响度最小点。夜间,在场地内举行活动时,人群多集中于场地中央,声音种类杂乱,以歌舞声、叫卖声、嬉闹声等声音为主,每个测声点的响度均明显增大,其中点6声音响度最大,地势较低的点2声音响度最小,随着活动结束,场地环境恢复平静。由此可见,地势的高低会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

2)在他人陪同下进行无视觉行走体验。在心理上,视觉屏蔽会导致方向感错乱,主要感官系统的切换明显影响到对外界声环境的感知程度。在对场地声环境感知上,紧张的心理会干扰听觉注意力,由于需要对地面以及空间环境进行判断,有时会忽略掉一些声源。在基础设施方面,场地多处存在地面凹凸不平的现象,易引发安全问题。

3)为充分了解视障者在场地环境中的感知特征,经校方同意,本次声漫步与盲生定向行走课程一并进行。盲生按指定路径行走,行走过程中对盲生所描述的声音以及在不同节点时的状态变化进行记录。声漫步开始时,盲生紧张的情绪使得其注意力不集中,听到的声音较为单一,但随着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以及情绪的稳定,听到的声音种类变得更加丰富、细致。由此可见,为视障者提供具有安全感的空间环境对于提高视障群体的听力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测量数据显示,对于盲生,点1和点5的声音响度最大,声音舒适度极低,但盲生表示正常响度范围的车流声能够起到辨别方向的作用。另外在行走过程中发现,盲生会根据盲杖与地面发出的触碰声,对地面材质进行辨别,从而感知空间的变化。

2.1.2 校园访谈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视障群体,本次研究在大连盲聋学校校方的协助下对盲生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与盲生教师深入的沟通以及与盲生的互动,研究发现盲生的心理、行为特征因人而异,主要受生长环境、教育环境以及自身情况的影响。多名盲生教师均表示在平时的教学中会结合其他感官系统辅助盲生感知事物,除听觉系统外,盲生则更倾向于触觉,而对于嗅觉,只有经过长期训练以及阅历丰富的视障人士才能准确掌控。盲生教师还反复强调“没有觉得盲生与正常孩子有什么很大的区别,愿意让盲生感知外界,融于社会,但是因为我国目前视障无障碍设施不够完善,并要考虑安全问题以及个别盲生心理的特殊性,所以在盲生接触外界社会环境的问题上至今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阶段。”另外,校方针对采访问题以及设计方案提出了5点重要意见:1)目前导盲犬和高科技仪器的使用率较低,大部分视障者依靠盲杖以及亲属陪同出行,应将视障者行走安全放于首位。2)需考虑地域性城市气候对基础设施材质的影响以及视障群体触觉舒适度。3)充分考虑个别视障者的特殊需求,场地中应单独设置专属空间。4)应充分考虑各个感官系统的相关性。5)希望根据学校相关课程需求营造可以辅助教学的户外拓展空间。

2.1.3 问卷调查

问卷有效填写人数为171人,主要为青年群体、中年群体、老年群体以及生活于国外的中国人,调查问卷结果总结为5个方面:1)社会大众接触视障者的机会较少,且对视障群体并不了解。2)大多数社会大众对视障群体不具排斥心理,但二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有待调和。表1中显示超过50%的人表示不排斥与视障者相处,仅有不到2%的人会感到特别不舒服,而在表2中,接近63%的人表示视障群体被社会大众习惯性归为弱势群体,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大众与视障群体之间交集较少,绝大部分社会人群对视障群体并不了解。3)不同年龄段的社会群体对于声音感知力与喜爱程度存在差异。绝大多数人认为水声最悦耳,其次为舒缓的音乐声,而中老年人却认为舒缓的音乐声更悦耳。4)大多数社会群众与盲生教师观点一致,认为视障者户外活动空间的安全性是首位的,且声景观的营造应与其他感官系统相互结合。

表1 与视障者相处感到不舒服以及害怕的人数及比例

2.2 存在的问题

通过声漫步、校园访谈以及问卷调查3种方法对视障群体和场地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存在4方面的问题:1)场地内基础设施较为陈旧,靠近城市道路的区域盲道铺设以及设施维护不完善,个别位置出现凹陷以及拼接不连贯等问题易引发安全问题。2)视障者处于陌生的环境会有慌张感,四周围合且较为安静的环境对视障者并非是舒服的,临近交通道路的行走区域对于视障者并非是不舒服的。3)在访谈中发现大部分盲生更喜欢相对安静的自然环境,对于人群嬉闹声和个别人工声环境具有较大的排斥情绪。因此,在后期的规划中应对人工声音体验区的营造谨慎思考。4)绝大多数社会大众不存在抵触视障群体心理,所以想营造一个共融的视障群体户外休闲环境,重点在于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3 策略分析与整改措施

3.1 引导浸入策略

调研结果显示,除听觉系统之外,触觉与嗅觉对于辅助视障者感知事物也十分重要[9],故设置3种声景模式。

第一种是听觉声景模式。1)利用地势高差,解决噪音对视障者的听觉干扰。将盲人行走路面下沉,加强视障者行走的安全性,而且也能为场地内的叠水景观提供下沉空间。2)在其他场地出入口设置水景,利用水流的指向性引导视障者进入场地。3)利用地势高差的优势,设置大面积的叠水景观为视障人群营造围合、安全、具有浓厚自然氛围的户外休闲环境。4)在场地内种植较多的大叶乔木,形成天然的隔音屏障;另外丰富的植物群能够吸引虫鸟,形成天然的声景空间。5)增添语音系统使场地形成智能语音网,为视障者营造安全的行走环境。

第二种是听触声景模式。视障者通常利用触觉协助听觉,从而更准确地感知外界环境。触觉景观设计主要包括硬质触觉景观和软质触觉景观两大类[10]。硬质触觉景观主要包括道路铺装、小品设施等,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道路两侧连续设置声控地灯,使视障者通过敲击沿物行走,同时对于其他使用者也能提高场地夜间行走的安全性;2)对于不同场地节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地面铺装材料;3)在节点交界处设置触摸导向设施;4)在人工声景体验区与视障群体私密区可设置能够通过自然的力量催动发出声响的介质[11]。软质触觉景观是指植物、水体、鱼鸟等含有自然特性的景观,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场地中设置水帘,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2)通过在植物疗养区和私密区种植大量植被引起视障者的好奇心,继而抵消对外界环境的排斥感。

第三种是听嗅声景模式。公园的嗅觉景观营造主要是通过配置芳香植物来实现。相关统计表明,97%的视障者十分喜欢植物所散发出来的香味[12],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听嗅结合:1)利用植物的芳香为人们创造疗愈空间,这些植物不仅可以释放香味,还会吸引虫鸟形成自然声环境[13];2)配置一些较好养护的中草药作为芳香植物,其散发出的味道不仅具有安神、镇静、杀菌等作用,还可以辅助学校相关认知课程生动开展,并为学校提供药材储备库[14];3)可根据芳香植物的季相变化合理配置不同的芳香植物,使场地芳香效应尽可能不受季节影响。

3.2 课程体验策略

为辅助学校开展盲生定向行走课程[15],提高盲生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在场地内设置了实践训练区,主要从以下3种模式进行开展(图2)。

第一种是独行模式。独行技巧是针对视障者在了解环境的基础上,在熟悉环境中独立行走的训练课程,包含自身保护、顺墙行走、沿物慢行、穿越空间、寻找失落物体、上下台阶等训练项目。场地内按照课程需求合理设置盲生沿物行走参照物以及语音导向设施,不仅对盲生起到保护作用,也能够使盲生安心训练。

第二种是随行模式。随行技巧是指视障者在他人陪同下随行的训练课程。因场地周围有多处公交车站以及出租车停靠点,所以如何引导视障者正确乘车十分重要。场地中车站旁设置语音提醒设施,车站区域铺设特殊地面材质,不仅可以通过语音设施的提醒辅助视障者即时感知外界信息,还能使视障者通过触摸准确感知车站的乘车方位。

第三种是盲杖辅助模式。盲杖是视障者安全行走最有效、最经济的辅助工具。场地中设置的行走参照物不仅可以帮助盲生沿物行走,也能够配合盲生学习使用盲杖。另外,场地中心区域铺设各类材质的地面可以辅助盲生教师引导盲生通过使用盲杖感受不同铺装材质的区别以及不同握法敲击地面所发出声响的差异性[16]。

3.3 共享休闲策略

图2 盲生课程体验区辅助设施介绍

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视障者在接触外界陌生环境时存有抵触心理,所以在场地规划中应注重对视障群体心理状态的保护,为其提供多种空间模式的选择,通过设计手段辅助视障者逐步与社会融合。将空间模式主要划分为以下3种:第一种为私密空间模式,旨在为视障者在户外空间营造一个专属空间,即为视障者构建一个声压稳定的环境,从心理上营造空间围合感;第二种为半私密空间模式,是在保护视障者心理状态的前提下,建立视障群体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联系,引导其走向社会群体,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使用趣味传声装置将视障群体私密区与社会群体活动区域连接起来形成半私密空间。第三种为共享空间模式,通过在人工声景体验区设置大量的趣味声景体验装置,为所有人群提供一个主要依靠听觉进行体验的空间,既规避了视障者对于视觉系统丧失而引起的自卑感与对外界的排斥感,又使人们在体验过程中获得感官上的平等性,促进交流与融合。

4 结语

视障群体户外空间设计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研究范畴,需要解决的问题错综复杂。针对其特殊性,设计师应严格依据真听、真看、真感受的设计原则,不能仅以自我或单一角度为出发点进行设计构思,应通过多角度、多模式的研究策略与方法制定设计方案,最终实现形式、功能与目标相契合的有机空间。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唤起全社会对视障群体的关注,为今后我国视障群体户外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盲生触觉群体
亚里士多德的触觉科学辨析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基于盲校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
体育课中提高初中盲生身体素质的实践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船内船外
触摸远隔重洋的你解密触觉互联网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