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器械体操教学现状解决措施

2020-09-02丁红兵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育器材初中体育

丁红兵

【摘 要】为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各地进行了轰轰烈烈的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层次化等,都对体育教学起到推进作用。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体操教学渐渐淡出了师生的视野,本文通过对本地区体操器械场地器材的布置,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的研究,阐述本地区器械体操教学的现状,探究通过多方面的的手段让器械类体操教学回归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器械类体操教学;体育器材

一、更新教学观念,明确体操项目的价值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版)》的指引下,体操教材明显突出体育与健康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的课程属性。体操项目充实了“技术教学”的载体作用,体操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教师不能忽视体操教材的存在,反而要增加教学内容的比例,提升体操项目的价值。

修订版将原有的“安全的进行活动”提升为“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需要注意一是提高一切体育活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的方法和策略;二是将体育活动贯穿于日常的生活中,以人为本,将运动技能目标学习进一步延伸,开发其最大的功能,器械体操教学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完成课程教学的目标。

从学生身体机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来看,由于儿童少年身体的成长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发展一定的身体素质可以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如8-9岁适合发展柔韧素质,10-13岁适合发展速度和协调能力,12-14岁适合加强一般力量和灵敏素质训练,15-16岁适合开始较大重量的重量练习发展力量,17-18岁可以从事大强度的力量和专项耐力训练。器械体操对学生发展速度、反应能力和提高力量素质有很好的锻炼价值。

二、合理开展体操教学的回归工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评价体系

体育领导机构应合理开展体育回归课堂的工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评价体系。首先,体育领导机构应将体操器械教学内容纳入每年的体育教师的各项比赛和教研活动中,引导全区体育教师重视体操教学,从而促使体育教师积极主动地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让更多的教师走进器械区,带动学校的体操教学。

其次,体育领导机构应发挥各地区体育教学能手和体育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展优质课的展示活动,重视评课的讨论过程,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来评课,发挥团体的作用,重视听评课的效果。

最后,体育领导机构应发挥本地区“三个共同体”的合作交流作用,区教育局将本地区初中学校划分三个共同体,共同体资源互享,教学质量相互关联,学科互补,教师相互流动,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办好教育。体育教学也应该发挥共同体的作用,不应只停留有个活动走个过场,应充分发挥本共同体的每个体育教师能力,开展好教研活动。

三、提高各校体育教研组教研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教研组根据共同体的计划制定本校的一些工作任务和教学计划,针对本校实际情况,有序的安排器械类体操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让本组同行能针对上周教学中的问题和下周的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畅所欲言,发挥每个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让教研活动落到实处,特别要加强器械类体操教学中的显性和隐形的安全隐患以及保护帮助的方法等讨论,加强教学中安全的防范工作。

四、让体操教学回归体育课堂

(一)提高思想素质,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责任心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不能因为器械类体操教学易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就放弃不上,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面对体育教学中的意外伤害事故,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能有效的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提高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

体育教师要虚心学习,通过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培训,拓展自己的视野,将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除此之外,教師还要有良好的体态,保持健壮的体型,要坚持锻炼,保证能在器械类体操上给学生展示优美的动作示范。

(三)加强课堂组织管理

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做好保护和帮助的工作。器械类体操教学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不能让课堂组织松散,要强化纪律,发挥体育骨干的协助管理的作用。体育骨干要提前在课前进行简单的培训,讲解课中扮演的角色,并认真讲解保护和帮助的动作要点,示范保护和帮助的手法。

(四)教师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做到身体素质课课练。体操学习对力量、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等素质要求相对较高。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腰腹肌的锻炼,运动技能教学需要以一定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无法完成器械类的体操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锻炼。

五、结语

通过对本区场地器材,学校、教师、学生对器械类体操影响教学,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的研究,笔者坚信,只要体育教师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重视教学研究,做好保护帮助工作,强化安全教育,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器械类体操教学一定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11.

[2]陈斌.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分析被“冷落”的中小学体操[J].教学与管理,2009(06).

猜你喜欢

体育器材初中体育
计算机应用于体育器材管理的策略探究
浅析当前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的科学优化
智能化体育器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与维护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