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
2020-09-05窦秀丽于静静
窦秀丽 于静静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 江苏 苏州 215000)
对于创伤性休克来说,属于急诊危害性较大的一种病症,大都是外界强烈冲击导致脏器损伤而发生,机体的血液循环出现改变,微循环平衡被破坏,剧烈疼痛,常伴焦虑、抑郁,再加上出血量大等引发休克,倘若抢救不及时,就可能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8 年4 月—2020 年2 月来我院就诊的62 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乙组同甲组,各31 例。女性28 例、男性34 例。18 ~67 岁,均值42.32 岁。通过统计分析患者基线资料,两组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责任护士观察并记录患者血压波动、脉搏、呼吸频率等,确保及时发现不良并处理;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按照实际情况快速判断症状,对症抢救。根据出血休克、患者受伤部位等,评估风险,尽快补充血容量,配合医师排除休克。甲组以急诊护理为主,为:(1)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不能独立行动,责任护士开展抢救前专项护理,调整体位,下肢适当抬高约25cm,并抬起头部抬起,从而改善心脏、肺部的压迫,保证心脏、大脑等血供。(2)患者大都伴意识模糊,头偏向一侧,确保呼吸正常,及时清理上呼吸道分泌物以及异物,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机械通道,给予患者吸氧,氧气浓度为50%,流速是5L/min,观察其呼吸,当呼吸困难时气管插管。(3)患者易缺氧而酸中毒,适当给予其碱性药物,保证各项指标平衡,如有要时可联用多巴胺。(4)尽早建立静脉通路,确保及时输液,按患者情况以及医嘱进行补液,在输液期间,观察病患者情况,调整输液的速度,观察穿刺部位血肿与否。(5)患者体内器官易受到影响,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要密切监测创伤部位和器官,尤其是胸部压力损伤,封闭胸腔引流;胃肠道损伤者,采取胃肠减压。(6)患者经过基础抢救后,意识有所恢复,但存在不良情绪,所以及时心理疏导,安抚其情绪。
1.3 观察指标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后,统计甲乙两组的预后(死亡、残疾、治愈)、急诊效率(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并发症(器官损伤、血栓)。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比较甲乙两组的预后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预后优于乙组,差异显著(χ2=6.7246,P=0.0347),见表1。
表1 比较甲乙两组的预后[n(%)]
2.2 比较甲乙两组的急诊效率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分诊评估时间少于乙组(t=19.3637,P=0.0000);甲组急诊停留时间少于乙组(t=12.1675,P=0.0000);甲组急救时间少于乙组(t=13.0753,P=0.0000),见表2。
表2 比较甲乙两组的急诊效率(±s,min)
表2 比较甲乙两组的急诊效率(±s,min)
分组 n 分诊评估时间( 急诊停留时间 急救时间甲组 31 0.82±0.25 9.44±1.27 60.71±8.44乙组 31 2.58±0.44 14.71±2.05 92.31±10.48 t-19.3637 12.1675 13.0753 P-0.0000 0.0000 0.0000
2.3 比较甲乙两组并发症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小于乙组(χ2=4.0260,P=0.0448)。见表3。
表3 比较甲乙两组并发症[n(%)]
3.讨论
对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来说,存在病情严重且发展进程快的特点,致残、致死等几率高,一旦错失抢救的最佳时机,就很可能威胁其生命[2]。在患者急诊抢救治疗中,按临床病症以及出血量而制定抢救方案,可缩短救治时间,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同时还需配合护理干预,提供给患者全面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便于改善患者预后[3]。在一般护理中,虽然也考虑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但护理措施不全面[4]。而急诊综合护理是结合实际情况、环境、休克水平、出血状况、受伤位置等,提出抢救治疗措施、专项护理服务和药物控制方案,保证呼吸道畅通,减少出血量,保护受损部,确保抢救最佳的时机,有效提高抢救的质量以及效率[5]。
总之,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急诊护理措施可提高急救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