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及教学策略

2020-09-02崔强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崔强

【摘 要】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避免灌输式的低效教学方法,应引导学生关注史料,探究史料,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并体现出历史学习的时代因素,从而避免产生低效问题,更好地展开历史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低效问题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被定义为传递书本知识的教学,教学的成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學生的个人能力。但是现代教学观却认为,任何教学现象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学生探究教材、学生和同学、教师互动交流、学生自我修养提升的过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注意避免直接灌输历史知识的问题,而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历史知识,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这样才能避免历史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避重就轻,忽略史实材料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以详细的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却忽略了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自主探究活动。要知道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材料,围绕史料展开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史料实际上是避重就轻的教学方法,这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史料,尝试辨析史料的真伪,利用史料解决各种历史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盛唐气象》时,教师如果直接将唐朝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和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等相关内容灌输给学生,则学生一下子接受了太多的信息,很难完全吸收。这时不如以学生熟悉的唐朝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唐诗或唐三彩,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可以运用实物、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等材料,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了解唐朝的繁荣。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唐朝的时候有很多边塞诗,大家觉得它们的风格是怎样的?唐朝人为何都怀有一片豪情呢?”“在唐三彩等各种唐朝的艺术品中,都出现了胡人的形象,大家从中能获得什么启迪呢?”围绕这些问题,学生结合史料进行分析,对唐朝的繁荣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在历史课堂中若说教过多,则学生接收的信息量太大,很难吸收内化,建构新的知识。因此,教师要避免这种低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史料,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能让学生提升史料实证方面的核心素养。

二、机械呆板,挤压思维空间

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过分遵循教科书的编写顺序,机械呆板地安排教学环节,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造成了低效现象。在高效的历史课堂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课堂生成情况,积极运用各种生成资源,当学生产生疑问或者发生错误的时候就要及时停下来,调整教学进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展开讨论,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对话的方式帮助学生搞清楚问题。

例如,在教学《明朝的灭亡》时,教师若按部就班地从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李自成推翻明朝、满洲的兴起和清兵的入关等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明朝的灭亡,则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缺少学习兴趣。在了解了学生的知识面后,发现不少学生从各种文学或影视剧作品中了解了一些明朝灭亡的相关历史,此时教师则可引导其展开互动讨论,尝试从这些作品中提炼出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在《李自成》中,我们看到李自成的起义对明朝的灭亡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呢?李自成真的能推翻偌大的朝廷吗?”鼓励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分享自己的想法,使其在活泼自由的辩论环境中总结出明朝灭亡的各种原因。

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考虑教科书的内容是否安排妥当,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预设,揣测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也要及时发现各种生成资源,并加以应用,引发认知冲突,进而促使学生在积极辩论中提升历史理解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三、亦步亦趋,不见时代因素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不敢突破历史教学中的思维定势,没有从新的角度去挖掘教材中包含的时代因素。这样就让历史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开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及时了解史学界对各种历史问题的新发现,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的理解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上,从而让历史教学展现出时代因素,体现出历史教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明朝的对外关系》时,教师将明朝的历史和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展现出时代因素。“我们看到,明朝时葡萄牙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而1999年,澳门又回归了祖国的怀抱。那么,大家能否说说葡萄牙为何会将澳门归还给中国呢?大家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呢?”这样的问题体现出时代因素,学生认识到了国家强大才能更好地保证主权的完整。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从明朝的对外政策中能否获得什么启迪,给祖国出谋划策,说说在当今的形势下要如何和其他国家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从而在国际世界上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将历史和自身、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分析,则能提升学生的历史价值观,这也对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如教学评价意识不强,评价不够及时;过分依赖多媒体,影响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能力等。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抓住这些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燕,李清.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9(41).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