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2020-09-03刘茜

传媒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应急管理突发事件新媒体

刘茜

摘 要:我国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速度,导致人口聚集,经济集中,进而也增加了城市的“脆弱性”,会不断出现自然灾害等各种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媒体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新媒体的种类及特点,并分析了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2-0-02

一、引言

我国有很多突发事件,会多种类型、高频率的发生,导致很重的灾害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都会有台风、洪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等各种突发事件发生,会有大量人员受到伤害,甚至会失踪或死亡。严峻的突发事件形势,对各级政府的治理能力进行着考验。同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如今不断进行互联网的应用,进行互联网模式的创新,快速实施线上线下服务融合,促进了网民规模的增长。同时,进行了有效遏制互联网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在不断降低,提高了网民对于互联网的信任度。结合国内外经验看出,移动及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对于抗灾救灾等突发事件中具有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的种类及特点

传统媒体通常指的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而新媒体一般指的是各种现代的新型传媒,通常都是利用相应的网络、数字等信息及通讯技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交互式信息及娱乐服务等有效的大规模的提供,进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各种效益。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而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因为世界各国政府都对新媒体大力支持,进而获得了飞速发展。

如今,很多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地进行推动新媒体产业的建设和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新媒体产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其利用建设政策和制度环境,进而促进新型新媒体产业的不断发展[1]。而亚洲地区的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也进行多媒体产业发展计划的确立并进行扶持其发展。我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我国对新媒体实施政策支持的总方针[1]。对于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新媒体主要是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网络媒体指的是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播方式,或者是作为载体实施人和计算机实施传播或交互式信息交流的现代媒体,比如,多媒体电脑、互联网等。在传播角度上看,网络媒体也会被看作是第四媒体[1]。移动媒体指的是以个人移动数字处理终端为依托,利用无线数字通信技术进行开发和应用的电信增值服务,是以手机作为载体,也被看作是第五媒体。其内容是利用手机视频、电視、报刊等形式。新媒体的主要特点是每位网民都是进行信息的使用和观赏者,同时也可能是进行信息的发出者和传递者。

传统媒体时代,广大人民只是进行信息的被动接受使用,而新媒体的使用者更广泛,并可以进行选择,同时可以进行信息发送和传播。并且,新媒体以计算机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具有无限大的容量,也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方便存取,容易检索,进而给进行信息的大量传递提供了方便条件。新媒体信息形态具有多元性,有积极内容,也有消极内容;可信度不是很高;因为受众进行了细分,进而提供了相应个性化的内容;以强大的计算机软件及网页进行各种信息内容展现;传播速度快,文章篇幅短小。新媒体信息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交互性,利用独特的网络介质让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变成了平等关系,群众的选择权增加了,媒体也不能对群众进行摆布。

三、对于突发事件,新媒体的具体应用

发生了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后,传统媒体时代,通常的处理程序是,地方政府进行全面深入的实施调查,对事件发生的因素及责任都完全弄清楚以后,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然后经报纸、电视、广播等相应媒体进行相应信息传递给人民大众。这个过程中,国家政府要对事件发生主体进行的信息汇报实施接受,同时对突发事件主体调查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并监督有关调查结果的媒体传递发布工作。这种进行突发事件处理的过程,只是进行突发事件主体及公众间由政府向人民大众进行信息的单方面传递,对于人民大众及社会的态度怎样,如果不实施调研,就不容易及时了解和把握。如今,新媒体的到来,提出了对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种突发事件实施应急管理的新要求[2]。

第一,突发事件主体进行事件事实掩盖或者进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式很难实施,如今的突发事件信息呈现了多元、实时、网络化形态,形成了庞大的信息海洋。

第二,改变了突发事件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人民大众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递、生产、监督和提问者,甚至会对突发事件出现的原因调查进行共同参与,并共同研究相应应对方法和措施。

所以,新媒体时期,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各种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实施的应急管理流程要实施改变和调整,结合相应突发事件所发生发展的进程,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管理[3]。

第一个阶段是在自然灾害等相应突发事件的发生开始阶段。新媒体具有传播信息量大、途径多、速度快、范围广、实时性强等优势,在发生了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相关地方政府或者是突发事件的发生单位要及时马上开展突发事件的初步调查,同时要尽量早一点组织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对突发事件的初步情况如损失、原因等进行及初步判断,要尽量和大众进行坦诚、公开、平等互动。进行发布的信息要尽量的简洁明了,要求实事求是并准确及时,进而社会舆论可以根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而形成正确的思路和脉络,可以帮助进行社会舆论的平息。发布的信息防止遮掩、唯我独尊、欲言又止等现象,不然会导致公信力的降低,从而会增加社会舆论对突发事件的怀疑,出现负面舆论。

第二个阶段是自然灾害等相应突发事件实施处置阶段。这个阶段是重要阶段,要进行深入全面的进行突发事件的调查,不管调查进展的情况如何,都要对社会进行报告,并且要进行定时、按时、及时的详细汇报调查进展情况,在人民大众的面前对突发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准确、清晰地展示,以更好的稳定民心。另外,人民大众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监督,并实施直接参与事件的调查,也能够利用各种途径对突发事件有关信息进行合理提供,以帮助政府等相关部门尽快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这些工作能够帮助社会大众正确理解和关注突发事件。假如人民大众对事件一直处于质疑状态,会更好的增强突发事件的调查力度,能够对事件信息的公开性增加透明度,也有可能会进行群众舆论的有效平息。

第三个阶段是相应灾害等突发事件进行平息的时期。在相应突发事件得到平息后,不一定就是调查工作和信息传递的结束,要依据当地政府的监督和支持,进行继续严格的详细调查事件,并实施调查信息整理,形成事件整个过程的详细的、综合性的调查报告,并进行公开发布和传递,进而彻底进行事件始末公开,进行人民大众心理和思想的正确引导,使其正确对待和理解突发事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中要保证安全,以安全的思想理念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中,必须重视安全,可是还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种不同的突发事件。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社会媒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今兴起了新媒体,并得到了不断发展,党和政府对其在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非常重视,出台了相应政策和文件,以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并得到良好的发展。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新媒体的不断应用,并逐渐的深入,会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同时也会使人民大众更关注和正确理解相应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庞素琳,房秋文.新媒体时代下政府发声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路径研究[J].中国应急管理,2019(2):41-43.

[2]沙靓,翟裕晖.新媒体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新闻传播,2018,000(005):73-74.

[3]陆文婷.社会媒体情境下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支持体系研究[J].知识管理论坛,2019(4):246-255.

[4]胡莲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科普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

[5]李毅.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D].西南政法大学, 2012.

猜你喜欢

应急管理突发事件新媒体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路径优化研究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