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第三代图书馆的剔旧书库建设新思路

2020-09-02丁媛王海孙宝全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云技术高校图书馆

丁媛 王海 孙宝全

关键词:第三代图书馆;剔旧书库;非现场存储;云技术;高校图书馆

摘 要:图书馆每年都会对相当一部分的图书、期刊进行下架和剔旧处理,但不得不面对旧书利用率降低、处理善后经费上升、再利用效果差等问题。文章基于第三代图书馆建设背景,利用云服务及共享知识库等前沿技术,探索了高校图书馆间的非现场联合存储服务模式,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格局范畴下的综合性剔旧书目交流平台的建设思路,以期达到全生态综合利用剔旧图书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7-0098-03

近年来,我国新书的出版规模持续扩大,但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并未扩大,使图书馆书刊下架与剔旧工作面临新的考验。一方面,大量圖书馆下架书籍无处安放;另一方面,一些仍有价值的老旧图书在下架后,难以被再次利用。我国图书馆对剔旧图书通常采用密集式储存、调拨、交换、封存、捐赠、折价出售等处理方式,而国外图书馆通常会采用联合存储的处理方式,该方式是一种剔旧图书管理的长效机制。我国一些学者借鉴国外的做法,主张建立全国性或者地区性的剔旧文献中心,在各图书馆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推行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运营机制,剔旧图书处理的联合化有利于充分挖掘馆藏图书的利用价值。图书馆在经历了以藏书为中心和以业务为中心的第一、二代发展后,已进入第三代发展阶段。第三代图书馆更加注重人的需求,具有开放多元、资源融合的特点,将纸质馆藏的藏与用再次分离,建立二、三线书库进行仓储式密集型管理,并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化、个性化服务。

1 高校图书馆藏书剔旧工作现状

1.1 纸质藏书逐年增多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图书馆仅有132家,藏书总量为794万册。截至1980年年底,我国高校图书馆数量达到了675家,藏书总量近2亿册。2004年,为加强高校建设,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了在校生超过3万人的高校,当年进书量应超过9万册。但是,《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并未将数字资源列入生均图书的统计范围。200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联合颁布了《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2007年)》,将数字资源纳入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建设和规范计量与统计,并作为评价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然而,数字资源的出现并不能完全取代纸质资源,高校图书馆纸质藏书始终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高校图书馆纸质藏书增多与存储空间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

1.2 剔旧图书处理工作现状

“藏书剔旧”是图书馆将馆内已经失去使用、保存价值,以及利用率极低的图书,按一定的审核程序,从主藏区撤出,转入辅助藏书区、储存中心,或按其使用价值进行处理,以缓解馆舍储存压力、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利用率和馆员工作效率。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剔旧工作不仅可以保证馆藏资源在信息生产与读者需求的动态发展中保持相对稳定与平衡,有效顺应即时信息的更新消亡规律,避免馆藏资源利用率、循环率、参考价值降低等现象的发生,降低馆藏资源的管理难度,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机制,促使高校图书馆由单一量化模式向多元化服务模式转变。

图书馆已进行剔旧处理的图书并没有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如低利用率的古籍具有巨大的收藏、研究价值。因此,加强剔旧图书的管理和保护是图书馆解决剔旧图书流失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每年剔旧的图书量十分巨大,以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其近十年下架封存的书刊量约为35万册,占馆藏文献总量的10%,这些下架的书刊不仅占用了大量空间,也使封藏、再次利用等后续工作变得困难。图书馆剔旧书目的参考价值下降、再次利用效果被弱化、储藏成本的计量与实际使用价值的对接不平衡等问题日益凸显。

2 基于第三代图书馆的剔旧书库建设新模式

2019年4月29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召开,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会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已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实施标志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成型与成熟,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从跟随、跟跑转向部分领域并跑、领跑。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探索高校图书馆整体发展和运行机制、缩小各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差距成为高校图书馆应对变革和冲击的发展路径。高校图书馆应基于第三代图书馆的理念与特征,探索剔旧书库联合建设的新模式。早在2000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和纽约公共图书馆就联合签订了有关“学术馆藏和保存联盟存储库(Research Collections and Preservation Consortium Shelving Facility,下文简称ReCAP存储库)”的协定,其目的是利用“非现场存储”的方式实现创建和运行远程高密度图书存储库的高效存储管理新模式。ReCAP存储库的合理性与高效性主要体现在环境控制、存储模式及管理模式等方面。ReCAP存储库协定规定各联盟成员的馆藏编目及排架方式相互独立,即各图书馆拥有各自馆藏资源的所有权,提高了图书管理过程中的容错率。清华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在昌平区建立了存储图书馆,有效解决了馆藏空间不足的问题。学术馆藏和保存联盟存储库的管理模式需要各高校通力合作,以扩大辐射范围,各馆各自为政建设远程存储库将会产生重复建设、空间浪费、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有的高校图书馆甚至达不到基础建设条件。但各馆若参考“馆际互借”模式开展联合存储剔旧书库建设,相对于剔旧图书的利用价值来说又未免投入过多。因此,基于第三代图书馆的藏与用再次分离、拥有远程存储库、外部集成化程度更高等特征,高校图书馆间的剔旧书库远程联合存储模式既能够有效解决各高校图书馆空间不足、剔旧图书流失等问题,还能够更好地满足高校读者的需求;且剔旧图书仍属于国家资产,可以向全社会开放使用,达到了高校图书馆支持地方文化发展和服务社会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云技术高校图书馆
云技术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中的应用
云技术在士官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
“互联网+”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高校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