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松林雅趣”的仿生艺术和传统文化

2020-09-03黄旭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花器壶把器型

黄旭峰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千年之前的宋代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在朋友的盛情邀约之下游历宜兴山水,饱览风土人情之后写下了这样动情的诗句,不仅仅使得阳羡闻名天下,而且许多的文人雅士也追随苏公的脚步来到了宜兴,特别是在今天,人们提到来宜兴旅游,肯定会想起这句诗。宜兴丁蜀蜀山南麓的东坡书院依然屹立,记录着关于苏东坡与宜兴的种种联系,而紫砂壶,始终是苏东坡与宜兴绕不开的话题之一。传说中东坡先生特别喜欢宜兴的茶叶、金沙泉水和紫砂,于是就在原来“石铫”器型的基础之上,采用了紫砂来改良,自制了一把“提梁壶”来煮茶之用,三股形态的提梁特别的具有创意和生命的活力,被后来的紫砂艺人称之为“东坡提梁”。由此可见,苏轼可能是古代名人之中最合适的为紫砂代言的人选。穿越历史的尘烟,紫砂壶在经过许多的文人雅士参与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之中,逐渐的从普通的实用器型升华到文化气息非常浓郁的艺术品,紫砂的造型艺术也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之中越来越精致和细分,其中的紫砂花器,也是仿生大自然题材而来,紫砂器型以其惟妙惟肖的形态和蕴含的思想深深地打动了广大的壶友。

《松林雅趣》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松林雅趣壶》把松树的形态和细节的纹理塑造得非常到位,同时加入了小松鼠的雕塑,让整器在形似的基础之上增添了些许的灵动活泼,充满了自然雅趣,切合主题、画龙点睛。此壶壶身为松桩的造型设计,上面遒劲有力的枝干,纵横交错的纹理,疏密有间的树结等等元素都捏塑得非常到位,把花器的传统功力展示得一览无遗,同时我在制作的过程之中采用了现代雕塑的手法和一些工艺技巧,看起来更加的富有层次感和生动逼真。壶嘴修长上扬,和壶身搭配得相得益彰,没有丝毫的违和之感,与之相对应的壶把呈现耳形设计,近似于干枯的枝干圈卷而成,端握非常的有力。壶盖嵌入壶身,平整有度,严丝合缝,气密性非常的良好,壶钮的设计采用了一截松枝扭曲而成,下面还有一只小小的松树雕塑隐藏其中,在动静结合之间把松林雅趣完美地凸显出来。远观此壶,造型挺拔不凡,工艺细腻精湛,三山齐平,几何空间气运流通,可谓是精品佳作,上手把玩这件作品《松林雅趣壶》,则更加的会让人啧啧称赞。此壶把松树的枝干形态捏塑得非常到位,手感惊艳,细节入厘,仿佛如同穿梭在松林之间,摩挲真正的松树一般,特别是壶嘴、壶钮、壶把的处理和壶身非常的融洽,浑然天成,充满了自然的野趣和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一只顽皮可爱的小松鼠点缀其上,给我们带来了莞尔一笑的轻松自在,在喝茶的过程之中也能感受到山风拂过,松涛阵阵,松鼠跳跃,雅趣横生之美好感受。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这首《松树》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把对于松树的喜爱平铺直叙的描写出来,松树在中国传统文人的意象之中,宛如隐者高士,坚韧顽强、高风亮节,是我们国人精神世界里面渴望拥有的品质。而在松林之间穿梭的松树则是一种非常具有灵性的小动物,它乖巧机灵,我们看到它就是把所有的烦恼都一扫而空,也是许多小孩和年轻人喜欢的宠物之一。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松林雅趣壶》就是把松树的造型之美通过仿生的手法来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把上面的纹理痕迹都展示得恰到好处,精湛的制作工艺也让人叹为观止,小松鼠的活灵活现更是让松林里面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松树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深刻寓意传递给大家。

结语:松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象。“岁寒三友”松、竹、梅在绘画、书法、诗歌等等题词之中屡见不鲜,也是宜兴紫砂艺人在创作过程之中经常会用到的花器题材之一,在我看来,松树的形象和它所代表的精神已经是一种超越自然本身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我在创作松树题材作品的时候,不仅仅把它当做一件简单的茶具来对待,更重要的是希望把精神内涵塑造得更为饱满,让我们感受到紫砂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猜你喜欢

花器壶把器型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浅述作品“一帆风顺”的制作
一粒珠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