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视“历史味”激发“家国情”

2020-09-02谷保庆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道路自信统编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谷保庆

摘    要:高中思政统编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门增强历史认知与培养政治认同的课程。在该模块教学中正视“历史味”,有利于激发“家国情”,增益“学科味”。为此,要通过多种途径活用历史资源,引导学生在历史氛围中体味、在故事情境中感悟、在比较鉴别中明理,使其更好地理解学科观点,涵养家国情怀,增强道路自信;同时,需要把握好历史味的“度”,正确处理“历史味”与“学科味”的关系。

关键词:统编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味;学科味;道路自信

在高中思政统编教材实验区的教材使用反馈中,许多教师在充分肯定和认同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设立意义的同时,都提到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感觉课程的学科特性似乎很容易偏离,上成历史课。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其中所彰显的“历史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学科味”与“历史味”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

笔者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设立的初衷,围绕“历史味”这一话题,提出教学过程中不仅不应回避“历史味”,而且应当从学科思维视角运用好历史资源,上出“历史味”,激发“家国情”,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正视“历史味”的原因与教学建议等。

一、为何不能少了“历史味”?

1.是增进历史认知与理解社会发展逻辑的内在要求

历史事实是理解学科观点的背景与平台,历史逻辑本身揭示的就是一种客观规律。本模块几乎所有的学科观点与结论都需要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与深厚的历史感悟为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所强调的,“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课程内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教材通过回望历史、审视当下与眺望未来,从原始社会的发展到阶级社会的演进,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与完善,每个进阶的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特点、历史脉络与重大事件等核心内容。这些内容所构筑的历史全景图是我们引导学生理解学科观点、关照现实与坚定未来的知识基础。因此,上出“历史味”不仅不会影响学科特性的彰显,反而会使学科素养的根基扎得更深更牢固,更有助于理解学科观点,实现素养目标。

2.是增强家国认同与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现实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门增进历史认知和增强政治认同的课程,其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增强道路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19年12月19日,习总书记在参加澳门回归20周年活动中,观摩了一节以“‘一国两制与澳门”为题的公开课,指出:“这堂课意义非凡、有的放矢,抓住了历史的要点和教育的要害。要打牢爱国主义的基础,就要了解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了解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屈辱史,才能理解中国人民对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而与澳门一水之隔的香港所发生的“港独”暴行背后深层次原因之一,就是对青少年历史认知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这也更加凸显了未来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民族历史认同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紧迫性。为此,2020年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要求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3.是遵循认知规律与体现课程实施理念的必然要求

思政教材的编写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必须旗帜鲜明地体现党的主张与国家意志。与此相应,本模块的教材语言呈现出理论性强、逻辑性强、概念多等特点,这对高一学生而言会略显抽象、枯燥;而历史正好是可感知、可触摸的,具有形象性、具体性和直观性。教学心理学中关于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也要求我们把学生认知特点作为出发点,使教学内容、方式的选择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匹配;通过重温历史记忆,参观历史博物馆、展览馆、革命遗址等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增强情感共鸣,可以更好地理解學科观点。另外,高中思政课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不同于单一学科课程,它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内容,这也需要我们树立“跨界”融合的教学理念,打破历史课与政治课的对立思维,加强对人文、历史等相关学科领域资源的借鉴与整合,以学科思维与视角运用历史资料,让学生在感悟历史氛围中实现深度学习,更好地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服务。

二、如何上出“历史味”?

鉴于“历史味”在本模块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在坚持价值引领与素养导向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方式汲取历史资源中的丰厚养料,引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晰历史规律,增强道路认同。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尝试:

1.开展现场教学:在历史氛围中体味

时光易逝,历史留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史是一部记录中国人民充满艰辛跋涉、筚路蓝缕的奋斗史。引领学生通过参观体验,在潜移默化中铭记历史,可以时刻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这一点在习总书记身上可以得到深深的启迪,在2020新年贺词中他曾深情讲道:“我沿着中国革命的征程砥砺初心。从江西于都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到河南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从甘肃高台西路军纪念碑到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每个地方都让我思绪万千……”从政以来,他始终把这种方式作为铭记初心、砥砺使命的重要途径。从中不难明白,这种置身历史氛围、增强情感体验也无疑应成为涵养我们师生家国情怀、增强政治认同的重要方式。

基于此,在本模块的教学中就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条件开展现场教学,将课堂延伸到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革命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学生在浓浓的历史氛围中了解人类社会演进史,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以此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担当。例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内容时,我校组织学生踏寻历史足迹,参观了当地的鸦片战争海战博物馆、东纵抗日纪念馆等,并在后期的研学旅行中参观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故居纪念馆等,学生们在所写的研学感悟中无不体现出浓浓的爱国情怀。再譬如,学习“原始社会的解体与阶级社会的演进”时,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结合参观历史博物馆的体会,思考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置身于浓浓的历史氛围中,在体味形象直观的历史资源基础上,学生不难认识“生产工具的变革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真正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学科观点。

2.活用故事教学:在故事情境中感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的教材话语理论性强,在教学中必须推动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而故事语言恰恰是一种富有启迪性与感染力的教学话语,因为深刻道理往往可以通过饱含真情实感的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在这一方面,习总书记可谓讲故事的大家,他善于把历史巧妙地引入现实,从丰富的历史资料宝库中寻找治国理政的经验给养。同样,我们思政人也应该成为中国故事的“主讲人”,设计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餐单,用心用情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抗击疫情的故事等,大力宣传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涌现出的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在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故事中润物无声地落实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对于这些故事,可以由教师本人讲授,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学习强国”、央视网等权威媒体上的视频资源,如《开国大典》《大国崛起》《我和我的祖国》等,或者邀请先进模范、最美人物现场讲授。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有许许多多令我们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在他们身上彰显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为此,在学习第四课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我们可以以“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时代新人”为议题,为学生讲述或播放那些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故事,或许在不经意间,这些故事就会成为震撼心灵、触摸灵魂的“金钥匙”,使学生坚定中国自信,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再譬如,在讲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播放巴黎公社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等相关视频资料,使学生从真实历史事件中感受无产阶级在被剥削压迫背景下渴望解放的革命斗争性。

3.运用辨析教学:在比较鉴别中明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提出,要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强调可通过范例分析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1]为此,面对纷繁复杂的中外思潮和观点,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予以正视,树立更宏大的分析视野,引导学生在对虚无历史、消解主流价值的错误言论进行批驳辨析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回望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的过程中,坚定我们未来的道路。

例如,在学习第四课第一框时,我们可以结合全球抗疫背景下中国的大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以“贡献中国方案,坚定制度自信”为议题,引领学生搜集查阅相关资料,思考“为什么我们国家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如此超强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与协调能力”,使学生在对历史事实的横向比较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充分认识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战胜此次疫情的根本保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更好地理解“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学科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再譬如,在探讨“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时,我们可以设计“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否是历史的进步”这一思辨性的议题,引领学生比较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在生产工具、经济关系、文明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并围绕此议题展开讨论甚至争论,使其在对历史的纵向比较中掌握“判断人类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深入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内涵、体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真理性,从而真正实现思政学科的素养提升与价值引领。

三、如何把握历史味的“度”?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高中思政课程内容中居统领地位的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归根结底要聚焦“学科味”——即必须充分彰显思政课的学科特性与政治站位、关注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与素养导向,这就需要在本模块教学中把握好历史味的“度”,处理好“历史味”与“学科味”的关系。

朱明光教授在介绍本模块教学的实施建议中强调,该课程实施的方法论原则是“凸显观点,关注过程”[2],这一建议实际上也是我们把握“历史味”与“学科味”关系的方法论。因而,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应当明确“学科味”在课程教学中应占主导地位,即必须注重价值引领、凸显学科观点,这是思政课程固守根本、坚守特色、保持“学科味”的前提;同时也必须明白,本模块欲落实的学科观点是确定的、明晰的,但达成观点的过程应当是灵活的、多样的。我们可以通过故事讲解、现场教学等方式运用历史资源开展教学,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浩瀚史实上出历史味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进一步将这些丰富翔实的感性历史资料提炼上升为理性的学科观点,即得出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观点与科学理性的学科理论观点。前者主要通过目录框架中诸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来呈现;后者主要是学科视角下凝练的理论观点,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阶级斗争学说、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与改革开放理论等内容。例如,在参观历史博物馆的现场教学中,学生对于生产工具在社会形态演进中的作用已有初步的直观认识,我们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提炼出“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对生产关系及社会变革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学科理论观点,从而使思政课在汲取“历史味”的同时凸显观点,充分彰显“学科味”。

综上所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教学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历史认知是最基本的政治认知,能明晰多远的过去,就能抵达多远的未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应当正确对待该模块教学中的“历史味”,在聚焦价值引领与素养导向的前提下,充分汲取历史资源中的丰厚养料,引领学生深刻体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意义,真正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3.

[2]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J].思想政治課教学,2016(4):5.

猜你喜欢

道路自信统编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与普遍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依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