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角下国内外广播发展动向及趋势

2020-09-02宋洁

传媒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动向广播趋势

宋洁

摘 要:我国的新媒体及网络电台的崛起势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趋势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新兴的媒体正在逐步地挤占广播等传统媒体的空间。本文就国内外广播发展的动向进行了总结,对其中所面临的问题、发展的策略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新媒体视角对我国广播电台的发展提出了前瞻。广播电台可通过内容、平台等多维度建设,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实现新的发展,同时,也应依托自身的渠道、硬件、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实现由一个新媒体时代的跟随者到一个新媒体时代引领者的转变。

關键词:广播;趋势;动向;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7-00-02

伴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革新,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相互交流的新的重要方式。新媒体的出现对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带来的一定的冲击,广播的收听率逐年下滑,并开始逐渐地淡出人民的生活,弱化了其应有的社会功能[1]。新的挑战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提供的广播服务。媒体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广播电台必须做出一定程度的创新以及改革,这样才能使行业的发展更加符合社会的要求以及市场的需要。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这一现代传媒方式,与广播电台这一传统媒介形态进行业务的融合,促成这一背景下广播电台的转型,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本文将在新媒体视角下,去解析国内外广播的发展动向,从而为传统广播的突围总结趋势及探索方向。

一、国内外广播发展的动向

(一)国外广播发展的动向

1.音频内容全平台发布

科技在改变着人民的生活,信息化时代已全面开启,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近年来,国外的广播媒体开始大力地发展架构在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之上的电台收听业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音频内容全平台发展的初步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广播公司一方面大力开拓自身的在线网站,如美、英、法等国家的主流广电媒体均有自己的网站。甚至有如向发货广播公司这样的部分媒体旗下拥有两个,甚至更多的网站。并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注重网站拓展中的设备、人才的建设,使其旗下的网站运营整体规模十分可观。另一方面,广播公司也在积极地筹划自身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如BBC(英国广播公司),其打造了专属的iPlayer平台,在这些数字化的平台上,不仅可以收听超过数千家电台的节目,同时也提供下载等服务,极大地满足的受众的需求。与此同时,这些广播电台也在积极地实现与移动数字终端的整合,通过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应用程序,来提升广播电台的市场影响率[2]。

2.新媒体冲击传统广播

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使传统媒体的报纸、刊物、电视新闻不再是受众获得体咨询、音频的唯一渠道,接入互联网终端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为咨询、音频的获得提供了新的路径。从受众角度而言,这带来了在便捷性等层面体验的升级,而对于广播媒体而言,却又是一场新的竞争的开始。在美国新生代的网络电台给传统的电台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以美国著名的网络电台潘多拉为例。这一网络电台在经历的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美国居民,特别是年轻人最为钟爱的电台。资料显示,截止到2019年12月,该电台的全球注册用户已超过2亿人,活跃用户更是达到了近7000万人,占到了整个美国广播收听市场的近10%的份额。而除潘多拉之外,美国的Spotify(声破天)等电台也在强势的崛起中,这些网络电台在挤占广播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收听选择和收听方式[3]。

(二)国内广播的发展动向

1.全媒体模式探索

在20世纪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开始被逐步地确立。传媒业在这一进程中,也开始在市场的作用下逐步跨入了大众文化的时代。在市场的倒逼下,我国广播电台迎来了其全媒体的发展时代。在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传统广播并未对媒体的多元化发展进行积极的探索,而是在惯性思维下认为传统媒体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因此,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定义为“二次传播”。媒体发展改革年关键是在2013年,中央电台率先调整了自身的战略部署,变“二次传播”为“二元传播”,标志着传统广播渠道和网络广播渠道同时打开面向受众,确立了网络广播电台在新媒体传播格局中的地位[4]。广播电台所编辑的节目开始在这两大渠道同步展开。同时,对电台节目的整合也在逐步地打破区域、单位的壁垒,实现对电台资源的调配和共享。

2.全方位合作开启

我国的新媒体及网络电台的崛起势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发展趋势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而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居民中的传统广播受众在传媒受众中的比例较低。这也就导致我国的传统广播更容易受到来自这两者的冲击。受众群体基数不变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已然打响。对于多数的消费者而言,他们不会重复性地区浏览或收听同一个咨询,也不会将同质化的报道全部收看一遍。而每一个参与的媒体都想在咨询产业中分得一杯羹。粥不加增,而僧越来越多,也提早地爆发了传媒之间的白热化竞争。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我国传统广播在充分借鉴国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开始了三个维度的探索。首先谋求与广播业同行的合作;其次与平面、电视等跨界媒体的合作;再次与非媒体组织的合作。而这一探索中不乏成功的案例。

二、新媒体视角下国内外广播发展趋势

(一)革新发展理念,探索媒体产业融合

互联网搭建了以个人为核心,以流量为资源的新型的媒体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体系,而这必将对传统广电媒体的资源进一步的撼动。传统广播媒体必须做出一定程度的创新以及改革,去迎合这一时代改革的潮流,这样才能使自身的发展更加符合社会的要求以及市场的需要。值得关注的是,面对庞大的终端市场,单方面的广播等传统媒体或新媒体都无法实现对其全面的覆盖,而融合必将成为二者实现对终端市场全面覆盖的必然途径。而这一途径的实现,也将实现对媒体终端消费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拓展。广播电台应革新发展理念,将融合发展作为市场突围的重要实践导向,并在这一导向下通过优化资源的配置,来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逐步形成[5]。

(二)深化内涵发展,引领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民族复兴步伐的加快,媒体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更为突出。新媒体时代的思潮下,要将创新作为广播电台转型的重要支点,深化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从而开拓新时期背景下广播电台发展的新格局。转型中,在实现迎合听众群体的需求将社会流行趋势的有效嵌入节目内容的同时,也应加大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正能量内容占比。一个紧跟时代、思想深厚的优质电台节目内容应成为社会核心价值的缩影。独具时代内涵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浸润,将直接唤醒人民心中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和感恩。这将是广播电台在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导向。

(三)致力平台拓展,贴合广播受众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的广播已与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发生了很多的偏移。国内受众已能够实现在虾米、百度等网络音乐平台与广播网、微电台之间的自由切换,就像过去听众可在不同的广播电台间切换一样。这是广播业发展的进步,而在这一进步中传统广播的从业者也应能够看到在互联网、智能手机终端建立起来的网络电台所拥有的先发优势。国内的广播电台应继续深化自身在平台拓展上的力度,并通过互联网以及移动平台拓展收听广播的渠道,与听众广泛开展互动,用“平台化”思维正视广播与新媒体的关系,从而实现从一个潮流的被動接受者到潮流的主动引领者的转变[6]。

综上所述,市场导向下,传统广播应从一个资源的提供商转型为一个资源的服务商。这必然会对其发展战略、价值定位等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不断冲击,网络电台的兴起又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都不得不使传统的广播电台从业者来重申审视自己的未来发展,融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这一趋势下的内涵化发展将是其能够获得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进程中,广播电台应将发挥“软件”优势和实现“硬件”提升,促成内容、形式、主体的与新媒体时代发展的糅合,构建多元的传播平台,进而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推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悦.浅谈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赤子,2019 (19):71.

[2]王春美,王岚岚,葛文婕.国内外广播发展动向及趋势[J].中国广播,2015,(2):43-46.

[3]杨贞华.新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展之路初探[J].西部广播电视,2016,(24):185-186.

[4]李仁华.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的发展路径探析[J].科技传播,2016, 8(11):58-59.

[5]张红钢.新媒体时代区县广播电视发展之路[J].神州,2017(25): 239.

[6]伍登科.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10):86,94.

猜你喜欢

动向广播趋势
动向
高考全国卷集合命题动向分析
趋势
油 灯(外一首)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