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汽修专业教师“双师四能”成长路径的构建
2020-09-03嘉兴市交通学校肖福文
嘉兴市交通学校 肖福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教师、教材、教法(简称“三教”)改革是职业院校关于“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三大教学要素,也是影响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的发展是“三教”改革的内核;“谁来教”是育人的根本问题,不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新的教学理念的贯彻,都需要通过教师来实现。
1 汽修专业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能力不够。部分汽修专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实际的工作经验,对行业发展动向关注不够,对企业岗位的关键能力认识不足,自身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特别在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术方面还需加强。
(2)教学能力不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汽修专业教师更多地关注书本知识的讲授和单一技能的训练,缺乏对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的深度研究。对于企业典型案例的引用不足,教授的内容大多与企业岗位需要脱离,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混合式教学的经验。对学生课前、课后时间无法进行合理规划,课堂中讨论、展示和思辨等环节较少。
(3)科研能力不强。有些汽修专业教师科研意识薄弱,没有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对职业教育发展动向和政策法规关注不够,对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缺乏深度的思考,撰写的教学论文质量不高,对课题的研究更是心存困惑,不敢涉足。
(4)服务意识薄弱。大部分汽修专业教师的服务范围仅仅停留在校内,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部分汽修专业教师会参与技能大赛,普遍缺乏参与企业实践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一方面是专业能力不够,另一方面是服务意识薄弱。
2 汽修专业教师“双师四能”成长路径的提出
“双师四能”中的“双师”是指双师型教师,“四能”是指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服务能力,也就是通过加强教师的“四能”来打造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实现“四能”相互交融、协同发展,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教师全面发展的目的。而汽修专业教师“双师四能”成长路径的构建是针对当前汽修专业教师专业能力不够、教学能力不强、科研能力不足和服务意识薄弱的现状,拟构建“双师四能”的专业教师成长路径,通过双元融合、双线混合、双管齐下和双向思维的4条路径,真正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如图1所示。
3 汽修专业教师“双师四能”成长路径的实践
3.1 双元融合
图1 汽修专业教师“双师四能”成长路径的构建
针对汽修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构建双元融合的成长路径,通过参与校内实训设备研究、参与技能比赛训练和深入企业一线岗位等3条路径,努力提升汽修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双元融合的成长路径
(1)加强实训设备研究。汽修专业教师在专业能力提升方面首先需要加强校内教学设备的研究,特别是与自己教授课程相关的设备研究。汽修专业的教学设备可分为总成拆装类、试验台架类和教学实车类。为了提升实训设备的掌握情况,不断提升自己的实操水平,汽修专业教师一方面需要加强自身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实训设备编写《模块化教学实操指导手册》,提炼典型的工作任务,细化每个工作任务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规范。
(2)参与技能比赛训练。汽修专业教师除了完成自己授课课程的实训设备研究,编写相关的《模块化教学实操指导手册》外,还需要积极参与各类技能比赛训练,因为大赛设置的项目都是汽修专业的经典项目,例如机电维修赛项设置了二级维护、四轮定位、发动机总成拆装与检测和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4个小项,基本上涵盖了日常作业的维护、拆装、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因此参与技能比赛训练,加强技能比赛项目的作业内容和规范研究,能够快速提升汽修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日常工作。
(3)深入企业一线岗位。由于校内实训设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强实训设备研究和技能比赛训练,虽然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企业的转型升级,出现了很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设备。作为一名汽修专业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向。同时为了能够丰富专业教师的企业经验,加强企业一线岗位典型案例收集,需要经常深入企业一线岗位,一方面加强与企业师傅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最新的岗位要求,另一方面积极参与一线岗位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双线混合
针对汽修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构建双元混合的成长路径,通过加强混合教学研究、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和实施线下模块教学等3条路径,努力提升汽修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如图3所示。
图3 双线混合的成长路径
(1)加强混合教学研究。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线上发布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点的提前预学,线下则根据线上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通过组织活动、交流互动和成果展示等环节来加强学生能力及素质的提升,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因此汽修专业教师需要不断加强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积累混合式教学的经验,以适应未来教学方式的变革。
(2)完善线上教学资源。线上教学资源的准备和教学平台搭建是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重要保证。作为汽修专业教师要养成实时收集、定期整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习惯,看到好的网络课程、微课、微视频、动画和图片等资源要及时保存,同时建好资源目录,根据不同的课程进行分类整理。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学习,结合学校现有的实训设备,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资源,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混合式教学。
(3)实施线下模块教学。通过混合式教学,把课堂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都发生的变化,很多知识性内容的学习、课后作业和总结都在线上完成,这样为线下模块化、项目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线下教学不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是开展基于模块化、项目化的教学,通过项目或模块去驱动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测控制和评定反馈等7个步骤。汽修专业教师提供各种学习场景和资源信息,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自行完成以上7个步骤,并做好评价和成果展示,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知识的运用,实现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
3.3 双管齐下
针对汽修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构建双管齐下的成长路径,通过加强职教政策学习、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和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等3条路径,努力提升汽修专业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
(1)加强职教政策学习。2019年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元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三教”改革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实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汽修专业教师,要深入学习相关政策,结合汽修专业特色,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根据职教改革的热点,不断推进教师、教材、教法的研究,结合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以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微型课题研究。通过提炼我国的教育教学问题或困惑,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问题研究的综述,课题研究的界定,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和问题解决的预期效果等环节来撰写课题研究方案,通过微型课题申报、立项和实施来驱动专业教师加强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汽修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
(3)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在微型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汽修专业教师对研究问题或困惑的思考也会进一步加深,在问题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上也会有更多新的思考,这些都为教学研究论文的撰写提供了佐证,这样的论文也更具有说服力,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做出来的内容,能够更好地佐证教学论文的观点,使得论文整体上不仅有血,而且有肉,并且富有内涵,获奖或发表的概率也会大大提升。
3.4 双向思维
针对汽修专业教师的服务能力,构建双向思维的成长路径。通过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参与社会培训服务和深入企业答疑解惑等3条路径,努力提升汽修专业教师自身的服务能力,如图4所示。
图4 双向思维的成长路径
(1)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汽修专业教师不仅要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还要积极培养自身的服务意识。通过参与社会培训和企业服务工作,一方面能够获得来自社会、企业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通过社会、企业的认可,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2)参与社会培训服务。汽修专业教师通过参与社会培训服务,能够及时了解企业一线人员的岗位技术水平,了解相应技术等级的具体要求,包括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岗位的核心技能。汽修专业教师在理论培训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加强自身对专业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加强与一线技术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
(3)深入企业答疑解惑。除了积极参与社会培训服务,汽修专业教师还应经常深入企业一线,及时掌握企业岗位技术发展的动态,特别是汽车维修中的一些疑难病症,要经常参与其中,通过与师傅的交流研讨,把自身的理论知识不断地运用于实践,一方面能够促使专业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对专业的热爱,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和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