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科技术语翻译技巧刍议
2020-09-03孙慧毛瑞涛
孙慧 毛瑞涛
摘 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国外先进科技文献被引入国内,供广大科技人员、学生进行交流与学习。因此,科技翻译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科技交流中,科技翻译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科技文本中,为确保文章的专业性、准确性和科技性,往往使用大量专业词汇,词汇是最小的专业表述单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重大飞行事故,因而,航空科技术语翻译要求译者能精准传递原文信息,本文先对科技英语文体特点、航空科技翻译现状、科技术语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再结合具体实例,从直译法、意译法及还原法3方面探讨如何精准翻译航空专业英语词汇,希望为航空翻译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科技英语;航空术语;翻译技巧
一、引言
科技英语是从事科学技术活动时所使用的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变体(科技文体)。科技英语自70年代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英语语体。了解科技英语的独有特点,对译者无疑大有裨益。只有把握其特点,才能更高效地分析其结构,准确地传递信息,完成双语翻译。根据译者理解,科技英语文体具有以下特点:
1.客观性:科技文体以描述客观事物为内容,不涉及个人感情和主观臆断。
2.描述性:科技文体一般采用时间、空间、逻辑顺序描述事物特征、状态、过程等。
3.格式化:一些科技文体遵循特定书写格式,如产品维护手册、使用说明、实验报告等。
4.专业性:科学分为多种门类,研究对象不同,科技文体专业亦不同。
2008年国际翻译日将术语学作为主题,充分说明了术语的重要性,而科技术语历来是令许多科技译者“头痛”却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关于航空科技翻译的著作甚少,但翻译需求却在逐渐增加,译者手头经常使用的几本专业性强的双语航空技术词典包括:197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出版的《英汉空军辞典》(已绝版)、1998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英汉航空航天新词典》及199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英航空词典》,它们在译者日常翻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航空领域涉及专业广泛,且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几本词典无法涵盖日常翻译的方方面面,难以完全满足科技翻译的需要,而且很多词典本身的质量尚需提高。
二、科技术语的基本特征
科技术语是表示某一科技领域专门概念的词语,集中反映了科学概念和科技内容。词条量大、词义繁多、专业性强是英语科技术语的特点,翻译时必须根据专业内容准确无误地翻译术语,这是正确理解和再现原文内容的前提,是科技翻译的基础。翻译人员工作时应本着准确、简洁、符合汉语科技语言及其术语的规范化原则,把术语译的准确,从而保证科技译文的质量。
三、深厚的航空专业知识
任意专业的翻译工作,都要求译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航空科技术语翻译亦是如此。一架飞机从设计、定型、生产、試飞到交付使用的过程中涉及多个专业,所以优秀的译者不仅需要扎实的英语基础,还应具有大量的航空专业知识。以译者所在的飞机试飞环节为例,试飞工作涉及力学、结构、机械、航电、发动机、测试等专业,只有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翻译技巧,才能准确翻译航空科技术语。以下是UH-60直升机操作手册中发动机华油系统章节关于发动机金属屑末探测器(Engine chip detector)的一段描述:
原文:The chip detector is on the forward side of the accessory gear box. It consists of a housing with integral magnet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removable screen surrounding the magnet. The detector attracts magnetic particles at a primary chip detecting gap. A common oil discharge from the scavenge pump is routed to a chip detector wired to a cockpit caution light marked CHIP #1 ENGINE or CHIP #2 ENGINE.
译文:金属屑末探测器位于附件传动箱前端,包括外壳和磁-电一体接头,且磁体周围环绕一个可拆平网。探测器在金属屑末主要检测区吸附磁性颗粒,从回油泵泵出的滑油流向屑末检测探头,此探头与座舱内标识为“#1发动机屑末”或“#2发动机屑末”的告警灯相连。
上段包含的航空专业术语多达8个。其中“chip detector”指的是“金属屑末探测器”,常用于滑油系统;“accessory gear box”指“附件传动机匣”;“integral magnet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指“磁-电一体接头”;“removable screen”指“可拆屏网”;“magnetic particle”指“磁性颗粒”;“chip detecting gap”指“金属屑末检测区”;“oil discharge”指“放滑油”;“scavenge pump”指“回油泵”。对这8个术语含义的准确理解是翻译这段英文的关键,任何一处术语翻译错误都会导致整段文字翻译失败。因而,理解航空专业术语的含义至关总要。
四、航空术语翻译技巧
英语中,词汇是最基本的要素,专业术语更是航空翻译的难点和重点。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许多译者已经总结出不少技巧:凌渭民在《科技英语翻译教程》一书中提出意译法、音译法、形译法、意音兼顾的译法,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更多的方法。综合各家之言以及笔者从事航空翻译的经验,本文归纳总结了以下3种实用的科技术语翻译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根据原词的实际含义译成对应的汉语术语。这种译法具有概念明确、易懂易记的优点,被广泛用于科技术语的翻译中。
例如:plain voice明话;encrypted voice密话;iron bird铁鸟;wingtip翼尖;mean aerodynamic chord平均气动弦;rear-view window后视窗;dynamic pressure动压;等。
再例如:
原文:The purpose of stall testing is to define the reference stall speeds and how they vary with weight, altitude, and airplane configuration, and to demonstrate that handling qualities are adequate to allow a safe recovery from the highest angle -of-attack attainable in normal flight.
译文:失速试验的目的是定义参考失速速度,以及它们如何随飞机重量、高度和飞机构型变换,演示操纵品质足以使飞机从正常飞行可达到的最大迎角安全改出。
这段中出现的专业术语“reference stall speed”(参考失速速度),“handling qualities”(操纵品质),“airplane configuration”(飞机构型),“angle-of-attack”(迎角)均采用直译法。不难发现,直译法适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对应项的术语以及字面意义本身就是该术语本意的术语翻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新术语在目标语中无对应项,也可以按其字面意义译出,可以达到丰富目的语词汇的目的。
2.意译法
何江波在《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一书中,将意译法定义为:在不脱离原文的基础上运用延续与扩展的方法译出原文。某些科技术语直译成汉语词汇后令读者感觉理解吃力,或者译文字面的翻译不足以表达其专业含义时,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这类术语根据英语原词的意义译成适当的汉语,以达到表达本意和被读者接受的目的。
例如:飞机上短波控制面板上的一个旋钮“squelch”,牛津字典上对该词的解释是“压制、遏制、限制”,结合该词出现的场景,可理解为降低通信中的背景噪声,即为“静噪”。“head up display”中“head up”是“抬头”的意思,但若将整个短语译为“抬头显示”是十分别扭的,如果译者了解飞机驾驶舱中该显示器所在的位置,便可明白该短语应译为“平视显示”,简称“平显”,与“下显(head down display)”对应。再如“fair wind”中的“fair”有很多意思,如“公平、正直、美丽等”,但在此处,任何一个意思和“风”搭配在一起都不合适,事实上,在航空英语中称为“惠风”,即有利于飞行的风。有时描述发动机启动时会遇到“crank”一词,这个词的本意是“曲柄”,原词指发动机冷启动,即发动机启动失败后需要重新启动时,或两个架次时间间隔短,第二次起飞前发动机未冷却时,先冷启动发动机(cranking),此时不向发动机供油,而是吹空气将机内残留油吹出去,防止发动机超温。再如“block fuel”,字面意思为“轮挡燃油”,实际指从打开轮挡到使用轮挡的时间内发动机消耗的燃料量,即全程油耗。“ground loop, water loop, porpoise”均为飞机飞行动作,前两个词组类似,表示飞机在地面和水上拉筋斗,结合飞行专业知识可翻译为“地面打转、水面打转”;而“porpoise”本意为“海豚”,而在航空英语中指飞机像海豚一样在水面上“纵向跳跃”,是一种形象的意思引申。由此可见,使用意译法时,决不能只停留在词义表面,应挖掘该词与本专业知识的联系,结合航空专业知识使翻译更符合译入语使用者的习惯。
3.还原法
大量使用缩略词是航空英语文本的一大特点,其中很多是以混成法构成的,为了准确无误地翻译出这些术语,译者必须将其还原,然后再翻译。
例如:IFF(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敌我识别系统;ICD(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接口控制文件;APU(auxiliary power unit)辅助动力装置;ATTCS(automatic takeoff thrust control system)起飞推力自动控制系统;HOTAS(hands on throttle and stick)手不离油门驾驶杆等。
从上述示例可看出,这些航空术语经过还原后很准确地反映了术语本意,易于理解和翻译。但并非所有缩略语还原后都能这样直译,译者曾在某直升机外事中遇到一个缩略语“EOS”,外方给出的完整表述是“electro-optical sensor”,当时按字面意思翻译为“光电传感器”时中方工程师并不理解,后来双方交流此传感器外形、机上位置及功能后才知道,中方称其为“昼夜观瞄装置”,由于该传感器为玻璃球形,英语中也常简称为“ball”。中外技术交流中,双方对同一事物的命名差异常导致无法直译。因而,缩略语还原后采用的翻译策略应灵活而适宜。
仔细分析上述三种方法后可发现,在翻译层面实则为两种方法,即直译法和意译法。这两种方法常常交替使用,相互取长补短。在航空科技文体中,语言形式并非关键因素,译文应尽量保持译入语的特色。而在英汉翻译中,发挥中文的优势始终是译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五、总结
随着中国航空业的发展,国内航空企业和国外的相互交流日益增多,翻译的重要性更加明显。航空英语词汇有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如专业词汇量大、缩略词使用频繁等。在这类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有较好的双语语言功底,还应具备广博深厚的航空专业理论知识。此外,掌握一定翻译技巧也是准确翻译航空科技术语的必要条件,译者应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直译不是字对字硬译或死译,意译也不是胡编乱造。对于航空术语翻译,无法使用直译法時,译者不可随意揣测,要注重术语所处的语境、自身内涵义以及习惯用法,采用意译法。日常工作中,译者应加强双语平行文本阅读、勤查词典、多请教同行和专家,积累航空专业背景知识,用坚实的专业技术知识武装自己,成为“内行人”,同时结合科技术语的特点,灵活运用上文描述的3个实用术语翻译技巧,选择正确的词汇意义,确保准确无误地完成翻译工作,保障国家航空事业。
参考文献:
[1]凌渭民.科技英语翻译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何江波.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3]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三版),2013
作者简介:
孙慧(1988--)女,陕西西安人,翻译学士学位,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翻译,主要从事航空英语口、笔译工作。
毛瑞涛(1984--)女,陕西西安人,翻译硕士学位,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翻译,主要从事航空英语口、笔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